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部编高教版】中职思想政治 职业道德与法治 第十一课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同步练习

    【2023部编高教版】中职思想政治 职业道德与法治 第十一课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同步练习第1页
    【2023部编高教版】中职思想政治 职业道德与法治 第十一课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同步练习第2页
    【2023部编高教版】中职思想政治 职业道德与法治 第十一课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第11课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精品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第11课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精品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 平等原则
    B. 自愿原则
    C. 公平原则
    D. 效率优先原则
    2.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 意思自治
    B. 绝对平等
    C. 不得违反法律
    D. 利益最大化
    3.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公序良俗原则是指:( )
    A. 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B. 尊重他人隐私
    C. 保护环境
    D. 遵守行业规范
    4.在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 )原则。
    A.自愿、公平、诚信
    B.自愿、平等、公平、诚信
    C.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公序良俗
    D.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绿色
    5.甲向乙借款 1000 元,约定一个月后归还,这属于( )
    A.侵权行为
    B.违约行为
    C.民事法律行为
    D.犯罪行为
    6.小明的父亲欠债未还,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小明的财产,但小明并未继承其父亲的遗产。根据民法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的财产可以被强制执行,因为他是债务人的子女
    B. 小明的财产不可以被强制执行,因为他未继承遗产
    C. 小明需承担部分债务,以显示家庭责任
    D. 法院应先调查小明是否愿意替父还债,再决定是否执行
    7.小张在购物时不慎将钱包遗失在商场,被小李捡到。小李将钱包内的现金据为己有,但将钱包和证件归还给了小张。关于此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李的行为完全合法,因为他是捡到的
    B. 小李应将全部财物归还小张,因为他只是临时保管
    C. 小李可以留下现金,因为这是他捡到的“奖励”
    D. 小李只需归还钱包和证件,无需归还现金
    8.小王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月薪为8000元。但公司实际每月只支付6000元。小王多次与公司协商无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民法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王应继续与公司协商,不得提起诉讼
    B. 法院应判决公司支付小王差额部分的工资
    C. 公司有权降低小王工资,因为市场情况变化
    D. 小王应接受6000元的月薪,因为这是公司决定的
    9.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但后来甲反悔不想卖了,甲的行为属于( )
    A.合法行为
    B.违约行为
    C.侵权行为
    D.犯罪行为
    10.在民事活动中,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 )
    A.言行一致,恪守承诺
    B.自由选择,不受约束
    C.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D.可以随意变更合同内容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简述民事主体的种类。
    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有哪些?
    3.在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详解】D选项错误。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等。效率优先原则并非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而是更多地在经济政策或商业决策中考虑。因此,正确答案是D。
    2【答案】C
    【详解】C选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同时,第八条指出:“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虽然意思自治(A选项)是民事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题目要求的是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而不仅仅是意思自治。绝对平等(B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是《民法典》直接规定的原则。利益最大化(D选项)是商业决策中可能考虑的目标,但不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因此,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是C,即不得违反法律。
    3【答案】A
    【详解】A选项正确。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不得违反社会的公共道德和一般利益。这是《民法典》第八条明确规定的原则。尊重他人隐私(B选项)、保护环境(C选项)虽然也是重要的社会价值观,但它们并不直接等同于公序良俗原则。遵守行业规范(D选项)更多是在特定行业内适用的规则,不属于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4.C 5.C 6【答案】B
    【详解】根据民法中的限定继承原则,继承人只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小明未继承父亲的遗产,因此不应承担其父亲的债务,其财产也不应被强制执行。
    7【答案】B
    【详解】根据民法中的不当得利原则,小李捡到小张的钱包和现金,应视为不当得利,应当归还给小张。虽然小李归还了部分财物,但现金部分也应一并归还,因为他只是临时保管者,无权占有他人财物。
    8【答案】B
    【详解】根据民法中的合同履行原则,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公司未按约定支付小王全额工资,构成违约。小王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差额部分的工资。
    9.B 10.A
    二、简答题
    1.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具有生命的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3.在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诚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绿色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相关试卷

    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第四单元 遵守法律规范第13课 学会依法维权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第四单元 遵守法律规范第13课 学会依法维权精品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优秀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8课 建设法治中国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8课 建设法治中国优秀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