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8页。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
注意事项:必须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良渚古城、陶氏古城、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长江流域更是中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代表地区之一。下面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
A.B.C.D.
3.孙中山祭文:“惟我皇祖,承天御世,钟奇孕灵……翦蚩尤于涿鹿,战炎帝于阪泉。挥斥八埏,疆里万国。用是奠基中夏,绥服九州。”这里的“皇祖”是指( )
A.黄帝B.尧C.舜D.禹
4.“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A.大禹B.商汤C.周武王D.周厉王
5.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与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分封制的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周朝建立后姜子牙被周王册封建立了齐国 B.周初分封的诸侯国有卫、宋、晋等71个
C.周朝分封制稳定了政治形势,巩固了统治 D.周天子给予受封者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
6.《大美中国》丛书中对甲骨文的介绍:“有如此丰富的文字档案做资本,殷商从此结束了只在史载和传说中被感知的历史。”这主要强调甲骨文( )
A.使商朝历史有文字可考B.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C.是体系较完整的文字D.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7.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B.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
C.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D.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
8.下图是“战国墓葬的等级及墓室形制图”,而战国晚期的楚国大夫邵佗的草墓室却有 14 层台阶。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邵佗受周王室重视B.墓葬制度逐渐完善
C.分封制度逐渐瓦解D.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9.在历史的舞台上,无数人物次第登场,为我们带来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请你将下列人物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
①秦孝公 ②齐桓公 ③大禹 ④商汤
A.②③④①B.③④①②C.④①②③D.③④②①
10.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B.商鞅受秦孝公支持进行改革
C.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D.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11.我国成语众多且来源广泛,成语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与“破釜沉舟”有关的事件是( )
A.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长平之战D.官渡之战
12.计算历史年代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根据下面时间轴,可知西汉存在了( )
A.212年B.211年C.210年D.193年
13.《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民心安定。从材料中可知刘邦( )
A.善于用人B.赢得民心C.战术得当D.拥有重兵
14.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材料中“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指的是汉武帝采取的( )
A.盐铁专卖政策B.“推恩令”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北击匈奴
15.秦朝“南修灵渠”、“北筑长城”,主要是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对此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统一岭南地区 B.为了发展北方和沿海经济
C.为了北方和沿海地区方便使用五铢钱
D.为了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民顺畅沟通
16.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没有达成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预期目标,却造就了一项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成就。这项成就是( )
A.平定七国之乱B.促成昭君出塞C.开辟丝绸之路D.实现盐铁专卖
17.下图所示现象出现的具体原因是( )
A.尊崇儒术的推行
B.文字的统一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造纸术的改进
18.“它给予贫苦人民以一个‘死后天国’之期待”:“当方士走向民间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季大饥馑、大瘟疫的时代”。这段话旨在说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
A.恢复和稳定了社会局势B.体现了专制统治的强化
C.迎合了苦难人民的心理D.见证了中外交往的成果
19.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历史典故,散见于历代典籍之中。下列成语与三国历史密切相关的是( )
①草木皆兵②三顾茅庐③风声鹤唳④草船借箭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下列示意图所示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21.《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
A.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B.曲辕犁的推广
C.《农政全书》推广先进技术D.社会比较安定
22.西晋这场绵延十六年之久的统治阶级之间的大厮杀,造成数十万人被杀,上百万人流亡,洛阳、邺、长安等繁华城市被摧毁殆尽。上述材料中的“大厮杀”指的是( )
A.淝水之战B.“国人暴动”C.七国之乱D.“八王之乱”
23.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石窟艺术是随着某宗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该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1分)
二、综合题(共31分)
24.(本题15分)唯物史观认为,创新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指出材料一图1中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图2人物或工具对我国古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2分)
材料二:廷尉斯(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摘编自《史记》
材料三: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封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徳,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摘编自《汉书•主父偃传》
(2)概括材料二、三中李斯和主父偃的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主张的共同影响。(2分)
材料四: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图3中“他”的姓名,(1分)联系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社会进步的因素。(2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2分)
25.(本题16分)某班同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洞察史料——“读”古代政策】
材料一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汉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措施。(4分)
任务二 【赏析佳作——“品”民族发展】
材料二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
注:北魏是4世纪时由鲜卑族建立起的政权。
(2)分析飞天形象的变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2分)这一特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2分)
任务三 【论证观点——“思”友好往来】
材料三
注: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航线可到达朝鲜、日本,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3)根据材料三、你能获取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两点即可)(4分)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论证“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从相互往来两个角度论证)(4分)
参考答案
24.(1)贡献: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主张: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主父偃主张“推恩”;
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或答“削弱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
(3)姓名:蔡伦;
影响: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4)因素:生产力的进步、制度的革新、科技的创新等(言之有理,任答两点);
如何做:树立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理想、增强民族和社会责任感、勤奋学习、守正创新、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积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等。(言之有理即可)
25.(1)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特征:民族交融
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信息:开辟时间、路线、运输的物品等
(4)论证: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因而说“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王
四墓道7层台阶大墓
诸侯
二墓道 5 层台阶大墓
卿
单墓道 3层台阶大墓
士
无墓道2层台阶大墓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C
A
C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C
A
C
D
C
D
C
题号
21
22
23
答案
D
D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