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2课《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677648/0-17385522390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展示目标,板书课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应用,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页和第78页。
教材分析:
该课时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运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度的和(或差)与第三边的关系,并会运用这一关系验证这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2.在经历合作探究,操作(摆一摆、画一画)、发现、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积极的数学态度和乐于探究的数学情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老师家装修房子时还剩下4根木条,分别是8分米、5分米、4分米、2分米,为了尽量节约成本,工人师博想用其中的三根设计一个三角形的造型装饰,并且三根木条都没有剩余,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帮老师选择哪三根比较合适,好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内容。下面我们先来研究选取哪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我们还是先看看今天的学习任务吧!
二、展示目标,板书课题。(略)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明确任务。
这是发在你们手里的小棒,我把它缩小了10倍。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2厘米(我们把小棒看作一条线段),现在老师要求你们把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情形都找出来,能行吗?
2、动手操作,寻找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
师:先不要急于动剪刀,想一想,你觉得怎么剪就一定围不成?
(学生思考,试着围一围,检验是否真的围不成三角形)
3、展示。
(1)展示围不成三角形的线段。
先请一位学生展示三条线段,然后自己围一围,发现围不成;再请一位学生展示,并请另一位学生操作,发现也围不成。
(2)请学生介绍围不成三角形的经验。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们有什么发现?
(请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学生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也符合这样的特点)
(3)完成实验报告单,并准备汇报
同桌六人合作,确定测量员,记录员录记,中心发言人发言。
A、量出三条边的长度
第一条边( ) 第二条边( ) 第三条边( )
B、你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操作,教师巡视。
反馈交流:
请学生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板书。
你的发现,用式子可以怎样表示?那还可以怎样写?为什么要写三道?
(如果学生出现较短两边大于第三边这样的结论)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较短两个字,不要行吗?其他的不行吗?
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其他同学是不是有同感?
刚才你们通过摆的方法知道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这样的关系?
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量量看。
谁来说说看,你画的三角形三条边有着怎样的关系?还可以怎么说?
我们已经研究了较短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大于第三边这两种情况,是不是还有第三种情况?
生: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
那你们觉得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它能围成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说能的学生主动要求上来摆。
他为什么还在摆?刚才你们在下面不是摆的很快的吗?
如果这根小棒很细很细的,会怎么样?我们看看电脑演示。
(电脑演示时,稍作停顿)
这样行不行?再往下的话会怎样?
(电脑继续演示,教师补充板书)
4.小结
5.揭示课题
师:我们找到了三组不等的关系,那么,一个三角形中,到底哪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我觉着是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任意是什么意思?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索,我们不但可以肯定“三角形较短两边的和比第三边长”,还可以说“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师:现在你能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条边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四、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判断每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独立完成后集体修正。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们不仅掌握了判断某三条边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且还找出了最佳的判断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只要同学们肯动脑思考,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小明上学示意图(电脑出示书第82页示意图),如果小明想走离学校最近的路,你认为他会选择那条路上学?
2、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释现实问题。(题目缺标题)
3、拓展延伸:马老师要取三根小棒(整厘米数)围成一个三角形。他已经取了两根,第一根长4厘米,第二根长7厘米。第三根取几厘米,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渗透第三根小棒的取值范围大于3小于11)
五、课堂总结
很高兴跟同学们度过了愉快的一节课,并一起研究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更深入地研究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六作业布置。(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四年级下册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激发兴趣,自主探究,交流共享,巩固练习,提升能力,拓展提升,反思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共2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归纳小结,巩固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