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庆市永川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重庆市永川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第1页
    重庆市永川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第2页
    重庆市永川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永川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永川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填空,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朗读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班级开展“童心之旅”主题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童年,是朱自清笔下的孩童,在yùn( )酿着花香的空气里,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是泰戈尔笔下的金色花,在母亲做dǎ( )告时,悄悄散发出的芬芳;是于漪笔下的“我”,打开《千家诗》时,用诗句中心旷神怡的绚烂色彩,编制美不胜收的童年;是小鲁迅在人迹罕至的百草园里,扫开一块雪,支起大竹筛捕鸟儿。童年有着纯真的梦,载满了童趣的琼浆。
    【活动一:纯真童年】
    1.下列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yùn(酝)酿 B.dǎ(倒)告 C.于漪(qí) D. 载(zǎi)满
    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呼朋引伴 B.心旷神怡 C.美不胜收 D.人迹罕至
    3.仿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3分)
    童年,是 , , 。
    (提示:可参考学过的其他课文,也可根据自己阅读积累仿写。)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4分)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童谣,甚至没有文字的种群也有童谣。每一段童谣都充满了美好的童趣, 。 。 。 。但进入21世纪,由于电子文化的挤占,童谣变得越来越少,大多数数孩子只能在照片里寻找自己的童年。
    ①童谣音韵和谐,形式简短,读来朗朗上口
    ②这也是其在儿童间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③所以说“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一点也不为过
    ④每一段童谣都带给人们美好的回忆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活动二:悦读童年】
    班上开展以“悦读童年”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1)下列对《朝花夕拾》中的人物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阿长——保姆,一字不识,却给鲁迅买了《山海经》。
    B.藤野先生——日本人,鲁迅的解剖学老师,没有民族歧视。
    C.衍太太——鲁迅的朋友,正直,血气方刚,爱国而倔强。
    D.寿镜吾——质朴方正,学识渊博。
    (2)《西游记》被称为“童心之作”,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借动物塑造人物形象,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妙处。(5分)
    A孙悟空(猴) B.猪八戒(豕) C.牛魔王(牛)

    6.为了展示、交流儿童文学读书心得,文星中学七年级(1)班计划于12月20日下午3点,在博文学术报告厅举行“悦读童年”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
    (1)为了本次活动顺利开展,现面向全班公开招募主持人,请帮班委完善招募流程。(4分)
    发布招募通知→选手报名登记→邀请评委出席→制定评分细则→ ① → ② →公布招募结果
    本次活动需邀请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钟代华先生作为指导嘉宾,请你代表班级拟写邀请函。(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7.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美景入诗,意趣无限。面对秋日夕阳,马致远涌出“夕阳西下,① ”
    (《天净沙·秋思》)的孤独凄情;遥望峨眉秋月,李白抒发“② , ”(《峨眉山月歌》)的思友之情;放眼壮美潼关,谭嗣同写出“河流大野犹嫌束,③ ”(《潼关》)的少年豪情。
    家国情怀,悠长深远。“夜阑卧听风吹雨,④ ”(《十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的爱国情怀,寄托于风雨梦境中;“⑤ ,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的爱国情怀,蕴含在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里;“⑥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的家国情思,远播到故园的菊花。
    先贤哲思,弹拨心弦。当“富贵”和“义”不能两全时,孔子警诫我们:“⑦ ,于我如浮云”(《十二章》);当无法做到“淡泊”和“宁静”时,诸葛亮教诲我们:“非淡泊无以明志,⑧ 。”(《诫子书》)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8-11题。(15分)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
    古人有学书①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②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③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④也,数十枚,方知师夙⑤用者。顿觉羞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
    【注解】①书:书法。②箧(qiè):竹箱。③封题:封条。④磨穴之砚(yàn):磨出洞的砚台。⑤夙(sù):一直。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辞而去 ( )
    (3)乃启而视之 ( )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愿托置于某山下。

    10.下列为【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顿觉羞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 B.顿觉羞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
    C.顿觉羞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 D.顿觉/羞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
    11.【乙】文的人物事迹与【甲】文中的哪个观点相对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22分)
    驴小弟变石头
    ①驴小弟跟爸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他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小石子。
    ②在一个下雨的礼拜六,他找到一颗非常特别的小石子。这颗小石子红得像火,闪闪发亮,圆溜溜的。他激动得浑身发抖。雨水落到背上凉凉的。“真希望雨不要下了。”结果雨真的停了。他大吃一惊,从来没有一个愿望这么快实现过。他突然觉得,这一定是颗有魔法的石头!为了证明这个想法,他把小石子放在地上,说:“我希望再下雨。”结果什么也没发生。可是他用蹄子拿着小石子,说同样的话时,天就变黑了,闪电雷声来了,大雨也来了。
    ③“我真是太幸运了!”驴小弟想,“从现在起,我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了!”他希望太阳再从天空出现,希望左后方脚蹄上的疙瘩消失,结果都实现了。
    ④就在他赶着回家,走过草莓山时,竟然碰见了一只狮子,那只饥饿的狮子瞪着他,把他吓坏了。要是他没被吓坏的话,就会想到要这头狮子消失,或者希望自己平安回到家里,也可以希望狮子变成小菊花,或蚊子。可是他吓坏了,吓得没有办法用心想。“我希望变成石头。”说完,他就变成一块岩石。狮子跳过岩石,围着他闻了又闻,最后只好嘀咕着走开,“我明明看见那只小驴子的,也许是我饿疯了。”
    ⑤变成岩石的驴小弟,就这样待在草莓山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还在他身边。“我好希望再变成我自己。” 他想。但他必须碰到那颗小石子才能产生法力,这显然没法做到。他心里既害怕,又着急。最后终于明白:唯一的希望是——有人发现这颗红石子,并许愿旁边的这块岩石能变成一只驴子。可是世界上有谁会希望一块岩石变成驴子呢?
    ⑥最后,驴小弟睡着了。随着星星的出现,夜,来了。
    ⑦驴爸爸和驴妈妈在家急得要发疯了,驴小弟从来没有过了晚饭时间还不回家的。他到哪儿去了呢?他们整夜没睡,天快亮了,还是不见儿子回来。驴妈妈号啕大哭起来,驴爸爸不停地安慰。他们多么希望亲爱的儿子就在身边啊!
    ⑧天亮了,他们到处打听,毫无音讯。他们去找警察,警察也找不到他们的孩子。燕麦谷的狗全都出来搜寻,他们嗅过了每一块岩石、每一棵树和每一片草叶,搜过了远近的每一个角落,可是一点儿线索都没有。当然他们也闻过了草莓山上的那块岩石,可是那气味半点也不像驴小弟的气味。
    ⑨同一个地方搜了一遍又一遍,同一只动物问了一次又一次。这样过了一个月,驴爸爸和驴妈妈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他们推测:一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也许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了。他们试着重新振作,但仿佛到处都有驴小弟的影子——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想起他。他们伤心极了,觉得生活已经没什么意义。
    ⑩五月的一天,驴爸爸坚持要跟驴妈妈一起出去野餐。“我们要打起精神来。”他说,“虽然我们的宝贝不在了,但生活还得继续。”他们来到草莓山,驴妈妈恰好坐在那块岩石上,她温暖的体温使沉睡的驴小弟苏醒过来。他真想大叫:“妈!爸!是我,我是你们的小宝!我在这里!”可是他不能说话,他只是一块石头。
    ⑪驴妈妈在岩石上摆放食物,驴爸爸则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突然,他看见了草地上那块小红石子。“啊,多奇妙的石头!小宝肯定会非常喜欢。”说着,他就把小红石子放在了岩石上。
    ⑫这时,驴小弟虽然还是石头,却像驴子一样完全清醒了。驴妈妈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小宝爸,你知道吗?我有个奇怪的感觉:我们的儿子还活着,而且就在这附近!”
    ⑬“我就是!我就是!”驴小弟想喊,但是喊不出来。
    ⑭“多希望他跟我们一起坐在这美好的五月天里啊!”驴妈妈说。驴爸爸悲伤地低下了头。然后,他们两个互相看着,又陷入了巨大的悲哀中。
    ⑮“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我希望变成真正的我!”驴小弟想。就在这一瞬间,他真的变回来了!之后的情景你想也想得到——拥抱、亲吻、问答、凝视和欢呼!
    ⑯等他们回家后,驴爸爸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放进一个铁盒子。也许有一天他们还会用到它。但是现在,说真的,他们还需要什么呢?他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一切!
    (选自威廉·史塔克绘本《驴小弟变石头》,有删改)
    12.人物心理随故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根据童话内容,完成下面表格。(4分)
    13.品读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完成括号中的任务。(6分)
    驴小弟想,“从现在起,我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了!”
    (这句话是怎样把故事情节一步步推向高潮的?)

    14.朗读设计:请为文中第⑨段画线句设计两处朗读重音,并说明理由。(4分)
    同一个地方搜了一遍又一遍,同一只动物问了一次又一次。

    15.发挥合理想象,请补写第⑮段加点词“问答”中,“问”的具体内容。(4分)
    问:
    16.绘本《驴小弟变石头》在豆瓣上评分很高。请在下面童话评分细则中,任选一条,结合文章内容说明评分高的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8分)
    雀 泛
    杜柯
    ①所有的麻雀在我眼里都一个样,我弄不清这只与那只的区别,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它们只是一个个复制品而已。同理推测,咱们人类在麻雀眼里大约也一个样,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相差无几。
    ②在中国广袤辽阔阡陌纵横的大地上,无处不见麻雀的身影。甚至在整个地球上,麻雀都是最常见的一种鸟类,它差点成了“普通”的代名词,想必麻雀在其他语种中或许另有种含义就是“普通”吧。可怜的麻雀,做梦都在想把自己变成凤凰。凤凰就是它的宗教。
    ③以上只是我的推测,可谓以人之心测麻雀之腹。事实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所有鸟中,麻雀和燕子是最有人类气味的,麻雀的身上就具有这种“人气”,可以和人一通款曲。但是鹰的身上就没有人气了,这家伙桀骜不驯,高高在上,和人保持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麻雀是大地上的生物,鹰是高空中的生物。
    ④麻雀更多时候喜欢群体活动,为此专门有个词汇叫:雀泛。它们飞起来如一团云,落下来如一把沙子,纵情随性,顺风而至,混乱中透着整齐。它们泛而不滥,机警灵敏,快捷异常。往往一大群麻雀从草丛间、树林间穿过,如一面流动的筛子,空灵通透,八面来风,又如凌空撒出的一张网,这张网在空中收缩自如,翻飞旋转,流动而不破乱。这张网网不到鱼,只能收获空气。
    ⑤是的,没有人知道麻雀为空气而活。它们向往着蓝天,向往着自由意志,它们有人类的同一秉性。有种麻雀其至只有拇指大小,它们有在狭小空间生活的能力,但如果把它们捉来关在笼子里,往往一天半夜都养不过。它们属于自由,属于无碍,属于自己,不愿意被束缚和奴役,更不愿以靓羽美喉来献媚取悦于人。尽管在高远的天空中,它们飞不了多高,也飞不了多远,甚至寿命也很短暂,却无不生机勃勃、浑然忘我地活着。
    ⑥麻雀的确是非常平凡但很有人气的一种鸟。人很容易和麻雀建立起一种信托关系。有不少老人、小孩、傻子和寂寞者,往往爱给鸟雀撒食,和麻雀做了朋友。人最容易与麻雀产生一种交流。这种交流是跨越物种之间的一种信任,一种生物本具的善意。它们和人之间互动、呼应,那种友谊,极易打动人。
    ⑦在我还是学生的多年前一个午后,我一人走出家门,信步来到田野上。时值深秋,苍穹阴阴低垂着,沉默无语。秋气似剑横扫大地原野,一种凉爽的干燥弥漫在周际。我寂静地行走,被自然的一种博大力量所包裹,感受到一种无言的情绪。然后,我看到了一群麻雀,它们从天际飞来,如一片云,一阵风,唧唧叫着,鲜活着生命小小的喜悦,刹那间打破了田野的宁静。麻雀们投落于我眼前草地上,群蜂一般“游”走,倏地集体飞起,又倏地集体落下,这样停顿、弹跳了四五次,而后集体发出一声鸣叫,迅疾消逝在苍茫云天里……
    ⑧我凝视着麻雀天边远去的踪影,耳畔久久回响着它们的清音。有时候,人们觉得麻雀声音聒噪,但这时候,在这清寂空旷的原野上,我觉得那声音十分撩人动听。
    ⑨那群麻雀从我生命里飞过去了。
    ⑩它们都不认识我——这个人,与其他的人类有何不同。正如我记不清它们彼此面貌的差异。但此时此刻,它们的确从我生命里穿越过去了,永不回头。
    (选自《浙江散文》2020年第1期,有删节)
    17.默读全文,请再摘录两个展现“麻雀与人类关系”逐层加深的语句。(4分)
    麻雀的身上就具有这种“人气”,可以和人一通款曲。


    18.同学们朗读时发现文中有许多联想和想象,请结合第④段画线句子,分析其妙处。(4分)

    19.联系上文,理解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的情感。(4分)

    20.文中第⑥段写到“这种交流是跨越物种之间的一种信任,一种生物本具的善意。”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请结合以下课文内容分析作答。(6分)
    课文:陈忠实《我的白鸽》
    蒲松龄《狼》

    四、作文(55分)
    21.在本次“童心之旅”主题学习活动中,我们怀揣一颗童心告别童年,体悟成长,畅想未来……请以“我的依依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你的经历,书写你的心灵;也可以展开想象,创作故事。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5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名字。
    永川区2024—2025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4分)A 2.(3分)B
    3.(3分) 示例:童年,是莫怀戚笔下的小男孩,在田野散步时,向往有意思的小路。
    4.(4分)C
    5.(8分)(1)(3分)C
    (2)(5分)人物与动物的相似点2分,举例分析3分。示例1:《西游记》中把孙悟空聪明好动的性格和猴子机灵顽皮的习性巧妙结合。比如,悟空出世,勇探水帘洞,被众猴尊为美猴王,这一情节体现了他聪明机灵的特点。又如,他奉命看守蟠桃园,偷吃了仙桃,又化作一枚桃子在树上睡觉,直到七仙女来采摘仙桃,才变回本相,把仙女们吓了一跳。这一情节体现了他顽皮的特点。示例2:《西游记》中把猪八戒懒惰性格和猪好睡的习性巧妙结合。比如,唐僧师徒途经平顶山,猪八戒去巡山,才走出不远,就钻进草里睡觉,后来又编造谎言搪塞,不去巡山。示例3:《西游记》中把牛魔王本领高强和牛力大无穷巧妙结合。比如,牛魔王战斗力强,牛魔王是一位为数不多可以以自身武力不靠法宝与孙匹敌的角色,力战八戒还能保持不败。
    6.(8分)(1)(4分,各2分)①选手现场展示 ②评委打分评选
    (2)(4分)称呼、问候和邀请得体2分,事由简明2分。示例:
    尊敬的钟代华先生:
    您好!
    为了展示、交流儿童文学读书心得,文星中学七年级(1)班将于12月20日下午3点,在博文学术报告厅举行“悦读童年”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作为嘉宾莅临指导,您的指导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期待您的到来!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7.(1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①断肠人在天涯 ②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③山入潼关不解平 ④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⑥遥怜故园菊 ⑦不义而富且贵 ⑧非宁静无以致远
    8.(3分,各1分)(1)诚信 (2)离开 (3)看
    9.(4分,各2分)(1)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
    (2)想让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
    10.(3分)A
    11.(5分)观点2分,分析3分。示例1:学书人对自己的书法技艺过于自满,才向老师辞别,当其看到磨穿的砚台时才悟出了学无止境。这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指明的学习需要谦虚相对应。示例2:当学书人看到数十个磨穿的砚台时,顿觉自愧不如,于是返回学堂,精修学业。这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吾日三省吾身”)的观点相对应。示例3:老师真诚地为弟子谋划学业,让其迷途知返,这与“为人谋而不忠乎”的观点相对应。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2分
    12.(4分)①驴小弟变成了一块岩石 ②驴小弟变回了自己 ③又惊又喜 ④急得要发疯了,伤心极了(各1分)
    13.(6分)起初,的确如愿以偿,为下文情节两次逆转埋下伏笔(2分):一次是驴小弟慌不择路地变成了一块岩石,导致驴爸爸妈妈的恐慌、找寻、悲伤;(2分)另一次是:为疗治伤心而驴爸爸妈妈来到草莓山那块岩石附近野餐,恰巧帮助了驴小弟变回了自己,使家人团聚。(2分)
    14.(4分)重读“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或:“同一个地方”“同一只动物”)(2分)。理由: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把驴爸爸妈妈寻找儿子竭尽全力而又无计可施的焦虑传达出来(2分)。
    15.(4分)示例1:儿子,这段时间你到哪儿去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啊?
    示例2:爸、妈,你们还好吗?
    16.(4分)示例1:语言童真童趣:多用儿童的内心独白的口吻,语言生动(2分)。如“我真是太幸运了!”“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我希望变成真正的我!”等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驴小弟天真、乐观的形象(2分)。示例2:形象鲜活生动:故事将动物人格化(2分),描写驴爸爸妈妈为寻找儿子四处奔波、永不言弃的形象跃然纸上(2分)。示例3:主题反映现实:通过驴小弟的遭遇,告诫现实中的人们(2分):做最好的自己才是王道,爱才是神奇的魔法(2分)。
    (二)18分
    17.(4分)①它们向往着蓝天,向往着自由意志,它们有人类的同一秉性。②人很容易和麻雀建立起一种信托关系。(各2分)
    18.(4分)由麻雀们起飞的情态联想到“云团”,再由麻雀们落下的情态联想到“一把沙子”(2分)。联想丰富,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分)。
    (4分)虽然“我”与麻雀们互不相识,但在“我”“感受到一种无言的情绪”时,那群麻雀带给“我”生命的喜悦和奋斗的力量(2分),表达了作者由衷的敬佩和赞美之情(2分)。
    20.(6分)示例1:赞同(1分)。《我的小白鸽》中,作者精心喂养老白鸽,与白鸽逐步建立信任,帮助它们顺利养育小白鸽,与两代白鸽建立了亲密关系(2分)。示例2:不赞同(1分)。《狼》文中,一开篇狼就步步紧逼屠户,以吃掉屠户而后快,屠户被迫绝地反杀,最终毙杀两狼(2分)。示例3: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1分)。要在跨越物种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必须以生物之间都具有善意为前提,否则,就无法建立(2分)。陈忠实与两代白鸽之间、屠户与两狼之间,虽都建立了喂养关系,但结局两异。其根本原因在立,陈忠实与白鸽都心生善意,而狼则得寸进尺,心怀歹意。(3分)
    四、写作(55分)
    21.评分标准
    注:
    (1)无标题或标题不完整扣2分;
    (2)字数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扣到3分为止。
    邀请函

    文星中学七年级(1)班
    2024年12月10日
    事件
    人物心理
    驴小弟发现有魔法的石头


    既害怕,又着急
    驴爸爸妈妈寻找驴小弟


    喜出望外
    童话评分细则
    (1)语言童真童趣
    (2)形象鲜活生动
    (3)主题反映现实
    一类卷
    (49一55分)
    二类卷
    (43―48分)
    三类卷
    (38一42分)
    四类卷
    (33―37分)
    五类卷
    (0一32分)
    中心确立
    切合题意
    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
    符合题意
    内容具体
    中心明确
    较符合题意
    内容较具体
    中心较明确
    基本符合题意
    内容不够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
    不符合题意
    内容空洞
    中心不明确
    布局谋篇
    构思巧妙
    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
    过渡合理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
    过渡较合理
    结构较完整
    条理较清楚
    详略基本得当
    有过渡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基本清楚
    详略不得当
    结构不完整
    条理不清楚
    详略不得当
    语言表达
    语言流畅
    语句生动
    词汇丰富
    手法多样
    语言通顺
    语句较生动
    词汇丰富
    手法较多样
    语言较通顺
    有少数语病
    词汇不太丰富
    手法单一
    语言基本通顺
    有多处语病
    词汇不丰富
    语句不通顺
    有多处语病
    卷面书写
    书写工整
    格式规范
    标点正确
    字迹清楚
    格式规范
    标点较正确
    错别字极少
    字迹较清楚
    格式较规范
    标点大体正确
    有少数错别字
    字迹不够清楚
    格式大体规范
    标点错误较多
    错别字较多
    字迹潦草
    格式不规范
    标点错误较多
    错别字较多

    相关试卷

    重庆市永川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永川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仿照文末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整本书阅读,综合性学习,默写填空,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开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开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开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开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