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黄河大合唱》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6679108/0-17386353946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黄河大合唱》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6679108/0-17386353947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黄河大合唱》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6679108/0-17386353947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黄河大合唱》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6679108/0-173863539481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黄河大合唱》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6679108/0-17386353948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黄河大合唱》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6679108/0-173863539487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黄河大合唱》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6679108/0-173863539490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黄河大合唱》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6679108/0-17386353949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黄河大合唱》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黄河大合唱》课件,共22页。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音乐家故事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词的作曲者 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一贫苦渔民家庭,原籍是广东番禺。自幼酷爱音乐。1918年入广州岭南大学附中读书。1926年到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习。1928年,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1930年初,到法国半工半读,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1935年夏回国,不久即投入抗日救亡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赴内地宣传抗日。1938年11月应聘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1939年任音乐系主任。1940年赴苏联莫斯科。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毛泽东同志作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的题词。 冼星海的主要代表作有: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四部;交响曲《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交响曲》;管弦乐《中国狂想曲》及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数百首。此外,还有一些独奏曲及音乐论文。歌曲的创作经过抵达延安后(冼星海同志的建议下改成歌词)抗敌演剧三队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1938年冬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酝酿长诗《黄河吟》)1939年1月1939年4月13日冼星海抱病开始谱曲1939看3月26日冼星海在苏联增加一个序曲黄河大合唱九个乐章(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开上来黄河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及怒吼吧!黄河)大合唱大合唱是大型的、多乐章的声乐套曲我。从内容上看,各乐章间有内在联系,但每个乐章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从演唱形式上看,它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从伴奏形式上看,多用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队 或钢琴作伴奏。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作品背景简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1939年,诗人光未然在山西吕梁山游击区的山沟里坠马受伤。冼星海来看望他, 当光未然在把这部作品交给冼星海时,作曲家无比激动,在抱病期间仅用了6天就使这部光辉的巨作诞生在一个不起眼的简陋的土窑里。4月在延安初演,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对当时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歌 曲 介 绍 《黄河大合唱》的基本主题是抗日和爱国。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揭露了敌人的残暴,痛诉了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勾画了人民群众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壮丽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及坚定的革命信念: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品分析:一、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音) 二、黄河颂(男中音独唱)三、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朗诵)四、黄水谣(齐唱)五、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六、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七、保卫黄河(轮唱)八、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黄河大合唱 欣赏1、欣赏作品,感受速度的变化,学生划拍 感受作品的情绪,边欣赏边思考这几个问题:(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2)速度与力度的变化使你联想到什么?(3)作品表现了怎样的精神?赏析作品 欣赏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歌曲结构:一段体 提出问题:a.《黄河船夫曲》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它只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吗?(哪里体现?)b.《黄河船夫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 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它不只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而有更深刻的内涵,那就是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这是一首混声合唱的作品,它吸取了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以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勾画出船夫们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这象征着我们民族坚强不屈,乐观向上、最终必能取得胜利。 欣赏第四乐章《黄水谣》 学生带问题欣赏《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混声合唱)作品的创作手法:A、对比 B、重复 C、模仿作品的前后情绪有何不同?〈1〉歌曲分为几个乐段?〈2〉各个乐段的演唱风格、特点? 《黄水谣》是歌谣式的三段体,演唱形式:女声二部合唱、混声合唱。采用对比手法写成,第一段曲调亲切自然,旋律抒情是苦难人民对过去黄河两岸美好、和平、宁静生活的遐想。第二段转入低沉的诉说,悲愤的音调,缓慢的速度,控诉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黄河依然如故,然而物在人去,天各一方。欣赏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中华儿女不能像猪羊一样任人宰割,我们要团结起来保卫全中国!带问题欣赏作品的创作手法:A.对比 B.重复 C.模仿(1)歌曲的音调特征?(2)歌曲有几种演唱形式? (1)以跃动的、生气勃勃的战斗精神构成了它的音调特征。(2)齐唱、轮唱两种演唱形式。保 卫 黄 河 《保卫黄河》艺术形象非常鲜明、生动、激昂、有力,情绪上与前几个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这种(轮唱的)演唱形式呢?为了表现抗日高潮此起彼伏,犹如黄河怒涛在咆哮,后浪推前浪,越来越高涨。以排山倒海之势,表现出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 在二部轮唱之后,接着是三部轮唱,并穿插以“龙格龙”的装饰性乐句,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像黄河滚滚洪流,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齐唱、轮唱《保卫黄河》大家一起亲身感受轮唱这种演唱形式的作用。进行分组,进行比赛。拓展延伸 通过欣赏,同学们了解了旧社会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了解了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尊严及民族独立所做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同学们,我们成长在新中国的和平年代,将为建设自己的祖国做些什么呢?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