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练习  (15 1)第1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同步练习  (15 1)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一名德国士兵曾在日记里写道,《新全球史》说,《凡尔赛和约》规定,学者罗素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没有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秩序
    B.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
    D.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2.巴黎和会名为重建战后和平的会议,战胜国都希望建立“和平”。其“和平”是指( )
    A.能够消除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和平
    B.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的和平
    C.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
    D.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矛盾的和平
    3.一名德国士兵曾在日记里写道:“这是一个‘足以使法国统帅即使牺牲到最后一个人亦不得不加以防卫’的目标,拿下这里就意味着拿下巴黎、拿下法国,拿下战争110个月里,双方总共投入了200万兵力,发射了4000多万发炮弹。我们投入了50个师,伤亡30万人,法国人投入了69个师,损失46万人。”这场战役( )
    A.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B.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C.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D.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
    4.《新全球史》说:“哲学家罗素评论道,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当欧洲国家的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人们在街头跳舞……”材料主要反映( )
    A.各国民族主义在推动一战爆发中起了重要作用
    B.欧洲民众对战争及战争胜利充满信心和期待
    C.英法老牌殖民帝国的殖民主义是一战爆发根源
    D.各国民众对二战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认识不清
    5.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咨文:尊重人民的意愿,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尽可能地消除切经济壁垒, 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国际联盟,保证大小国家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材料反映了( )
    A.美国以世界和平为己任 B.美国妄图称霸世界
    C.旧的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D.英法逐渐走向衰落
    6.《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艇,海军只允许保留战斗舰、轻型巡洋舰、驱逐舰和鱼雷舰共36艘;不得拥有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以及任何类型的飞船;德军参谋总部予以解散,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协约国并不打算从根本上铲除德国的军事基础
    ②《色佛尔条约》的签署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强烈冲击
    ③以上规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
    ④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标志着德国开始突破以上规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匈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 )
    A.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 C.三国同盟 D.反法西斯同盟
    8.学者罗素说:“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原因则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
    C.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德俄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9.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两者都( )
    A.带有强权政治色彩 B.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C.强化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受到美苏两国操纵
    10.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积极申诉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要求,并多方论证其应归还中国的观点。英美法等国代表认为“所请理由极为充分”。这一外交努力( )
    A.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 B.改变了弱国外交形象
    C.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全力支持 D.成功解决了山东问题
    11.“行进中男人们睡着了,很多人丢失了他们的靴子,他们蹒跚而行,眼里充满了血丝。所有的人都一瘸一拐,所有的人都瞎了;他们筋疲力尽;甚至对身后轻轻落下的毒气弹的呼啸声也充耳不闻。”这首战地诗歌描写的状况,最早可能出现于(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12.1916年初,德军统帅计划集中兵力对西线法军的凡尔登实施突击,受领任务的部队是德国皇太子威廉指挥的第5集团军。该任务( )
    A.根据战前制订的“施里芬计划”展开作战B.目的是为了牵制法军从而支援索姆河战役
    C.由于德军使用飞机毒气弹使法军伤亡严重D.直接导致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13.巴黎和会上,美国政府主张“在平时和战时,在领海外公海上航行有绝对自由,只有在为了实施国际条约而采取国际行动时可以封闭整个或部分海洋。”劳合·乔治先生说,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个条款。克里孟梭同意劳合·乔治的意见。下列项中,对上述现象解读有误的是( )
    A.美国倡导“公海航行自由” B.英国竭力维护其海上优势地位
    C.英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 D.美英法之间存在国家利益矛盾
    14.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美国②是日本 B. 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 ②是日本③是英国 D. ①是苏俄(联)④是德国
    1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要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移民政策中排外主义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移民政策中推行排外主义政策的原因。
    答案:1-5DCAAB 6-10CCBAA 11-15BCCBB
    16(1)由民间运动发展为国家政策;制定法律推行排外主义;应用文化手段推行排外主义;对非西欧移民存在种族排外倾向。
    (2)美国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将不满情绪发泄在移民身上;移民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种族主义思潮影响;排外主义势力发展。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