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七年级上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79910/0-17386493405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七年级上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79910/0-17386493405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七年级上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79910/0-17386493406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七年级上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七年级上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1分,小计12分)
1. 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远高于海水,但海带仍然能够继续吸收海水中的碘,这主要与海带细胞中的能控制物质进出的哪一结构有关( )
A. 细胞膜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核
【答案】A
【分析】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作用。细胞壁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细胞。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可见,海带仍然能够继续吸收海水中的碘,是海带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作用,A正确。
B.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主要负责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线粒体并不直接参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B错误。
C.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同样地,叶绿体也不直接参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C错误。
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了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细胞核主要负责调控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代谢等过程,但并不直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D错误。
故选A。
2. 在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植物的不同部位,最终得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的生物学察是( )
A. 施旺B. 罗伯特•胡克
C. 列文虎克D. 施莱登
【答案】D
【分析】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041881年)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1810一1882年)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学说。该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详解】A.施旺是德国动物学家,与植物学家施莱登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A错误。
B.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B错误。
C. 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首次用显微镜观察到了微生物,如细菌,但他并没有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C错误。
D.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在用显微镜观察各种植物的表皮时,意外的发现无论是木本植物还是草本植物,其表皮都是由蜂巢状的细胞构成的。施莱登使用刀片将植物的根、茎、叶切成薄片,并把薄的透明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视野中的薄片与表皮细胞一样,也呈蜂巢状的结构。此后,他待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用显微镜观察各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并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细胞图案全部画出来,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观察结果。经认真的对比分析,施莱登终于得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的结论,D正确。
故选D。
3. 如图为变形虫细胞分裂不同阶段的示意图。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D. ④→③→②→①
【答案】C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详解】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③细胞准备分裂,①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④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②细胞膜在中央的部分从四周逐渐的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 一个受精卵经过3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数目是( )
A. 6个B. 6个C. 8个D. 8个
【答案】C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详解】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因此一个受精卵经过3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数目是23=8(个),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形态B. 结构
C. 遗传物质D. 生理功能
【答案】C
【分析】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组织)。
【详解】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可见,细胞分化指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但分化后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碧螺春由清明前后采摘的茶树幼媺的叶和芽炒制而成。茶农能够在短时间内采摘多批新叶和新芽,主要因为茶树的茅中存在较多的( )
A. 分生组织B. 薄壁组织
C. 保护组织D. 机械组织
【答案】A
【分析】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详解】A.分生组织是植物体内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组织,它负责产生新的细胞,从而使植物能够生长和发育。在茶芽中,分生组织的活跃分裂是茶芽能够不断长出,实现快速生长和频繁收摘的关键,A正确。
B.薄壁组织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基本组织,它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位,主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薄壁组织并不具备持续的分裂能力,因此不是茶芽快速生长的关键因素,B错误。
C.保护组织主要位于植物体的表面,如叶的表皮等,它起保护作用,能够防止外界环境对植物体的伤害。保护组织同样不具备分裂能力,因此不是茶芽快速生长的原因,C错误。
D.机械组织是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等作用的组织,C错误。
故选A。
7.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构成皮肤的组织不包括( )
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
C. 输导组织D. 神经组织
【答案】C
【分析】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
【详解】ABD.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按一定次序构成,具有分泌和排泄、保护、调节体温等功能,属于器官。由此可见,ABD正确。
C.输导组织属于植物的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C错误。
故选C。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的结构层次表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C.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 细胞→组织→器官
【答案】A
【分析】植物体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植物体。可见构成桃花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草履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分裂产生新个体B. 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 能够排出代谢废物D. 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B
【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草履虫依靠口沟完成取食;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食物泡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伸缩泡及收集管能够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并排到体外;胞肛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能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繁殖,A正确。
B.草履虫作为单细胞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它们依赖摄取环境中的有机物为生,B错误。
C.草履虫和其他生物一样,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废物,需要通过表膜、伸缩泡等结构排出代谢废物,C正确。
D.履虫能够对环境中刺激作出反应,这是生物体共有的基本特性,D正确。
故选B。
10. 近几年,南极多次出现“西瓜雪”,这是因为南极温度升高导致极地雪藻“苏醒”而(一种藻类植物)迅速生长所致。下列描述不符合极地雪藻特征的是( )
A. 无根、茎、叶的分化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 不能产生种子D. 有专门运输养料器官
【答案】D
【分析】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详解】A.藻类植物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正确。
B.藻类植物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藻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C正确。
D.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更无运输养料的器官,D错误。
故选D。
11.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关于鱼和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是体内有脊柱脊椎动物
B.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C. 鸟体表覆盖羽毛
D 鸟用气囊呼吸
【答案】D
【分析】(1)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2)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详解】A.鱼和鸟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A正确。
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B正确。
C.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C正确。
D.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D错误。
故选D。
12. 下列有关微生物和人类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人们可以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酸奶
B. 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C. 细菌和真菌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 利用狂犬病毒研制出狂犬疫苗,有效防止狂犬病
【答案】B
【详解】酸牛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A正确;并不是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有害,有的病毒对人有益,如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治疗绿脓杆菌感染,B错误;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C正确;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之一是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狂犬疫苗是由狂犬病毒研制而成的,D正确。
二、解答题(共6小题,每空0.5分,小计18分)
13. 油菜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如图表示油菜和人的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______是构成植物体和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图1中,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a所代表的过程是______。
(3)图1中______(填字母)过程是细胞分化,经过该过程形成了不同的______。
(4)掐去油菜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是因为没有了______组织。图2的C中,细胞排列紧密,对人体起保护作用,该组织是______组织。
【答案】(1)细胞 (2)细胞分裂
(3)①. b ②. 组织
(4)①. 分生 ②. 上皮
【分析】分析图示,图1中,a表示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c表示组织形成器官、d表示器官形成植物体;甲和乙是细胞、丙是组织、丁是器官、戊是植物体;图2中,A到B是细胞的分裂,B到C是细胞的分化,A是受精卵、B是多个细胞,C是组织、D是器官、E是系统、F是人体。
【详解】(1)结合题图与分析可知,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植物体和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通过复制,数目加倍,然后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含有与原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图1中,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a所代表的过程是细胞分裂,经过该过程,导致的结果是细胞数量增多,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一样。
(3)细胞分化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因此,图1中b过程是细胞分化,经过该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4)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其他组织。而掐去油菜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是因为没有了分生组织。
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图2的C人体的基本组织中,细胞排列紧密,对人体起保护作用,该人体组织称为上皮组织。
14. 如图是四种微生物各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生物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结构简单,一般由①______外壳和②内部______两部分构成。不能独立存活,必须______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图B所示生物依靠______(填数字序号)运动。
(3)图C所示生物在条件适宜时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4)和植物细胞相比,图D所示生物的细胞内没有______(填结构名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答案】(1)①. 蛋白质 ②. 遗传物质 ③. 寄生
(2)⑥ (3)出芽生殖
(4)叶绿体
【分析】图中A是病毒,其中①蛋白质外壳、②内部遗传物质;B是细菌,其中①DNA集中的区域,②细胞膜,③细胞壁,④荚膜,⑤细胞质,⑥鞭毛;C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D是青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
【详解】(1)图A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①蛋白质外壳和②内部遗传物质两部分构成,不能独立存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一旦离开活体会变成结晶体。
(2)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该细菌有⑥鞭毛,可以借助于鞭毛的摆动运动,因此这种细菌会运动。
(3)C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呈卵圆形,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图示繁殖方式为条件适宜时的出芽生殖,芽体脱离母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新的个体。
(4)D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质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是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其和植物细胞相比,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营养方式异养。
15. 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据图回答。
(1)A是蚯蚓,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属于______动物。
(2)B体表有坚硬的______既能保护和支持体内柔软的器官,还能防止水分过度散失。
(3)C主要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以及______的协调来完成在水中的运动。
(4)D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
(5)E是青蛙的成体,用______呼吸,兼用______辅助呼吸。
【答案】(1)环节 (2)外骨骼
(3)鳍 (4)胎生哺乳
(5)①. 肺 ②. 皮肤
【分析】如图A是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B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C是鲫鱼,属于鱼类; D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E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详解】(1)A是蚯蚓,其身体特点是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这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因此A属于环节动物。
(2)B是蝗虫一种农业害虫,蝗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既能支持、保护内部结构,又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C是鲫鱼,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D家兔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5)E是青蛙的成体,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16. 桫椤(又称树蕨)、疣黑藓、金花茶、银杏等是世界珍植物,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______(填字母代号)类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进入细胞。
(2)______(填字母代号)类植物开始已经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无花、果实、种子等,不过该类植物体内具有______组织,所以与B类植物相比长得较为高大,繁殖过程______(选填“依赖”或“摆脱”)水环境。
(3)C、D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但C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______包被,而D类植物属于______植物。
【答案】(1)B (2)①. A ②. 输导 ③. 依赖
(3)①. 果皮 ②. 裸子
【分析】观图可知:A桫椤(又称树蕨)属于蕨类植物、B疣黑藓属于苔藓植物、C金花茶属于被子植物、D银杏属于裸子植物。
【详解】(1)图中B疣黑藓属于苔藓植物,类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背腹两面倾入细胞。
(2)A桫椤(又称树蕨)属于蕨类植物,已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并且体内具有输导组织,所以该类植物同B类植物相比长得较为高大且结构也更为复杂。桫椤通过孢子繁殖,生殖过程依赖水环境。
(3)C、D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但C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D类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17. 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所观察到的视野,请据图回答:
(1)使用显微镜时,应先试______物镜观察(填“低倍”或“高倍”)对准通光孔。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______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3)图中⑤需要详细观察的细胞在视野左边,接下来需要向______移动玻片标本,才能将这些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4)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目的是______。
(5)将喷墨打印机打印有字母“b”的透明薄膜放在载玻片上摆正固定,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看到的物像将是______。
【答案】(1)低倍 (2)物镜
(3)左 (4)①. 生理盐水 ②.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5)q
【分析】观图可知: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转换器、④反光镜。
【详解】(1)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且视野宽。使用显微镜,应先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容易找到物像。
(2)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要从侧面看着显微镜的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从而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
(3)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⑤需要详细观察的细胞在视野左边,接下来需要向左边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这些细胞会向右移动,才能将这些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4)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我们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其浓度与人体细胞液的浓度大致相等。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由于生理盐水与人体细胞液的渗透压相近,细胞在生理盐水中既不会因吸水过多而破裂,也不会因失水过多而皱缩变形,从而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形态结构,便于我们进行观察和实验。
(5)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所以将喷墨打印机打印有字母“b”的透明薄膜放在载玻片上摆正固定,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将是“q”。
18. 罗非鱼是广东省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为了改善罗非鱼鱼肉的品质,某科研小组选取品种相同,生长状况一致且数量相同的罗非鱼分为A、B组,分别投等量的普通饲料和混合饲料(蚕豆+普通饲料),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两组所选取的罗非鱼品种和生长状况等需要保持一致,目的是______
(2)从表中的结果可知,B组罗非鱼的增重率______(选填“低于”或“高于”)A组罗非鱼的增重率,可推测 B组喂养的罗非鱼要达到上市标准的话,养殖时间______(选填“更长”或“更短”)。
(3)B组罗非鱼鱼肉吃起来比A组的脆,更受消费者欢迎。这最可能是B组鱼肉中______含量较高的缘故。因此,可以考虑提高______在饲料中的比例,使鱼肉更脆。
【答案】(1)①. 饲料中有无蚕豆 ②. 控制单一变量
(2)①. 低于 ②. 更长
(3)①. 胶原蛋白 ②. 蚕豆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A组和B组除饲料中的蚕豆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故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饲料中有无蚕豆。两组所选取的罗非鱼品种和生长状况等需要保持一致,目的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2)从表中的结果可知,A组的增重率是76.8%,B组的增长率是54.6%,所以B组罗非鱼的增重率低于A组罗非鱼的增重率,可推测B组喂养的罗非鱼要达到上市标准的话,养殖时间更长,养殖成本更高。
(3)脂肪和总蛋白质两组差不多,B组鱼肉中含有的胶原蛋白高,所以B组罗非鱼鱼肉吃起来比A组的脆因此,可以考虑提高蚕豆在饲料中的比例,使鱼肉更脆。
检测指标
组别
A组(普通饲料)
B组(蚕豆+普通饲料)
增重率(%)
76.8
54.6
脂肪(%)
2.1
2.0
总蛋白质(%)
19.8
19.8
胶原蛋白(mg/g)
2.3
3.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七年级(上)1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