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音词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形成同音字的原因和同音字词的类型, 系统了解《审音表》的体例、内容。
2、了解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注意避免同音字词造成的歧义.
3、宣传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规范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掌握同音词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妙用及意义。
教学难点:
提高语言交际使用能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鉴赏探讨、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枇杷并非此琵琶”,从此故事中引出本课学习重点。达到完成教学基础性学习目标——通过对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一书中《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一课的学习,了解同音词的形成和类型。同时完成研究性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a通过多方面搜集材料,分析、整理、归纳同音词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应用的实例;b通过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结合搜集整理好的资料,深入探讨同音词妙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目标:a通过对同音词妙用的探究,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b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协作精神,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情感体验。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á,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将“枇杷”误写成“琵琶”,属于同音误写而造成别字。写别字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因为别字既然是将甲字误写成乙字,就有引起误解的可能。试想,如果仆人买回一把五斤重的琵琶来,岂不闹出更大的笑话。
汉字是表意文字。多数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之间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如:“枇”“杷”“琵”“琶”都是形声字。“枇”和“杷”有相同的声旁“巴”,所以“枇”和“琵”读音相同,“杷”和“琶”读音相同。“枇杷”二字的形旁是“木”,表示和树木有关,“枇杷”指一种果树或这种树上结的果实。“琵琶”二字的形旁是“玨”,表示两块玉石互相撞击,玉石撞击会发出美妙悦耳的声音,“琵琶”是一种乐器,能弹奏出悦耳的音响。
二、同音词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
1、晏殊巧逢“燕归来”
一次,宋代词人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进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王琪来了以后,发现晏殊善于赏诗论文,态度还很谦虚;晏殊见王琪性格开朗,言谈投机,又请王琪入席用餐。二人边吃边谈,心情特别舒畅。饭后,又一同到池边游玩。晏殊望着晚春落花,随口说道:“我想了个诗句写在墙上,已经想了一年,还是对不出来。”
那个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对句不但在词面上对得切合时宜,很有特点,而且在含义上使二人的思想感情如挚友重逢,一见如故。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兴?因此,晏殊一听,急忙称好。后来,晏殊把这一对句用到《浣溪沙》词和一首七律诗中,得到了人们的好评。
在宋代,人们把这样的对子称为“集唐”。
我们读古诗,经常发现一个诗人时常化用别人的诗句。李白用杜甫的,杜甫用白居易的,既是家常便饭,又仿佛情同手足,不分彼此。表面观似乎是同行之间的相互欣赏或者相互提醒,实际上是对同代诗人经验的再次整合。化用,关键是化。别人的句子在自己的诗句里产生了化学反应,就像一个无知的孩子恍然大悟,来不及拔剑四顾,立马就长大了。
2、对联是我国特有的语言艺术,其中有不少是利用汉字的谐音形成妙对的。除了课文的例子外,你能否再举几个?
例如:★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幼儿摘柚儿,柚儿完,幼儿玩。
★眼珠子,鼻孔子,珠(朱)子还居孔子上;眉先生,须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相传有个神童,宰相爱其才招为女婿。宰相宴请时,当着满堂宾客出一上联请女婿对:因荷而得藕。女婿手指席上果品,答:有杏不须梅。这里因用了谐音(荷—何,藕—偶,杏—幸,梅—媒)而妙言他意,客人们顿时而悟,连连称妙。
★给出利用《三国演义》人物名字同音词构成的上联:“鸟在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让学生利用《红楼梦》或《水浒传》人物名字同音词对下联。
3、同学们,能否举些节日中、日常生活中妙用同音字的现象?也可以举出一些由于同音字词而造成误会和尴尬的例子。
⑴同音相关(妙用):比如婚庆,新人床上要放上枣儿、花生、桂圆、瓜子等,寓意“早生贵子”;送新人花,要选择百合,寓意“百年好合”;财神爷骑马的形象寓意“马上发财”。
⑵同音歧义。张某——章某,致癌——治癌,今天yóulún不准进港(油轮、游轮、邮轮),机场——鸡场,为什么——喂什么,一对对男女——一队队男女,五香豆腐干——五箱豆腐干。如这些同音词语,在某些交际场合,都可能造成误解。(详见教参41页)
4、课堂活动:广告中的 “成语”
明确:(略)
5、同音词有哪些不同类型?
明确:①同音同形 ②同音异形
6、课后练习指导(见教参43页)
板书设计:
妙用同音词
同 1、歇后语 妙语谐趣
音 与 2、对联 妙笔生花
词 3、讨口彩 妙音祈福 谐音双关
4、曲艺 妙趣横生
5、红楼梦 妙不可言
识记字音,首先,要了解汉语拼音声韵配合规律。
普通话的声母和韵母之间的拼合有一定的规律,如:以ua、uai、uang 作韵母的字,声母是zh、ch、sh,而不是z、c、s,如“抓、耍、拽、庄、床、双”等;以en作韵母的字,除“怎、参(差)、岑、森”几个字,以eng作韵母的字,除“层、曾”和以“曾”做声旁的少数字,声母可以是z、c、s外,其余字的声母都是zh、ch、sh、r;声母f不与uai相拼,因而“坏、怀、淮、槐、徊、踝”等的字音应为huai。
其次,要了解形声字的偏旁组合规律。
形声字的声旁表音,记住表声的偏旁,可以类推出不少字的读音。如“胡”读hu,就可类推出以“胡”作声旁的大批的字的读音,如“湖、糊、蝴、葫、醐、猢”,都读hu。但高考题一般不会涉及这些字。有悠久历史的汉字,不少字的读音在不断演变,形声字也如此。有的读音与声符全不相同,如“筹、俦、畴、踌、帱”这几个形声字都读chóu,与声符“寿(shòu)”读音相近,但“涛(tā)、铸(zhù)、祷(dǎ)”都不读“寿”。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和学习汉语的同音字词现象,形成同音字词的原因,同音字词的类型,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推进新课,相关知识补充,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