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5.1.1 从算式到方程 第2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5.1.1 从算式到方程 第2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第1页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5.1.1 从算式到方程 第2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5.1 方程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5.1 方程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能检验出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能准确识别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过程,发展运算能力;通过观察所列方程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过程,发展抽象能力.
    3.通过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热情,享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以及解方程的概念.
    难点
    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课件等.
    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方程的定义,同时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背景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
    问题:根据下列问题,设出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h,预计每月使用150h,则经过几个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h?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所学校有多少名学生?
    教师让学生尝试完成,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引导.
    学情预设:(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可列出方程4x=24.
    (2)设x个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2450h,那么在这x个月里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50xh,可列出方程1700+150x=2450.
    (3)设这所学校的学生数为x,那么女生数为0.52x,男生数为(1-0.52)x,可列出方程0.52x-(1-0.52)x=80.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同时也为本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奠定基础.
    高效课堂
    任务一:认识方程的解以及解方程的概念
    问题1:当x=2000时,你能求出方程0.52x-(1-0.52)x=80左边的值吗?
    学情预设:当x=2000时,方程左边h=0.52×2000-(1-0.52)×2000=1040-960=80.
    问题2: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当x=2000时,方程0.52x-(1-0.52)x=80右边也为80,这时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教师指出:这里x=2000就是方程0.52x-(1-0.52)x=80的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定义.
    一般地,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问题3::x=1000是方程0.52x-(1-0.52)x=80的解吗?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当x=1000时,方程左边=0.52×1000-(1-0.52)×1000=520-480=40右边=80,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x=1000不是方程0.52x-(1-0.52)x=80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对方程0.52x-(1-0.52)x=80中未知数的值的探究,得出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概念.通过问题,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例 (1)是方程2x=3的解吗?
    (2)x=10,x=20是方程3x=4(x-5)的解吗?
    师生活动:对于(1),由教师讲解思路;对于(2),找学生口述过程,教师对过程进行规范.
    解:(1)当x=2时,方程2x=3的左边,右边=3,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x=2不是方程2x=3的解;
    当时,方程2x=3的左边,右边=3,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是方程2x=3的解.
    (2)当x=10时,方程3x=4(x-5)的左边=3×10=30(,右边=4×(10-5)=20,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x=10不是方程3x=4(x-5)的解.
    当x=20时,方程3x=4(x-5)的左边=3×20=60,右边=4×(20-5)=60,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x=20是方程3x=4(x-5)的解.
    思考:x=60是方程的解吗?x=80呢?
    学生仿照例题的解答过程,独自写出完整过程,教师巡视纠错.
    学情预设:当x=60时,方程,右边=4 ,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x=60不是方程的解;
    当x=80时,方程的左边,右边边=4000,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x=80是方程1000的解.
    师,方程的类型有很多,但不论是哪类方程,我们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思路是-致的.
    任务二: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问题:请大家继续观察本节刚开始我们列出的三个方程4x=24;1700+150x=24500.52x-(1-0.52)x=80,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提示:方程的特征可以从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等方面来观察.
    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地,如果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作-元一次方程.
    教师结合定义进行深度剖析:一元一次方程需要满足3个条件: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③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
    教师指出:要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只需结合定义,只要有一点不满足,那么这个方程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从具体的方程中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进行概念的深度剖析,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中溯源部分的内容,并进一步介绍我国古代对方程的研究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对未知数的表示方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堂总结
    1.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几个实际问题?这几个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2.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概念?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教材练习第1,2题.
    提高性作业:教材习题5.1第3题.
    拓展性作业:将式子①5,②-2x2-3,③2x+3,④3用等号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多少个一元一次方程?并指出各方程的左边和右边.

    相关教案

    数学人教版(2024)5.1 方程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2024)5.1 方程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题图,设计窓图,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5.1 方程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5.1 方程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及目标解析,学生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5.1 方程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5.1 方程优秀教案,共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