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2024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课时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79955/0-17386568809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2024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课时作业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79955/0-17386568810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2024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课时作业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679955/0-17386568810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2024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作业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1节 压强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1节 压强巩固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运动和力,压强,质量和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运动和力
1.饭后常听到博雅楼传出优美的钢琴声,是学生饭后坐在钢琴前自由弹奏的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生对凳子的压力和地面对凳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凳子所受重力和地面对凳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学生对凳子的压力是由于学生形变产生的
D.学生坐上凳子后,凳子对地面压力大小不变
2.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左右两侧食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两侧食指的凹陷程度不同,是因为所受压力大小不同
D.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就是物体所受的压力
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水杯形变产生的
D.“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4.如图所示情景中,属于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摩擦力的是( )
A.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B.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
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手闸D.汽车的轮胎有很多花纹
5.如图所示是木块对水平地面压力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压力的大小是 N,方向是 ,作用点是 。
二、压强
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内装满了水,其中(a)只有水,(b)水中漂浮着一只小玩具鸭,(c)水中漂浮着一只大玩具鸭。这三个玻璃缸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
A.(a)最大B.(b)最大C.(c)最大D.一样大
7.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甲图中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中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中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同样的砝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三次实验中,用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该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B.对比甲、乙两图可得出初步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C.若想通过比较甲、丙两图也得出“压力大小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的实验结论,可以将丙图中的砝码取下并与甲图对比
D.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就是直接利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结论
8.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取一部分,使它们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则( )
A.,B.,
C.,D. ,
9.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d,并将切去部分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则它们此时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p乙
10.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为视障人士铺设的盲道B.穿宽大的滑雪板滑雪
C.书包背带做得很宽D.铁轨下铺上枕木
1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小明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
(4)在生活中,铁轨下面铺设枕木,这是为了 压强,可以通过比较 两图所示的情况得到的结论;
(5)请在丙图中画出小桌对海绵压力的示意图 。
12.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和转换法;
(3)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比较图甲和图乙的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 (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比较 两图的实验,可知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 (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5)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
1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通过观察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此处所用的研究方法是 ;
(2)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 ;
(3)比较图 和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小明与小红进行实验交流时,小明提出还可以用铅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小明分别采用如图戊、己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给小红演示。小红指出图己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 。
14.“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如图所示是游轮过三峡船闸的情景,该游轮满载时排水量为4050t。三峡船闸利用了 原理;游轮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 N;一位重600N的游客站在甲板上时,双脚与甲板的接触面积是,他双脚站立时对甲板的压强是 Pa;当游客从游轮下来时,游轮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15.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帕,它表示1米2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约为 牛;当他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帕。当这个人平躺在床上后,对床面的压强 1.5×104帕(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质量和密度
16.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帕斯卡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
A.速度B.密度C.压强D.浮力
17.如图,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两液体的密度、和桌面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
A.,B.,
C.,D.,
《9.1压强》参考答案
1.C
【详解】A.学生对凳子的压力和地面对凳子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凳子所受重力和地面对凳子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学生对凳子的压力是由于学生形变后要向下恢复原状产生的,故C正确;
D.学生坐上凳子后,凳子对地面压力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B.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铅笔对左右两侧食指的压力也相等,但铅笔对左右两侧食指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B错误;
CD.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面积不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凹陷程度较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因此是指物体所受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故A错误;
B.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而给水杯施加的力,故C错误;
D.力的定义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且有力作用是必须同时存在两个物体,“孤掌难鸣”说明该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手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汽车的轮胎有很多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4 竖直向下 O点
【详解】[1][2][3]木块对水平地面压力作用在地面上,作用点是地面上的O点,线段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压力的大小是4N。
6.D
【详解】由于鸭子漂浮,由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可知
F浮=G排=G鸭
即放入鸭子后排开水的重力等于鸭子的重力,整体的重力相当于注满水没有放入物体时的重力,即与(a)相同,所以三个玻璃缸的总重相同,水平面上的压力等于重力,故这三个玻璃缸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
故选D。
7.A
【详解】A.在三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大小不能直接比较,均用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比较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大小,采用了转换法,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对比甲、乙两图发现,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明显,所以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想通过比较甲、丙两图也得出“压力大小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的实验结论,需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所以可以将丙图中的砝码取下并与甲图对比,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即受力面积相同,控制了最大压力,所以利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结论: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详解】由图可知,V乙>V甲,但m甲=m乙,根据公式可知,,现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取一部分,使它们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则有
如果只切乙,使乙剩余的高度与甲等高,由于甲、乙原来的质量相等,则剩余的质量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故甲乙重力相等。由图可知,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那么切去相同的厚度,甲所切去的占总体的比例要大于乙切去的占总体的比例,故甲切去的部分的重力大于乙切去部分的重力,故叠放之后,F甲<F乙。最初它们对地压力相同,又因为;所以最初他们的压强关系:;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甲、a乙,竖直方向切去的厚度为d,切去相同厚度甲的底面积为
切去乙的底面积为
甲切去部分的重力为
同理,乙切去部分的重力为
所以,乙切去部分叠放在甲上之后,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为
同理,甲切去部分叠放在乙上之后,乙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为
最初甲乙对地压力相等,故它们质量相等,则有
③∶④结合⑤化简可得
由图可知,,故
所以;则,即
根据
可知,切去等厚度之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变,所以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则此时甲的整体对地压强为
此时乙的整体对地压强为
所以⑧-⑨得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推出
所以。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A.为关怀视障人士铺设的盲道,表面有不同形状的凸起,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穿宽大的滑雪板滑雪,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书包背带做得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铁轨下铺上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大
(3)=
(4) 减小 乙丙
(5)
【详解】(1)实验中将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成海绵的凹陷程,是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运用了转换法。
(2)甲、乙两图中,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乙中压力更大,海绵的凹陷程度更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故能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小明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由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不变,由公式可知,小桌对支撑面的压强不变,故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乙=p丁。
(4)[1]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乙、丙两图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乙中受力面积更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较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故能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为了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需增大受力面积。
(5)小桌对海绵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作用在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上,如图所示:
12.(1)海绵的凹陷程度
(2)控制变量法
(3)越大
(4) 乙、丙 越小
(5)不能
【详解】(1)小桌对海绵的压力改变了海绵的形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2)由图可知,甲、乙中压力大小改变,受力面积相同;乙、丙中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改变。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甲、乙两次实验中,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乙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更大,海绵的凹陷程度更大,即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故能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故应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
[2]乙、丙两次实验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乙中受力面积更小,海绵的凹陷程度更大,即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故能得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5)由于硬纸板的形变不明显,不容易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所以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
13.(1) 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法
(2)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乙 丁
(4)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详解】(1)[1][2]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的,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丙中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1][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故研究分析比较图乙和丁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而图己中因铅笔的重力作用,压力大小不同,故图己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14. 连通器 变小
【详解】[1]船闸是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若船要从上游驶向下游,先打开上游阀门,使闸室和上游构成连通器,水相平后,打开上游闸门,船驶入闸室;然后打开下游阀门,使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闸室和下游水位相平时,打开下游闸门,船驶入下游,分析可知,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游轮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4050×103kg×10N/kg=4.05×107N[3]双脚站立时对甲板的压力
F=G=600N他双脚站立时对甲板的压强
[4]当游客从游轮下来时,总重力减小,浮力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浸入的深度减小游轮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15. 1.5×104 3×104 小于
【详解】[1]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压强,所以压强为1.5×104帕,表示每平方米受力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为1.5×104N。
[2]该同学开始行走与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等于自身重力),所以他站立在地面双脚着地时,受力面积等于两只脚的面积大小,行走时受力面积等于一只脚的面积大小,根据可知,压强会变为原来的2倍,即为
。
[3]当这个人平躺在床上后,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大于双脚的面积,根据可知,对床面的压强小于1.5×104帕。
16.C
【详解】A.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故A不符合题意;
B.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了纪念帕斯卡对物理学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压强的单位,故C符合题意;
D.浮力的单位是牛顿,是为了纪念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7.A
【详解】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据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根据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即;根据题意两容器中装入液体的质量相同,则容器的总质量相同,总重力相同,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容器与桌面的受力面积相同,根据可知,桌面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题号
1
2
3
4
6
7
8
9
10
16
答案
C
D
D
C
D
A
A
C
A
C
题号
17
答案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1节 压强同步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压强的概念,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9.1 压强课时练习,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9.1 压强课时训练,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