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试卷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45分)
2018年6月3日,“地壳一号”钻机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完成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井深度7018米,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科学钻探工程可以研究松辽盆地()
①内部圈层结构②油气资源分布③原始鱼类灭绝的原因④气候演化历史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此次钻井发现一定深度后每往下钻进100米,地下温度会升高3℃至4℃,其热量属于()
A.太阳能B.重力能C.生物能D.地热能
3.目前,“地壳一号”钻机钻井最深处位于()
A.地壳B.地幔C.软流层D.地核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在重庆秀山距今约4.4亿年的古生代地层中,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保存完整的盔甲鱼类化石——灵动土家鱼化石,为脊椎动物成对附肢起源提供了非常关键的化石证据。下图为“灵动土家鱼化石素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灵动土家鱼化石所在的地层()
A.岩石属于岩浆岩B.不具有层理结构
C.可能形成于高山环境D.向上含有更高级的生物化石
5.该灵动土家鱼生存的地质年代()
A.七大洲四大洋轮廓初现B.是最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C.蕨类繁荣,裸子植物出现D.鸟类出现,爬行动物繁荣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千米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6.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增→递减→递减B.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7.探空气球在某一高度时,其与基站的通讯设备发生异常现象,该层可能是()
A.臭氧层B.热层C.对流层D.电离层
8.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大气成分及天气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B.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纬度越高对流层越厚
C.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D.平流层中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荷兰人在围海造陆的过程中,发现排开海水的地面会因长期接触不到水分而不断沉降。为了使地面不再下沉,荷兰人制造了一种小型路面砖铺设在街道路面上,并在砖与砖之间预留2毫米的缝隙,这就是有名的荷兰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荷兰人在围海造陆过程中出现地面沉降,其根本原因是()
A.生产生活用水过量引起地面下沉
B.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失去支撑
C.蒸发加剧引起地表流沙移动
D.建筑物超重引起地下岩层沉降
10.砖与砖之间预留2毫米缝隙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地表水下渗B.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C.增加绿地面积D.防止地面光滑
11.路面砖材质应()
A.耐风沙侵蚀B.耐温差变化C.耐冰川侵蚀D.耐盐碱侵蚀
下图为大西洋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与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甲、乙两处的洋流判定正确的是()
A.甲向北流,是暖流B.乙向北流,是暖流
C.甲向南流,是暖流D.乙向南流,是寒流
13.图中a、b、c、d四处表层海水水温的高低排序是()
A.a>b>c>dB.d>c>a>bC.b>a>d>cD.c>d>b>a
14.图中洋流会导致()
A.甲处沿岸降水增多B.乙处沿岸气温下降
C.丙处形成大型渔场D.乙处海水盐度降低
下图为河北昌黎海岸沙丘位置示意图,该沙丘地处渤海西岸,由多列沙丘组成,沙丘带宽1~3千米,沿海岸线延伸约45km,由滦河口向北逐渐变窄,沙丘高度一般在20~40m。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但主沙丘链有向陆迁移的趋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关于海岸沙丘的成因及东西两侧的坡度推理正确的是()
A.海浪沉积东陡西缓B.海浪沉积东缓西陡
C.风力沉积东陡西缓D.风力沉积东缓西陡
16.在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是()
A.沙丘沿防护林方向延伸B.沙丘拓宽、增高
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D.沙丘不受其影响
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树轮”,由于它代表树木生命中的一年,所以也称“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风力强弱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D.土壤肥力
18.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为增强同学们的实践能力,我国福建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组织了野外地貌考察活动。考察过程中,某同学获取了乙地的海拔为162m,下图为某次考察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甲、乙、丙、丁四地中,从宏观上观察图示地区地貌宜选择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20.返校后同学们写了观察报告,下列报告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地地形以平原为主②乙地坡度较丙地大③河流干流自西向东流④戊处附近存在瀑布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1.观察发现丙坡植物生长茂盛,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丙坡为()
A.阴坡,水分条件好B.迎风坡,光照条件好
C.阳坡,光照条件好D.背风坡,水分条件好
22.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330mB.355mC.405mD.512m
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回答问题。
23.乙地貌的突出特点是()
①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②垄脊的高度大致相同
③垄脊的长短比较一致④垄脊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4.与丁地貌特点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是()
A.土壤、气候与水文B.植被、岩石与气候
C.土壤、气候与植被D.岩石、气候与水文
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温室前屋面上覆盖的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下左图为大兴安岭冰雾日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该日光温室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5.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的原因是()
①降温最快②气温最低③空气湿度大④风速较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6.冰雾出现当天,为增强日光温室的效果,当地农民掀起和盖上草帘子的时间分别是()
A.午后、日落前后B.午后、20时前后
C.日出前后、日落前后D.10时前后、15时前后
27.近年来,二氧化碳施肥(指提高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成为大棚种植中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是()
A.二氧化碳施肥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B.二氧化碳直接吸收大气辐射
C.二氧化碳施肥加大了棚内昼夜温差D.二氧化碳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滑坡、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为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28.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滑坡、泥石流可能性最大的沟谷是()
A.①B.②C.③D.④
29.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此类灾害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A.气温高低B.风力强弱C.光照强度D.降水量大小
30.下列措施中,可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二、综合题(5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规律,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
(1)专家称“增加城市绿地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热岛强度”,主要是因为绿地增加,地表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增加/减少);地表湿度增大,比热容__________(大/小),升温幅度小;蒸发、蒸腾量__________(增加/减少),吸收空气热量;吸烟除尘,大气__________(削弱/保温)作用减弱。(4分).
(2)根据该城市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比较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点。(4分)
(3)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成因。(6分)
32.莆田市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下图)示意图。
(1)图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6分)
(2)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____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林。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____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6分)
(3)该组同学选取了土壤样本回实验室测量发现,对耕作而言,该地区土壤较南方地区的土壤肥沃,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该地土壤较南方肥沃的原因。(6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3分)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西南地区滑坡多发,风景优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西南地区考察,游记中记载该地区“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
(1)雅鲁藏布江深切喜马拉雅山转折处,形成深邃壮观的________地貌,该地貌的特征为________。(5分)
(2)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表水缺乏,跟_________地貌广布有关,该地貌是以_________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受__________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而形成。(6分)
(3)游记中的“穿穴之流”指的是_________;在“穴”顶多形成向下生长的_________地貌,它是_________作用的结果。(6分)
(4)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从地形、地质、气候角度说明原因。(6分)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①
5.3
24.3
537.2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阶段联测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若黄赤交角为30°,则,推测尖顶山形成的地质过程是,图中M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_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