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教案
物理人教版(2024)第1节 力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2024)第1节 力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教学步骤,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1 N的力有感性认识。
4.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
能力目标
1.从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素养目标
通过对身边常见事例的分析、认识,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探究热情和思索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在起跑时都会用力向后蹬起跑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1 力
[阅读课本]P2“力”
[思考]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例中有力存在的?
[提示]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如“推”“拉”“吸引”等。
[思考]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事例呢?
[提示]拓展关键词,如“扔”“搬”“排斥”等。
[思考]力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共同特征,你能找出这个特征吗?
[提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诸如搬、举、提、排斥、扔、拉、压等可以统称为“作用”。
[归纳提升]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思考]力能否离开物体独立存在?
[提示]不能,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归纳提升]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如人推车时,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小结]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它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
探究点2 力的作用效果
[阅读课本]P3“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观察课本图7.1⁃2、7.1⁃3,力作用在物体上,引起了哪些变化?
[提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
[思考]观察课本图7.1⁃4,力作用在物体上,引起了哪些变化?
[提示]小铁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快慢发生变化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归纳提升]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①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②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③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同时改变。
[小结]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
探究点3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阅读课本]P4“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思考]观察课本图7.1⁃5,用同样大小的力在A点和C点处推门,其作用效果一样吗?
[提示]力的作用点发生了改变。
[小结]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不同点上,方向相同,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思考]用大小不同的力在A点推门,其作用效果一样吗?
[提示]力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小结]大小不同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的同一点上,方向相同,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思考]用同样大小的力在A点推门和关门,改变的是力的什么要素?
[提示]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小结]大小相同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的同一点上,方向不同,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归纳提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就会随之改变。
[思考]观察课本图7.1⁃6中力的作用点是怎样表示的?
[提示]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一定得画在受力物体上。
[思考]课本图7.1⁃6中力的方向是怎样表示的?
[提示]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思考]课本图7.1⁃6中力的大小是怎样表示的?
[提示]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归纳提升]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思考]你能总结一下力的示意图的具体画法吗?
[提示]①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②确定力的方向,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③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并在箭头旁标出所画力的符号;④在同一个图上画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力的大小相同,线段长度应相等。
探究点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阅读课本]P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思考]观察课本图7.1⁃7,人在向上提桶的时候,会感到桶在向下拉人,这是为什么?
[提示]人对桶施加一个向上的力的同时,桶也对人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
[思考]观察课本图7.1⁃8和7.1⁃9,思考会发生的现象。
[提示]图7.1⁃8中,松手后,甲车对乙车施加力的作用,乙车也对甲车施加力的作用,两辆小车会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图7.1⁃9中,人向墙施加力的作用,墙也对人施加力的作用,人会向后运动。
[小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思考]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为什么要向后用力蹬起跑器?
[提示]相互作用的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思考]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是为什么?
[提示]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手给桌面一个力的作用时,桌面反过来给手一个力的作用,所以手感到疼。
[思考]用船桨划水时能使船向前运动,试从力的作用上解释船为什么会向前运动?
[提示]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船桨向后划水时,桨给了水一个向后的力,此时水也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船就是靠这个向前的力前进的。
三、板书设计
第1节 力
1.力
(1)定义
(2)单位
2.力的作用效果
(1)形变
(2)运动状态改变
3.力的三要素
(1)大小
(2)方向
(3)作用点
4.力的示意图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身边“力”的事例,让学生对力的作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从形象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加深对力的认识。遵循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7.1 力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7.1 力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1 力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