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2-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2-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案第1页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2-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运用资料解释说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难以替代的家园。
    2.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3.感恩自然的馈赠,懂得珍爱地球。
    二、教学重点
    理解地球是人类难以替代的家园,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萌发感恩地
    球、珍爱地球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
    任》第一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本课为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核心问题
    1.观看美丽地球视频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它就是——地球。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去领略它那迷人的风采。
    2.谈话
    影片中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
    老师看到了一个碧水蓝天、生机勃勃的地球。就在刚刚过去的 4 月里,有一个特别
    的日子,全世界都在共同关注着这个美丽的星球,你知道是哪一天吗?
    今年是第 51 个世界地球日,你知道我国世界地球日的活动主题是什么吗?
    3.提出核心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珍爱地球呢?怎样与自然和谐共生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两个
    问题,一起走进地球家园。
    【设计意图】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从刚刚经历过的 2020 年世界地球日的活动主题切
    入,生成核心问题,不仅聚焦并统摄本课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激活学习动机,引发学
    生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习惯。(二)解释说明, 初步理解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1.谈话
    首先讨论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珍爱地球?”。很多人都说那是因为地球是我
    们生存的家园,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请举例进行说明,条理清楚地陈述自己的看法!
    2.学生交流
    3.小结
    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珍爱地球了吗?因为地球为我们人类提供
    了生存的空间,适宜的环境以及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和森林资源,呵护着无
    数条生命,陪伴着我们人类走过数百万年,它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
    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运用前认知解释说明问题中,自我建立“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
    的家园”的概念。同时为下一环节运用更多的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做铺垫。
    (三)探究分析,建立“地球是人类难以替代的生存家园”的概念
    1. 提出问题
    同学们,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数百万年中,生存环境在不断地改变,如果有一
    天地球的环境恶化了,资源枯竭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我们人类离开它能生存吗?
    2.学习任务单上的三份资料
    3. 设置全景立场,在审辨中建立概念
    (1)呈现全景立场
    请同学们围绕“如果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这个问题,进行观点的选择。
    “1”表示不能,“2”表示有可能,“3”表示能,你赞同哪个观点?请做出你的选择。
    (2)第一次选择立场,说明理由
    学习要求:围绕“如果离开地球,人类能生存吗?”这个问题,结合学习单上的资
    料,为自己的观点找出科学的依据!
    (3)第二次选择观点,在吸纳中进一步确立观点
    听了同学们的表达与交流后,你们所持观点是否有变化呢?请你们再次进行选择,
    并说明你改变的理由。
    (4)得出结论通过上面的讨论分析,大家的结论是什么?现在你们能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
    要珍爱地球”了吗?
    4.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不断吸纳别人的意见,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中得出的结论是——目
    前离开地球,我们人类不能生存,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难以替代的家园,所以我们要
    珍爱地球家园。
    【设计意图】围绕“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这个问题,设置“全景立场”
    提供价值选择的途径,依据评价表引导学生运用资料有逻辑地解释说明自己的观点,并
    在交流与倾听中丰富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吸纳别人的意见,调整自己的观点,最终使学
    生建立“地球是人类难以替代的生存家园”的概念。
    (四)探究典型案例,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人类怎样与自然和谐共生呢?”。
    1.初探究——因纽特人的冰屋
    (1)观察图片说出发现
    通过这张照片,你能发现因纽特人是怎样与自然相处的吗?
    (2)教师小结
    因纽特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了他们利用自然的智慧。
    2.微探究——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
    (1)观察并讨论
    乌镇的房屋布局有什么特点?乌镇人的房屋依河而建说明什么?
    (2)教师小结
    乌镇的河怎么流,房就怎么建,水乡人家枕水而居,体现了乌镇人顺应自然、尊重
    自然的古老智慧。
    3. 深探究——哈尼梯田
    (1)简介哈尼梯田,播放视频欣赏梯田美景
    中国红河元阳哈尼梯田,位于我国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哀牢山南部,素有“哈尼梯
    田甲天下”之美誉,不但使无数旅游者折服,还在 2013 年 6 月 22 日被成功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成为中国第 45 处世界文化遗产。
    (2)探究哈尼梯田布局的奥秘
    出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提出探究问题: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哈尼梯田生态系统为什么这
    样布局?
    (3)学生运用资料进行猜想假设,讨论交流
    要求:探究问题,运用“哈尼梯田小档案”的资料,进行猜想假设,解释说明问题。
    (4)哈尼族人这样的生活,说明了什么?
    (5)教师小结
    同学们,无论是因纽特人、乌镇人还是元阳哈尼族人,他们都是尊重自然、顺应自
    然、善待自然的典范,我们应该向他们那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守护自然资源与自然和
    谐共生。
    4.配乐朗诵,表达感恩之情
    让我们一起诵读课文 29 页最后一段话,体会大自然的无私馈赠,表达我们对地球
    母亲的感恩之情吧!
    5.总结收获,表达心声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吗?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把自己对地球
    母亲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有梯度的典型案例的探究过程是引导学生概念建立、观念获得的过程,通
    过基于事实论证和审辨学习,逐步建立了“顺应、利用、尊重、善待自然是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古老智慧。”的这一核心概念,同时实证意识得到培养。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是我们赖以生存、难以替代的生存家园。让
    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珍爱美丽地球,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震惊世界环境事件,总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