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复习4:折线统计图(知识梳理+真题训练)-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681696/0-17387398013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4:折线统计图(知识梳理+真题训练)-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681696/0-17387398014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专题复习4:折线统计图(知识梳理+真题训练)-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681696/0-17387398014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专题
期末专题复习4:折线统计图(知识梳理+真题训练)-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4:折线统计图(知识梳理+真题训练)-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梳理+真题训练)
一、单式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先用一定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既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3、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各点反映的是数量的多少,折线反映的是数量的增减变化。
4、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画出横轴和纵轴(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
(2)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
(3)描点,描点时应注意先找准横轴上的点,再找准纵轴上相对应的点,过两点分别作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描的点,在交点处点上实心点;
(4)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并标注数据;
(5)标注好日期和标题。
4、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推测。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
1、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多组)数据,且需要在一幅统计图中表示出这两组(或多组)数据,就要用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形式)的折线来表示不同数量的变化情况,这种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各组数据的多少,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比较各组相关数据的差异和变化趋势。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表示不同的量,需标明图例。
一、选择题
1.(22-23五年级下·福建厦门·期末)图( )表示的是厦门去年6月份某日的室外温度变化情况。
A.B.
C.D.
2.(22-23五年级下·湖北黄石·期末)下面信息中,最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实验小学五年级六个班各班人数情况
B.阳新县3月~9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C.阳阳7岁~12岁的身高变化情况
D.亮亮6月2日13时~17时体温变化情况
3.(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淘气从家走到书城,到书城看了一会儿书,然后以相同速度原路返回。下面正确描述淘气这一过程的图象是( )。
A.B.
C.D.
4.(22-23五年级下·浙江湖州·期末)长方体水箱(长50cm、宽40cm、高60cm)中装有A、B两个进水管。先打开A管,过一段时间后同时打开两个进水管。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水箱进水情况,两个进水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 )L。
A.6B.7C.8D.9
5.(22-23五年级下·湖北武汉·期末)4月20日《灌篮高手》上映了,张叔叔提前买好电影票出发,途中发现手机没带,又匆忙返回家中拿手机然后赶到电影院看完电影,下面能反应张叔叔看电影全过程的图是( )。
A.B.
C.D.
6.(22-23五年级下·广东东莞·期末)小方去图书馆借书,走到一半路程时发现没带借书证,于是立即返回家中取借书证,然后再去图书馆,借完书后回家。下图中,比较准确地反映小方的情况的是( )。
A. B.
C. D.
7.(22-23五年级下·北京朝阳·期末)晴晴和晶晶两名同学从A地出发,一起骑自行车到25千米外的B地,她们骑行距离和所用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信息1:晴晴和晶晶两人都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信息2:晴晴比晶晶早出发0.5小时;
信息3:相遇后,晴晴的速度小于晶晶的速度;
信息4:晶晶比晴晴早到达B地。
A.1B.2C.3D.4
8.(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容器中装有一些水,小新将一根长方体铁棒垂直匀速地放入水中,共溢出了500毫升水,随后又将铁棒匀速地取出。下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了容器中水位变化情况的选项是( )。
A. B.
C. D.
9.(22-23五年级下·湖北武汉·期末)甲、乙两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和行驶时间之间的关系图象如下。根据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句。
①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
②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③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
④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A.1B.2C.3D.4
10.(22-23五年级下·重庆江津·期末)下图的折线统计图不可能是关于( )的统计图。
A.哥哥本期数学成绩B.妈妈某年每个月的工资收入
C.重庆市去年的气温变化情况D.服装厂去年每个月的产量
二、填空题
11.(22-23五年级下·辽宁葫芦岛·期末)根据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填空。
(1)这一年中,雨量最多的是( )月份,雨量最少的是( )月份。
(2)这是( )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月份到( )月份降水量逐渐增多,( )月份到( )月份降水量逐渐减少。
(3)最多降水量比最少降水量多( )毫米。
12.(22-23五年级下·广东广州·期末)甲、乙两市2022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如下图,请根据下而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乙市5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
(2)甲市2022年上半年( )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
(3)两市月平均气温最大相差( )℃。
(4) ( )月份两城市平均气温相差最小。
13.(22-23五年级下·浙江宁波·期末)下图是小思和小维的踢毽子成绩统计图。
(1)小思最好的成绩是第( )次,小维最差的成绩是第( )次。
(2)两人成绩相同时,数量为( )个。
(3)如果你是体育老师,你选( )参与比赛,理由是( )。
14.(22-23五年级下·湖南常德·期末)六年级某班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统计如下图。
(1)该班学生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相差最多的是( )年级,从( )年级开始近视人数超过了未近视人数。
(2)该班学生一年级时近视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 ),六年级时近视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 )。
15.(22-23五年级下·湖南娄底·期末)小刚和小强赛跑情况如下图所示。
(1) ( )后到达终点,用时( )分。
(2)请用“快”、“慢”来描述他们的比赛情况:小强是先( )后( )。
(3)开赛初,( )领先,开赛( )分钟后( )领先,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是( )米。
16.(22-23五年级下·山西长治·期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国产电子产品销量倍增,为统计华为手机每个月销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最适合绘制( )统计图。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我们一定要学会合理使用。
17.(22-23五年级下·湖北襄阳·期末)下图是甲、乙4S店1—5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
(1)1—5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成( )趋势。与前一个月相比,甲4S店( )月的销量增长得最多,乙4S店( )月的销量增长得最多。
(2)整体看,( )4S店的总销情况比较好。
(3)1月份,乙4S店的销量是甲4S店的( )(填分数)。
18.(22-23五年级下·湖南怀化·期末)要反映A、B两支股票的涨跌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合适。
19.(22-23五年级下·广西河池·期末)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填空回答问题。
(1)棉花天坑游客最多的是初( );水晶宫景区游客最多的是初( )。去水晶宫的游客人数从初二起开始呈( )趋势。
(2)初一到初三,棉花天坑景区游客平均每天有( )万人;初一到初三,水晶宫景区游客共有( )万人。
20.(22-23五年级下·湖南株洲·期末)下面是阳光家电城2021年6~10月空调和冰箱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请据图回答。
(1)阳光家电城( )月的空调销售量最多,( )月的冰箱销售量最少。
(2)阳光家电城空调和冰箱的销售量( )月相差最多。
(3)7月后空调的销售量呈现( )趋势。
(4)阳光家电城9月冰箱的销售量是空调的几分之几?( )
三、判断题
21.(22-23五年级下·四川绵阳·期末)如果要观察一个新冠肺炎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 )
22.(22-23五年级下·广西北海·期末)要比较五一假期北海和钦州接待游客的数量情况及发展趋势,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
23.(22-23五年级下·湖南常德·期末)统计两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我们选择折线统计图。( )
四、解答题
24.(22-23五年级下·四川内江·期末)近日,我市宝峰小学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获得“无人机综合应用接力挑战赛”四川省一等奖并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下面是该校的A、B两架无人机在一次比赛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观察上图,我发现( )无人机飞行的时间更长一些,两架无人机的飞行时间相差( )秒。
(2)起飞后第10秒时,A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是( )米;起飞后第( )秒时,两架无人机处于同一高度,第25秒时,A无人机飞行高度是B无人机飞行高度的( )( )。
(3)我认为( )无人机的飞行情况更好些,理由是:( )。
(4)无人机小组的8名同学在周末有紧急训练任务,老师要尽快打电话通知到每名同学,每次通话需要1分钟,最少需要( )分钟。
25.(22-23五年级上·四川绵阳·期末)王阿姨开了两个服装店,下面是两个店近几年的营业额情况统计表。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A店( )年营业额最多。B店2011年至2016年营业额呈逐渐( )趋势。
(3)王阿姨计划关闭一个店,转做其他生意。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个店?为什么?
26.(22-23五年级下·河南郑州·期末)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下面是甲市和乙市春、夏24节气的平均气温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把折线统计图绘制完成。
(2)这两个城市在哪个节气的温差最大?相差多少摄氏度?
(3)甲市在什么节气到什么节气温度增加的最快?
(4)你喜欢这两座城市哪一座城市的温度?为什么?
27.(22-23五年级下·河南郑州·期末)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这碰撞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生机,下面是2017-2021年中国科技馆数量和中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数量统计表。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写出2条。
(3)预测一下,到2024年我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大约是( )个。
28.(22-23五年级下·新疆乌鲁木齐·期末)一个集邮爱好者从2014-2019年收集国内外邮票的情况如下表。
(1)根据以上数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2)( )年两种邮票所收集的数量相差最少,2019年所收集的两种邮票相差( )张。
(3)请你简单分析两种邮票收集数量的变化情况。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A店/万元
8
6.5
7
6.5
4
2
B店/万元
2.5
3
4
4.5
6
7
温度/℃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甲市
0
5
9
12
20
23
25
28
30
32
36
39
乙市
17
18
20
22
23
25
26
27
28
29
29
30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中国科技数量/个
867
909
978
1000
1004
中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数量/个
1650
2100
1800
2500
2767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国内邮票/张
46
28
30
32
40
50
国外邮票/张
30
22
20
18
18
16
1.A
【分析】根据资料显示,厦门的6月份室外的气温一般在30℃左右,从早上温度低开始,到中午温度高,到下午温度略有下降,据此逐项分析,进行解答。
【详解】
A.,从早上低到中午高,到下午温度略下降,且最高温度在31℃,符合厦门6月份室外气温变化,符合题意;
B.,最高温度比较是20℃,不符合厦门6月份室外气温变化,不符合题意;
C.,最高温度是20℃,气温一直下降,不符合厦门6月份室外气温变化,不符合题意;
D.,气温一直上升,不符合厦门6月份室外气温变化,不符合题意。
表示的是厦门去年6月份某日的室外温度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A
2.A
【分析】
条形统计图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作用是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折线统计图特点是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A.实验小学五年级六个班各班人数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最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B.阳新县3月~9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C.阳阳7岁~12岁的身高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D.亮亮6月2日13时~17时体温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熟悉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
3.B
【分析】
分析题意,可将小明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①从家出发到书城前②在书城看书③买完书后回家。易得:①阶段离家越来越远②阶段离家距离不变③离家越来越近,接下来根据上述三个阶段中淘气离家距离的变化情况,结合图形即可选出答案。
【详解】
由分析可得:正确描述淘气这一过程的图象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单式折线统计图,理解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水深÷时长=每分钟进水高度,据此先求出两个进水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高度,再用水箱长×宽×每分钟进水高度,即可求出两个进水管每分钟进水量。
【详解】(50-10)÷(25-15)
=40÷10
=4(cm)
50×40×4=8000(cm3)=8(dm3)=8(L)
两个进水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8L。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看懂折线统计图,掌握并灵活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
5.A
【分析】折线先往上表示从家去电影院,折线又往下表示返回家拿手机,折线再往上表示赶到电影院,折线平稳无变化表示观看电影,折线最后往下表示看完电影返回家,据此分析。
【详解】A.能反应张叔叔看电影全过程;
B.没有看电影的时间,不能反应张叔叔看电影全过程;
C.只反应了出发和返回家中拿手机,没有到达电影院、看电影和看完电影返回家的过程,不能反应张叔叔看电影全过程;
D.没有返回家拿手机的过程,不能反应张叔叔看电影全过程。
能反应张叔叔看电影全过程的图是。
故答案为:A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6.C
【分析】折线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离家距离,折线与横轴相交时,说明小方回到家中,折线与横轴平行时,说明小方此时在休息或者在图书馆借书,据此解答。
【详解】A.小方去图书馆借书,走到一半路程时立即返回家中取借书证,然后再去图书馆,到达图书馆后立即返回家中;
B.小方去图书馆借书,走到一半路程时停留了一会儿,然后返回家中取借书证,接着再去图书馆,到达图书馆后立即返回家中;
C.小方去图书馆借书,走到一半路程时立即返回家中取借书证,然后再去图书馆,在图书馆借完书后返回家中;
D.小方去图书馆借书,到达图书馆后立即返回家中取借书证,然后再去图书馆,在图书馆借完书后返回家中。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应用,理解每段折线表示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7.C
【分析】仔细观察插图,图中横轴表示时间,每格表示0.5小时;纵轴表示距离,每格表示5千米,根据插图判断每一个选项中说法是否正确。
【详解】信息1:晴晴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晶晶没有在途中停留,原说法是错误的;
信息2:晴晴比晶晶早出发0.5小时,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信息3:相遇后,晴晴的速度小于晶晶的速度,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信息4:晶晶比晴晴早到达B地,这种说法是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找出需要的信息进行合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解答的关键。
8.D
【分析】将一根圆柱形铁棒垂直匀速地放入水中,水面会上升,直到溢出500毫升水,随后又将铁棒匀速取出,水位会下降,此时水面的高度小于原来水面的高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把铁棒取出,水面高于原来,图像错误;
B.把铁棒取出,水面还上升,图像错误;
C.把铁棒取出,水面还与原来相同,图像错误;
D.满足容器中水位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水面的变化情况。
9.C
【分析】根据统计图,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到达目的地,因此①是正确的;甲行驶了0.5小时,在途中停下,一直到1小时,因此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故②是正确的;甲行驶了0.5小时,乙才出发,因此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故③是正确的;甲行驶了2.5小时到达目的地,乙用了2-0.5=1.5小时到达目的地,乙比甲提前0.5小时到达,因此④是错误的。
【详解】由分析可知,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①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
②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③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对统计图的认识,关键在于仔细读图,明白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10.B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观察图可知,数据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这个折线不能表示固定不变的数据。据此解答。
【详解】妈妈每个月的工资是固定的,所以不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哥哥本期数学成绩、重庆市去年的气温变化情况、服装厂去年每个月的产量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应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
11.(1) 7 1
(2) 折线 1 7 7 12
(3)180
【分析】(1)看图可知,7月份雨量最多,1月份雨量最少。
(2)看图可知,这是折线统计图,1月到7月雨量逐渐增多,7月到12月雨量逐渐减少。
(3)看图可知,7月份雨量最多,1月份雨量最少,用“210-30”即可算出答案。
【详解】(1)看图可知,7月份雨量最多,1月份雨量最少。
(2)由图可知,这是折线统计图,看趋势可知1月到7月雨量逐渐增多,7月到12月雨量逐渐减少。
(3)210-30=180(毫米),最多降水量比最少降水量多180毫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同学对图表的认识与熟练掌握程度,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2.(1)23
(2)6
(3)10
(4)6
【分析】(1)结合统计图可知:实线表示甲市的月平均气温、虚线表示乙市的月平均气温;表示乙市5月份的平均气温的点对应的纵轴数据为23℃;
(2)甲市2022年上半年,表示6月份的平均气温的点,位于整条折线的最高点,即6月份平均气温最高;
(3)表示2022年上半年同一月份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的点,之间的距离最大的,就是平均气温相差最大,从图上可以看出是1月份,算出这个月的温差即可;
(4)表示2022年上半年同一月份两个城市平均气温的点的距离最小的那个月,就是平均气温相差最小的一个月。
【详解】(1)乙市5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3℃;
(2)甲市2022年上半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
(3)两市月平均气温最大相差是在1月份:
14-4=10(℃)
即两市月平均气温最大相差10℃;
(4)6月份两城市平均气温相差最小。
【点睛】考查了结合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回答相关问题,需要熟悉折线的含义,比如:表示同一个月的平均气温的两个点之间距离最大,就说明这个月温差最大。
13.(1) 五 三
(2)45
(3) 小思 小思的成绩呈上升趋势,成绩比较稳定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小思最好的成绩是第五次,踢了60个;小维最差的成绩是第三次,踢了30个;
(2)观察折线统计图,横轴代表次数,纵轴代表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3)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小思的成绩呈上升趋势,成绩比较稳定。
【详解】(1)小思最好的成绩是第五次;小维最差的成绩是第三次;
(2)两人成绩相同时,数量为45个;
(3)如果我是体育老师,我选小思参与比赛,理由是小思成绩呈上升趋势,成绩比较稳定。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14.(1) 一 五
(2)
【分析】(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该班学生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相差最多的是一年级,从五年级开始近视人数超过了未近视人数。
(2)把全班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即可。
【详解】(1)该班学生近视人数和未近视人数相差最多的是(一)年级,从(五)年级开始近视人数超过了未近视人数。
(2)
=
=
=
=
所以,该班学生一年级时近视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六年级时近视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5.(1) 小刚 5.5
(2) 慢 快
(3) 小刚 3.5 小强 100
【分析】(1)由图可知,两个格子代表1分钟,则每一个格子代表1÷2=0.5分钟;小强在4.5分到达终点;小刚在5.5分半时到达终点,所小刚后到达终点;
(2)快慢看折线的陡峭程度,越陡峭说明跑得越快,越平缓说明跑得越慢,小强是先慢后快。
(3)开赛初小刚领先,开赛3.5分钟后小强领先,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100米;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1)小刚后到达终点,用时5.5分。
(2)小强是先慢后快。
(3)开赛初,小刚领先,开赛3.5分钟后小强领先,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是100米。
【点睛】此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折线统计图可以体现数据的增减变化以及变化趋势。
16.折线
【分析】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详解】分析可知,为统计华为手机每个月销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最适合绘制折线统计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选择,掌握各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7.(1) 上升 2 3
(2)甲
(3)
【分析】(1)看图,折线整体处于上升趋势。甲店2月相较于1月,这部分的折线最陡,说明销量增长最多,同理乙店3月销量增长最多。
(2)看图,甲店的销量折线处在乙店的上方,说明甲店的销售情况更好。
(3)1月份,甲店销售量是122辆,乙店是100辆,利用除法求出乙4S店的销量是甲4S店的几分之几。
【详解】(1)1—5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成上升趋势。与前一个月相比,甲4S店2月的销量增长得最多,乙4S店3月的销量增长得最多。
(2)整体看,甲4S店的总销情况比较好。
(3)100÷122=
所以,1月份,乙4S店的销量是甲4S店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图中获取数据信息是解题关键。
18.复式折线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结合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要反映A、B两支股票的涨跌情况,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合适。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19.(1) 一 二 下降
(2) 2.1 5.8
【分析】(1)结合图示可知:2023年春节期间,表示棉花天坑旅游人数的折线,最高点是在初一这一天,则棉花天坑游客最多的是初一;同理水晶宫景区游客最多的是初二;
还能够观察到:从初二起,表示去水晶宫的游客的折线开始下降,则从初二起,去水晶宫的游客开始呈下降趋势;
(2)要求得初一到初三,棉花天坑景区游客平均每天有多少万人,需要把这几天的游客数量相加,再除以3即可;
要求得初一到初三,水晶宫景区游客共有几万人,就是把这几天的游客数量相加求和。
【详解】(1)棉花天坑游客最多的是初(一);水晶宫景区游客最多的是初(二)。去水晶宫的游客人数从初二起开始呈(下降)趋势。
(2)(2.5+2.3+1.5)÷3
=6.3÷3
=2.1(万人)
1.6+2.2+2=5.8(万人)
(2)初一到初三,棉花天坑景区游客平均每天有(2.1)万人;初一到初三,水晶宫景区游客共有(5.8)万人。
【点睛】需要理解:折线统计图可以通过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清楚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且折点的高低还能够反映数据的最值情况。
20.(1) 7 10
(2)7
(3)下降
(4)
【分析】(1)观察统计图,实线表示空调数据,虚线表示冰箱数据,数据点位置越高表示销售量越多,数据点位置越低表示销售量越少;
(2)观察统计图,两数据点相距越远表示销售量相差越多;
(3)折线往上表示上升趋势,折线往下表示下降趋势;
(4)9月冰箱销售量÷空调销售量=9月冰箱的销售量是空调的几分之几。
【详解】(1)阳光家电城7月的空调销售量最多,10月的冰箱销售量最少。
(2)阳光家电城空调和冰箱的销售量7月相差最多。
(3)7月后空调的销售量呈现下降趋势。
(4)25÷40==,阳光家电城9月冰箱的销售量是空调的。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1.×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如果要观察一个新冠肺炎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应该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根据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
22.√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由此根据情况判断即可。
【详解】据题意,要比较五一假期北海和钦州接待游客的数量情况及发展趋势,选择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五一假期北海和钦州接待游客的数量情况,但不能反映五一假期北海和钦州接待游客的发展趋势,所以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更合适。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灵活运用。
23.√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要统计两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选择,据此解答。
【详解】要统计两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强调“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气温的增减变化。因此,统计两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依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关键要清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想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就选折线统计图。
24.(1)B;5
(2)20;15;
(3)B;B无人机的飞行时间更长、从整体看,B无人机飞得更高
(4)8
【分析】(1)观察复试折线统计图,横轴表示飞行时间,纵轴表示飞行高度。观察A、B两架无人机飞行时间分别是35秒和40秒,求出两者之差即可。
(2)观察A的折线统计图第10秒在20米的高度,两条折线相交的点在纵轴的位置就是同一高度。分别找到A在25秒是高度20米,B在25秒时高度是25米,用20÷25即可。
(3)观察飞行时间和飞行高度,飞行时间越长,高度越高的飞行情况就好些,据此解答。
(4)老师首先用1分钟通知第一个学生;1+1=2,第二分钟由老师和1个学生两人分别通知1个学生,现在通知的一共2+2-1=3个学生;第三分钟可以推出通知的一共4+4-1=7个学生;还有1名同学,第四分钟通知,由此问题解决。
【详解】(1)A无人机飞行时间是35秒,B无人机飞行时间是40秒。
35<40,40-35=5(秒)
即,观察上图,我发现B无人机飞行的时间更长一些,两架无人机的飞行时间相差5秒。
(2)A无人机第10秒在20米的高度,起飞后第15秒两架无人机在同一高度。
20÷25==
即,起飞后第10秒时,A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是20米,起飞后第15秒时,两架无人机处于同一高度,第25秒时,A无人机飞行高度是B无人机飞行高度的。
(3)我认为B无人机的飞行情况更好些,理由是;B无人机的飞行时间更长、从整体看,B无人机飞得更高。
(4)第一分钟通知到1名同学;
第二分钟最多可通知到3名同学;
第三分钟最多可通知到7名同学;
第四分钟时可以通知到第8名同学。即,最少需要4分钟。
25.(1)见详解
(2)2011;上升
(3)A店;理由见详解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结合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标出各点再顺次连线即可;
(2)代表A店折线上的最高点即表示营业额最多;折线向上表示呈上升趋势,折线向下表示呈下降趋势;
(3)根据两个店的营业额变化情况,选择关闭营业额下降的店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
(2)A店2011年营业额最多。B店2011年至2016年营业额呈逐渐上升趋势。
(3)根据营业额的变化趋势,要关闭A店比较合理,因为A店的营业额呈下降趋势,B店的营业额呈上升趋势。
26.(1)图见详解
(2)立春;17摄氏度
(3)春分;清明
(4)见详解
【分析】(1)表格上每一组数据包括节气和温度,先在横轴上找到节气名称,再在这个节气名称的垂直方向找到对应的温度,进行描点并标注数值,依照此法将各组数据都进行描点标数值,最后用线段顺次连接这些点,形成折线统计图;
(2)两条直线上的点离的越远,则表示他们的温差越大,据此解答即可;
(3)哪两个节气之间的线段最陡,就说明这两个节气温度增加最快,依此解答;
(4)根据它们的温度数据进行解答,说法合理即可。
【详解】(1)作图如下:
(2)这两个城市在立春节气的温差最大;
17-0=17(摄氏度)
相差17摄氏度。
(3)甲市在春分节气到清明节气温度增加的最快。
(4)我喜欢这乙城市的温度,因为温度升降幅度不大,比较适宜。(答案不唯一)
27.(1)见详解
(2)见详解
(3)4219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即可;
(2)通过统计图上的数据再写出两条信息即可;
(3)由题意可知,从2019年开始我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的数量逐年增加,则先求出2019到2021年的平均增长量,即(2767-1800)÷2≈484个,进而预测到2024年我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的数量。
【详解】(1)如图所示:
(2)1、通过统计图可知,中国科技数量逐年增加;
2、中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数量比中国科技数量多。(答案不唯一)
(3)(2767-1800)÷2
=967÷2
≈484(个)
2767+484+484+484
=2767+484×3
=2767+1452
=4219(个)
则预测一下,到2024年我国主办科普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大约是4219个。
28.(1)图见详解
(2)2015;34
(3)见详解
【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分别找到各自对应的点,然后把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折线统计图,并且国内和国外的邮票变化要用不同的线连接;
(2)第二、三问都可以通过图来反映,2015年两线相距最近,即相差最小;用50减去16,求出2019年所收集的两种邮票相差多少张。
(3)国内和国外邮票收集的变化,可以通过折线的变化明显的反映出来:国内邮票先减少后增加,国外邮票一直在逐渐减少。
【详解】(1)复式折线统计图制作如下:
(2)50-16=34(张)
根据统计图可知,2015年两种邮票所收集的数量相差最少。2019年所收集的两种邮票相差34张。
(3)国内邮票收集的数量变化情况是先减少,后增加;国外邮票收集的数量变化情况是一直在逐渐减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6:数学广角——找次品(知识梳理+真题训练)-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天平找次品,找次品的最优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5: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知识梳理+真题训练)-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判断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3: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运算(知识梳理+真题训练)-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异分母分数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