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安全-2025年1月八省联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75779/1-17384943346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6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安全-2025年1月八省联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75779/1-17384943346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6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安全-2025年1月八省联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75779/0-17384943336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6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安全-2025年1月八省联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75779/0-17384943337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6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安全-2025年1月八省联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75779/0-17384943337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1月“八省联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讲练
专题06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安全-2025年1月高三八省联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6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安全-2025年1月高三八省联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文件包含专题06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安全-2025年1月八省联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专题06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安全-2025年1月八省联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陕西、山西、宁夏、青海省2015年1月八省联考)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多应用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2023年,全球稀土矿产量达35万吨,同比增长16.67%。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我国依法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稀土矿产量近年来大幅增长是由于( )
①能源转型需求旺盛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③稀土开发成本降低④资源国际供给高度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我国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主要是为了( )
A.延长产业链B.缓解资源短缺C.提高附加值D.保障战略储备
二、综合题
(陕西、山西、宁夏、青海省2015年1月八省联考)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境内的古长城遗址分布在大青山(阴山山脉中段)南北两侧,长城位置的变迁诉说着区域内民族文化的磕碰和融合。下图示意乌兰察布市境内长城遗址及相应时期气候特征。
有人认为:“气候变化决定了长城位置的变迁”,对此认识提出质疑(表明观点),并从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长城位置变迁之间关系的角度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论述与材料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云南省2015年1月八省联考)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考古证实,位于杭州湾南岸的上山遗址、跨湖桥遗址、河姆波遗址展示了本区域稻作文化序列。下表为三个遗址的稻作农业考古发掘概况。图1为三个遗址分布示意图。图2为长江下游地区气温变化示意图。
(1)推测图所示区域稻作农业空间拓展特点。
(2)从人地相互作用角度,推测距今7600年至7000年,跨湖桥地区海岸带的稻作农业发展过程。
(3)某地理小组拟对河姆渡(遗址)时期稻作农业发展水平做全面考察。请为该小组选择实地考察点,并确定相应的考察内容。
(内蒙古2015年1月八省联考)5.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被纳入国家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试点。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是一种通过生态环境治理赋能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的项目实施模式,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项目区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山脉腹地,是浑江、汤河的源头,属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通往长白山景区的门户。区内大型煤矿已废弃多年,地表沉陷、矿渣露天堆放等问题突出。该项目通过一体化实施,因地制宜开展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生态旅游、废弃资源利用等关联产业,助力当地高质量发展。
(1)从保障项目区生态功能的角度,说明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
(2)结合项目实施模式,分析当地选择生态旅游作为关联产业的原因。
(3)说明发展废弃资源利用产业对当地生态环境治理的益处。
(四川省2015年1月八省联考)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门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范例。1957年建成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开始转型,利用本地资源和外地煤炭,发展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五大产业。图为河西走廊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简述河西走廊年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特征及利用的制约条件。
(2)简述太阳能开发利用对玉门市能源产业转型的作用。
(3)概括玉门资源型城市转型采取的主要措施。
(陕西、山西、宁夏、青海省2015年1月八省联考)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工业基础薄弱,道路及供电等设施落后,用电缺口较大。纳兹雷特市位于东非大裂谷西侧,是亚的斯亚贝巴到古布提港必经路上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由中国承建的纳兹雷特二期风电场项目于2016年并网发电,该项目使用中国资金、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设备,是中国风电“走出去”的第一个完整的新能源工程项目。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及周边区域。
(1)分析纳兹雷特市风电场项目选址的合理性。
(2)说明纳兹雷特市风电场项目对保障埃塞俄比亚国家能源安全的积极作用。
(3)简述中埃风电场项目对我国开展国际能源项目合作的启示。
遗址
出现时间(距今)
出土农耕石器类型及制作工艺特点
稻作农业发展情况
上山遗址
约10000年
石刀、石能等;少量石器具有磨光特点。
已知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出土极少量稻谷颗粒。
跨湖桥遗址
约7600年
石斧、石铸、石凿等,类型较多:采用打、琢、磨等工艺,磨制相对粗糙。
已知最早在海岸带开展稻作农业生产区域。出土一定数量稻谷、稻米、稻壳;稻谷是食物的重要补充。
河姆渡遗址
约7000年
石斧、石铸、石凿、砺石等,类型多、数量丰富;采用打、琢、磨等工艺,磨制精细,器型规整。
已形成较成熟的稻作农业生产体系。出土大量稻米、稻谷、稻叶、稻杆堆积层,发掘出大面积水稻田遗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浓度变化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章节综合,共33页。
这是一份[地理]2024北京高三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章节综合,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