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语文版 高中语文 选修《大连丸上》教案

    语文版 高中语文  选修《大连丸上》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选修综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选修综合教案,共3页。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萧军。
    2.了解有关记叙抒情性散文的一些常识。
    能力目标
    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表达了对敌人的无比憎恨和对祖国的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鉴赏法。在反复朗读某些感情浓厚的语句上,揣摩作者的观点及情感倾向。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1.简介作者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
    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每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萧军和背景知识
    萧军原名刘鸿霖。又名刘吟飞、刘蔚林。笔名除萧军外,还有三郎、田军等。萧军于1907年出生于辽宁省义县下碾盘沟村(今属锦县)。1925年考入张学良在沈阳办的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学习法律和军事。1922年在哈尔滨化名“三郎”在各报纸上投稿为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家乡被日寇占领,人民遭受着苦难,自己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到危险,于是和爱人不得不离开故土,辗转到了青岛和上海。
    萧军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著名的“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是反映东北人民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名作之一。
    东北作家群:
    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著作书目:
    《跋涉》(短篇小说合集)与萧红合著(1933),
    《八月的乡村》(长篇小说)(1935),
    《羊》(短篇小说选)(1936),
    《江上》(短篇小说选)1936,
    《绿叶底故事》(诗、散文合集)1936,
    《第三代》(1—2部,长篇小)1937,(1一3部,1947一1948)
    《十月十五日》(小说、散文集)1937,
    《涓涓》(中篇小说)1937,
    《侧面》(报告文学)1938,
    《幸福之家》(四幕话剧)1940,
    《萧军杰作选》(综合集)1947,
    《五月的矿山》(长篇小说)1954,《过去的年代》(上下册,长篇小说),1957, 《吴越春秋史话》(上下册,长篇小说)1980, 《萧军近作》(诗文选辑)1981,《萧军五十年文集》(综合集)1981,《我的童年》(自传)1982,《萧军戏剧集》(戏剧)1984。
    二、文章简介
    《大连丸上》作于1935年,属于记叙抒情性散文。文章真实地记述了自己与爱人当初乘“大连丸”号轮船离开东北故乡时,在船上遭受汉奸盘查刁难、险遭不测的经历,写出了沦陷区人民的屈辱和愤怒,揭露了汉奸走狗的奸诈无耻,表达了对敌人的无比憎恨和对祖国的强烈热爱。
    文章结构
    分三部分:
    一、盘问——即日寇的汉奸走狗对“我”的“问讯”。这是敌人刁难手段的第一步。
    二、搜查——即汉奸对“我”携带物品的逐件搜查。是敌人刁难手段的第二步。
    三、写紧张过后的期冀和脱离沦陷区以后的喜悦,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
    盘问——充满了奸诈凶狠的意味,千方百计想找出“我”的破绽(盘问的内容依次可分为去向、来处、职业、关系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亲属、证明材料,等等。)
    “我”的回答则从容不迫。
    鉴赏要点——语言特点
    一、语言简洁,具有鲜明的动作性。
    (文中对话多,这些对话由于是对立双方的意志、性格与心理的交锋,因而具有鲜明的动作性。)
    二、语言情感色彩鲜明。
    (对汉奸走狗的极端憎恨、厌恶、轻蔑,以及心灵的痛苦压抑和对祖国的强烈热爱,都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得到了具体的反映。)
    通过“我”与汉奸走狗针锋相对的对峙体现出来。在对峙过程中,表明上看,汉奸走狗气势汹汹,横行无忌,似乎是“强者”;而“我”处处被压制,受欺凌,被百般刁难,似乎是弱者,但实际上,“我”在精神上、情感上则对汉奸走狗构成了一种“威压”之势,内心充实,无所畏惧,蔑视奸恶,从容应对。
    具体体现在:
    ①对话当中,从容镇静,对答如流,表面上被迫应付,但决不示弱乞怜,表现出镇静有骨气。
    ②行动上,不卑不亢,敌人耍尽手段,自己则抱定宗旨,令汉奸无可奈何。
    ③当到达“祖国”后,则将压抑的情感,尽情地喷发宣泄。

    相关教案

    语文版选修选修综合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版选修选修综合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莫高窟被盗事项列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修选修综合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选修综合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解读课文,鉴赏本文的语言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版选修选修综合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版选修选修综合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阅读课文,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归纳,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