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第1页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第2页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清单,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
    种群:两个要素:同种生物 全部个体 一个条件:一定区域
    两个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问题:是不是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就大?
    不是;因为种群密度强调的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逐个计数法、估算法(黑光灯诱捕;样方法;逐个计数法)
    逐个计数法: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濒危生物个体数量特别少的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样方法;适合调查植物,及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双子叶植物、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3)样方法步骤: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 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 的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①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②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③计数原则:计数样方内的和上边、左边及这两边夹角上的
    (3)标记重捕法:适用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珍稀动物,入江豚、狮子老虎不用该方法,可采用红外相机拍摄等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值,来估算 种群密度。若标记物易脱落计算值偏大
    种群数量变化:增长、波动、爆发、下降
    J 形增长出现的条件: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 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Nt=N0λt :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λ-1
    S 形增长出现的条件:空间资源有限,种内竞争加剧,存在天敌。 (资源和空间 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使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当出 生率升高至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S 形增长特点: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呈 S 形。
    K 值: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K值不是种群的数量最大值,是能维持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大小与环境有关,环境变,一般K值变。
    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 K/2 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有害动物防治降低环境容纳量。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
    种群增长曲线的模型分析
    (1)“J”形曲线
    ①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
    ②数学模型:Nt=N0λt。
    ③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
    (2)三种类型的“S”形曲线
    ①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K/2的应用:渔业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在K/2处;K/2前防治有害生物,严防达到K/2。
    ②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③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K值的应用: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增大环境阻力→降低K值→防治有害生物
    “S”形曲线中K值的变化
    (1)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可能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可能会上升。
    (2)在环境条件稳定、K值一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
    (3)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值,种群数量所达到的最大值有时会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后续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下降
    135.模型中λ值变动与K值确认分析
    (1)λ值变动分析: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由此,若λ=1,则种群数量不变(稳定);若λ>1,则种群数量增长;若λ>1且恒定时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若λ

    相关学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共26页。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必背考点清单: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必背考点清单,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课素材知识点:沼气池及原理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沼气池及原理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