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统编版(2024)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的第二课,本单元的内容重点让学生感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风、民俗生动地记录着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生活习惯、文化特点、道德风尚等。道德与法治课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回归社会。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民间艺术,在了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感悟其美妙和艺术性,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进而树立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
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现在的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书本以及影视作品中。但是四年级的孩子乐学、好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看,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往更多地会放在民间艺术的外在形式上,且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民间艺术和家乡历史文化间的密切联系是他们很难考虑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们足够的交流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交流碰撞中感悟民间艺术美妙和艺术性,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进而舒尔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
教学总目标:
1、了解祖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学会欣赏这些民间艺术。
2、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自己喜爱的家乡民间艺术,从中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百姓幸福的生活,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3、通过对家乡民间艺术的了解、展演,树立学生要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自己喜爱的家乡民间艺术,从中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百姓幸福的生活,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通过对家乡民间艺术的了解、展演,树立学生要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意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老师、同学介绍,了解祖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在情境中学会欣赏这些民间艺术。
2、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自己喜爱的家乡民间艺术,从中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百姓幸福的生活,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老师、同学介绍,了解祖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在情境中学会欣赏这些民间艺术。
2、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自己喜爱的家乡民间艺术,从中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百姓幸福的生活,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各地的民间艺术》视频,导入新课。
二、活动一(我给民间艺术分分类)
媒体展现:
图片1题目:民间艺术分类表
内容:一个空心的大圆,内有一个空心的小圆。
形式:点击出示。
文字2题目:民间艺术分类
内容:小组合作探讨一种分类方式,并将相应的艺术形式填入圆形中。
形式:点击显示内容。
文字3题目:提示
内容:可以按种类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
形式:点击显示内容。
谈话交流,感受民间艺术的多样。
同学们,民间艺术知多少呢?你除了之前介绍的民间艺术,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术呢?
交流
小组活动,给民间艺术分分类。
民间艺术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和民间手工艺等等。
3、小结过渡,加深印象。
三、活动二(感受民间艺术魅力)
(一)祖国民间艺术魅力大
1、出示调查表,明确交流要求。
民间艺术课前调查表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形式和内容。
各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之前收集的资料,在(图片、表演、故事、音乐、舞
蹈、实物演示等)任选两种形式,如“图片+故事”,“音乐+舞蹈”等,向全班同学发布你的民间艺术调查。
全班汇报,感受民间艺术魅力。
小结过渡。
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真是……(板书:形式丰富 )
(二)走进家乡民间艺术
1、观看视频,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南京云锦》
明代织锦工人织造云锦,其间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调、民歌以自娱自乐。织造出的云锦美轮美奂,其间唱出的小调也发展成为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南京白局。
2、谈话交流,感受家乡民间艺术种类繁多。
家乡除了南京云锦,还有南京剪纸、金陵灯会
教师小结。
民间艺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板书:源于生活)
四、活动三(民间艺术零距离)
1、谈话交流,欣赏视频——《福建踩高跷》
踩高跷介绍: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2、体验,学习踩高跷
3、结束体验,猜猜高跷的来源、特点。
踩高跷的艺术来源: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踩高跷的艺术特点: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
阅读故事,体会民间艺术的来源发展深远。
学习书上P86的阅读角的内容
总结,出示课题。
民间艺术中凝结着人们的智慧。(板书:凝结智慧 )
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民间艺术,知道民间艺术它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凝结着人
们的智慧,也了解到了它的种类多样、形式丰富。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而动靴们再见!
板书:
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种类多样
形式丰富
来源生活
凝结智慧名称
介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12 家乡的喜与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7 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白白的大米哪里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