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语文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78436/0-1738569186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初中语文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678436/0-17385691870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回延安/贺敬之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回延安/贺敬之课后作业题,共4页。
训练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学习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培养对革命历史的情感认同,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一、基础知识(共30分)
1.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回延安》的作者是( )
A. 贺敬之 B. 艾青 C. 郭沫若 D. 徐志摩
(2)《回延安》一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深厚感情。
A. 家乡 B. 延安 C. 祖国 D. 亲人
(3)诗中“几回回梦里回延安”表达了诗人( )
A. 对延安的思念 B. 对童年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憧憬 D. 对现实的逃避
(4)诗中“双手搂定宝塔山”运用了( )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排比
(5)《回延安》一诗的语言特点是( )
A. 华丽 B. 朴实 C. 晦涩 D. 幽默
2.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回延安》一诗通过描写延安的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2)诗中“几回回梦里回延安”表现了诗人对延安的________。
(3)诗中“双手搂定宝塔山”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延安的________。
(4)诗中“千声万声呼唤你”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________。
(5)《回延安》一诗的语言特点是________,充满了________。
3.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回延安》一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诗中“母亲延安”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诗人把延安比作母亲?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课内阅读(20分)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1)这段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诗中“双手搂定宝塔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诗中“母亲延安”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诗人把延安比作母亲?(4分)
(4)这段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4分)
(5)通过这段诗,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课外阅读(20分)
《延安颂》节选
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你是光明的象征,
你是革命的摇篮。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这里流传;
多少伟大的理想,
在这里实现。
延安,你是我们的母亲,
你用乳汁哺育了我们,
你用智慧启迪了我们。
我们永远怀念你,
永远为你歌唱!
(1)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4分)
(2)文中“你是光明的象征,你是革命的摇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文中“延安,你是我们的母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4)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4分)
(5)通过这段文字,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三、提升训练(共30分)
1.仿写练习(10分)
请仿照《回延安》中的诗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写一段表达你对某个地方深厚感情的句子。
2.写作训练(20分)
请你以“我心中的革命圣地”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描述你心中的革命圣地,并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1)A (2)B (3)A (4)C (5)B
2.(1)景象 (2)思念 (3)夸张、热爱 (4)深情 (5)朴实、感情
3.(1)《回延安》一诗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等诗句,表达了对延安的无限怀念和热爱。
(2)“母亲延安”指的是延安在诗人心中如同母亲一般,给予诗人温暖和关怀。诗人把延安比作母亲,是因为延安在诗人的成长和革命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鼓舞作用。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1)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和思念之情。
(2)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延安的热爱和思念。
(3)指延安是诗人的精神家园,诗人把延安比作母亲是因为延安在诗人心中有着母亲般的温暖和关怀。
(4)语言特点是朴实、真挚,如“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千声万声呼唤你”。
(5)感受到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和思念之情。
课外阅读
(1)描写了延安作为革命圣地的庄严和伟大,以及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2)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延安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3)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和敬仰之情。
(4)语言特点是庄重、深情,如“你是光明的象征,你是革命的摇篮”。
(5)感受到作者对延安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三、提升训练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当堂检测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