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卢沟谣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6674956/0-17384200720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卢沟谣优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音版三年级下册卢沟谣优秀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爱国主义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本单元以“爱祖国”为主题,通过聆听和演唱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对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和最崇高的祝福。本课编排了认识合唱演唱形式的内容,聆听作品编排了两首合唱歌曲。“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塔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因此,通过聆听合唱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多声部音乐的感性经验,为后面学习和掌握合唱技能作好准备。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卢沟谣》,感受作品中体现出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了解卢沟桥事变,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聆听合唱《卢沟谣》,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初步认识演唱形式——合唱,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重点:聆听合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境,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认识合唱,感受合唱的魅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材与学情分析: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虽然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很久,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距离,但是学生们通过许多途径知道“日本”是作为侵略者来到中国的,因此,在情感上还是能引起共鸣。学生之前认识了齐唱和轮唱的演唱形式,为本课认识合唱做好了铺垫。
教学过程:
走近卢沟桥: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又是座什么桥?
2、揭晓答案——卢沟桥。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卢沟桥背后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歌曲相关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感受音乐作品中体现出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
二、聆听《卢沟谣》
1、初听感受
问:仔细听听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一共有几个乐段?
学生初听,听后在留言板上回答
分乐段欣赏歌曲
(1)欣赏《卢沟谣》第一乐段
师:接下来,请大家聆听《卢沟谣》的第一乐段,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聆听,听后在留言板上回答
师小结:第一乐段情绪优美抒情,描绘了卢沟桥边的美景。
(2)欣赏《卢沟谣》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比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欣赏,欣赏后留言板回答。
师小结:第二乐段的情绪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刚才的抒情变得隐忍、压抑——愤怒——宣泄的情感,表达了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意志品质。
3、完整聆听全曲
(1)聆听全曲,找找演唱形式特别不一样的部分。
师:下面这两句他的演唱形式特别不一样,这两句的演唱形式是合唱。
4、聆听合唱部分,说说合唱部分音区和力度有什么变化。
聆听后,学生在留言板回答
师小结:合唱部分的音区变高了,力度也增强了,情绪激昂。
5、聆听齐唱部分,比较齐唱部分的旋律特点。
(1)师:歌曲除了合唱外,还有一种演唱形式,我们一起听听看,想想这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聆听后,学生在留言板回答
师小结:对,演唱形式是齐唱,这部分的旋律自然流畅,优美起伏。
(2)轻声哼唱第一段的齐唱部分,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让我们跟着音乐,把这一部分的歌词轻声地唱一唱。
7、集体轻声哼唱第二段歌词,把歌曲旋律深深地印在脑海
四、课堂小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下册只怕不抵抗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教学准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精品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音乐人音版红旗颂(片段)精品教案,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