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7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7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7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专题07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1页
    专题07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2页
    专题07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3页
    专题07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1页
    专题07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2页
    专题07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7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7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7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7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l "_Tc187833658"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PAGEREF _Tc187833658 \h 3
    \l "_Tc187833659" 03核心精讲·题型突破 PAGEREF _Tc187833659 \h 4
    \l "_Tc187833660" 题型一 动量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PAGEREF _Tc187833660 \h 4
    \l "_Tc187833661" 【核心精讲】 PAGEREF _Tc187833661 \h 4
    \l "_Tc187833662" 考点1 动量与动能,冲量与功的辨析 PAGEREF _Tc187833662 \h 4
    \l "_Tc187833663" 考点2 动量定理的深层理解 PAGEREF _Tc187833663 \h 5
    \l "_Tc187833664" 考点3 利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PAGEREF _Tc187833664 \h 5
    \l "_Tc187833665" 考点4 动量定理在微粒类和流体问题中的应用 PAGEREF _Tc187833665 \h 6
    \l "_Tc187833666" 【真题研析】 PAGEREF _Tc187833666 \h 7
    \l "_Tc187833667" 【命题预测】 PAGEREF _Tc187833667 \h 9
    \l "_Tc187833668" 考向1 动量和冲量的理解 PAGEREF _Tc187833668 \h 9
    \l "_Tc187833669" 考向2 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PAGEREF _Tc187833669 \h 10
    \l "_Tc187833670" 考向3 动量定理在流体模型中的应用 PAGEREF _Tc187833670 \h 11
    \l "_Tc187833671" 题型二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PAGEREF _Tc187833671 \h 13
    \l "_Tc187833672" 【核心精讲】 PAGEREF _Tc187833672 \h 13
    \l "_Tc187833673" 考点1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几种特殊条件 PAGEREF _Tc187833673 \h 13
    \l "_Tc187833674" 考点2 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PAGEREF _Tc187833674 \h 13
    \l "_Tc187833675" 考点3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PAGEREF _Tc187833675 \h 13
    \l "_Tc187833676" 考点4 爆炸 PAGEREF _Tc187833676 \h 13
    \l "_Tc187833677" 考点5 反冲运动 PAGEREF _Tc187833677 \h 13
    \l "_Tc187833678" 考点6 人船模型 PAGEREF _Tc187833678 \h 14
    \l "_Tc187833679" 【真题研析】 PAGEREF _Tc187833679 \h 14
    \l "_Tc187833680" 【命题预测】 PAGEREF _Tc187833680 \h 16
    \l "_Tc187833681" 考向1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PAGEREF _Tc187833681 \h 16
    \l "_Tc187833682" 考向2 爆炸、反冲和人船模型 PAGEREF _Tc187833682 \h 17
    \l "_Tc187833683" 难点突破 碰撞及其拓展模型 PAGEREF _Tc187833683 \h 19
    \l "_Tc187833684" 【核心精讲】 PAGEREF _Tc187833684 \h 19
    \l "_Tc187833685" 考点1 碰撞问题遵守的三条原则 PAGEREF _Tc187833685 \h 19
    \l "_Tc187833686" 考点2 碰撞拓展 PAGEREF _Tc187833686 \h 20
    \l "_Tc187833687" 考点3 数学归纳法和图像法解决多次碰撞问题 PAGEREF _Tc187833687 \h 20
    \l "_Tc187833688" 考点4 “滑块—弹簧”模型 PAGEREF _Tc187833688 \h 20
    \l "_Tc187833689" 考点5 “滑块—斜(曲)面”模型 PAGEREF _Tc187833689 \h 21
    \l "_Tc187833690" 【真题研析】 PAGEREF _Tc187833690 \h 22
    \l "_Tc187833691" 【命题预测】 PAGEREF _Tc187833691 \h 26
    \l "_Tc187833692" 考向1 碰撞问题 PAGEREF _Tc187833692 \h 26
    \l "_Tc187833693" 考向2 “滑块—弹簧”模型 PAGEREF _Tc187833693 \h 27
    \l "_Tc187833694" 考向3 “滑块—斜(曲)面”模型 PAGEREF _Tc187833694 \h 28
    题型一 动量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考点1 动量与动能,冲量与功的辨析
    1.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
    2. 冲量与功的比较
    3. 变力的冲量计算方法
    1)图像法:F-t图像与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冲量,此法既可以计算恒力的冲量,也可以计算变力的冲量。
    2)平均值法:若方向不变的变力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力为时间的一次函数,则力F在某段时间t内的冲量。
    3)动量定理法:根据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由I=Δp求冲量,多用于求变力的冲量
    考点2 动量定理的深层理解
    1.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2.表达式:
    3.深层理解
    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需要规定正方向,两边不仅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同。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2)公式中的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在变加速运动中为Δt时间内的平均力。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5)当物体运动包含多个不同过程时,可分段应用动量定理求解,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求解.
    6)电磁感应问题中,利用动量定理可以求解时间、电荷量或导体棒的位移。
    考点3 利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力冲量的矢量和——合力的冲量;或先求合力,再求合力的冲量.
    3.抓住过程的初、末状态,选好正方向,确定各动量和冲量的正负号.
    4.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如有必要还需要补充其他方程,最后代入数据求解.
    解题时究竟选取哪一种表达形式,应根据题意灵活选取;需注意的是:选用①式时,必须规定零势能参考面,而选用②式和③式时,可以不规定零势能参考面,但必须分清能量的减少量和增加量.
    考点4 动量定理在微粒类和流体问题中的应用
    1. 微粒及其特点:通常电子流、光子流、尘埃等被广义地视为“微粒”,质量具有独立性,通常给出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n
    2. 分析步骤
    1)建立“柱体”模型,沿运动的方向选取一段微元,柱体的横截面积为
    2)微元研究,作用时间内一段柱形流体的长度为,对应的体积为,则微元内的粒子数
    3)先应用动量定理研究单个粒子,建立方程,再乘N计算
    3. 流体的柱状模型:对于流体运动,可沿流速v的方向选取一段柱形流体,在极短的时间Δt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积为S的横截面的柱形流体的长度为Δl=vΔt,如图所示。
    4. 流体微元原速率反弹所受作用力的求解步骤
    1)在极短时间Δt内,取一小柱体作为研究对象。
    2)求小柱体的体积ΔV=SvΔt。
    3)求小柱体的质量Δm=ρΔV=SρvΔt。
    4)应用动量定理Δp=FΔt。
    5)作用后流体微元以速率v反弹,有Δp=-2Δmv。
    6)联立解得F=-2ρSv2。
    1.(2024·重庆·高考真题)活检针可用于活体组织取样,如图所示。取样时,活检针的针芯和针鞘被瞬间弹出后仅受阻力。针鞘质量为m,针鞘在软组织中运动距离d1后进入目标组织,继续运动d2后停下来。若两段运动中针翘鞘整体受到阻力均视为恒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针鞘( )
    A.被弹出时速度大小为
    B.到达目标组织表面时的动能为F1d1
    C.运动d2过程中,阻力做功为(F1+F2)d2
    D.运动d2的过程中动量变化量大小为
    【考点】动量与动能,冲量与功的辨析
    【答案】A
    【详解】A.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故A正确;
    B.针鞘到达目标组织表面后,继续前进d2减速至零,有Ek = F2d2,故B错误;
    C.针鞘运动d2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为F2d2,故C错误;
    D.针鞘运动d2的过程中,动量变化量大小,故D错误。
    故选A。
    2.(2024·广东·高考真题)汽车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有效保护乘客的装置。
    (1)安全带能通过感应车的加速度自动锁定,其原理的简化模型如图甲所示。在水平路面上刹车的过程中,敏感球由于惯性沿底座斜面上滑直到与车达到共同的加速度a,同时顶起敏感臂,使之处于水平状态,并卡住卷轴外齿轮,锁定安全带。此时敏感臂对敏感球的压力大小为FN,敏感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敏感球受到的摩擦力。求斜面倾角的正切值。
    (2)如图乙所示,在安全气囊的性能测试中,可视为质点的头锤从离气囊表面高度为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与正下方的气囊发生碰撞。以头锤到气囊表面为计时起点,气囊对头锤竖直方向作用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近似用图丙所示的图像描述。已知头锤质量,重力加速度大小取。求:
    ①碰撞过程中F的冲量大小和方向;
    ②碰撞结束后头锤上升的最大高度。
    【考点】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缓冲
    【答案】(1);(2)①330N∙s,方向竖直向上;②0.2m
    【详解】(1)敏感球受向下的重力mg和敏感臂向下的压力FN以及斜面的支持力N,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解得
    (2)①由图像可知碰撞过程中F的冲量大小,方向竖直向上;
    ②头锤落到气囊上时的速度
    与气囊作用过程由动量定理(向上为正方向)
    解得v=2m/s
    则上升的最大高度
    考向1 动量和冲量的理解
    1.(2024·河北·模拟预测)排球比赛中,甲同学在处将排球以水平击出,乙同学在离地处将排球垫起,排球被垫起后以原速率反弹,方向与垫球前瞬间的速度方向相反。已知,排球的质量为,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此排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球被甲同学击出后在空中飞行时间为
    B.排球击出点与垫球点的水平距离为
    C.排球被乙同学垫起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冲量大小为
    D.排球被乙同学垫起过程中所受合力做功为
    【答案】C
    【详解】A.排球被甲同学击出后做平抛运动,由,得,故A错误;
    B.排球击出点与垫球点的水平距离,故B错误;
    C.排球被垫起前瞬间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垫球时的速度大小,则排球被乙同学垫起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冲量大小,故C正确;
    D.排球被乙同学垫起过程中速率不变,动能不变,由动能定理知所受合力做功为0,故D错误。
    故选C。
    2.(2024·重庆·模拟预测)(多选)如图所示,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放着质量为的物块,物块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其到转轴的距离为。已知圆盘转动的周期为,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物块可视作质点。若物块随圆盘转动一周,则( )
    A.物块的动量变化量为零
    B.物块所受重力的冲量为零
    C.物块所受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
    D.物块所受摩擦力做的功为
    【答案】AC
    【详解】A.物块随圆盘转动一周,速度变化量为零,故动量变化量为零,故A正确;
    B.物块随圆盘转动一周,根据冲量的定义,物块所受重力的冲量为,方向竖直向下,故B错误;
    C.竖直方向平衡,物块所受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故物块所受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故C正确;
    D.物块随圆盘匀速转动,速度大小不变,根据动能定理知物块所受摩擦力做的功为零,故D错误。
    故选AC。
    考向2 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3.(2025·重庆·一模)现有一把的铁锤钉钉子,打击前瞬间铁锤的速度为,打击后铁锤的速度变为0,打击时间为0.01s。重力加速度,求上述打击过程:
    (1)铁锤的动量变化量;
    (2)考虑铁锤所受的重力,钉子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答案】(1) (2)186N
    【详解】(1)规定铁锤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对铁锤分析
    即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2)钉子对铁锤的平均作用力为,对于铁锤,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可得
    解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钉子受到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考向3 动量定理在流体模型中的应用
    4.(2024·浙江金华·一模)清洗汽车的高压水枪如图所示。水枪喷出的水柱截面是直径为D的圆形,水流速度为v,水柱垂直射向汽车表面,冲击汽车后速度减为零。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 )
    A.高压水枪单位时间喷出的水的质量为
    B.高压水枪单位时间内对汽车的作用力为
    C.水柱对汽车的压强为ρv3
    D.高压水枪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动能为
    【答案】A
    【详解】AB.高压水枪单位时间喷出的水的质量为,规定水流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解得,故B错误,A正确;
    C.水柱对汽车的压强为,故C错误。
    D.高压水枪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动能为,故D错误;
    故选A。
    5.(2023·福建泉州·三模)(多选)如图,蜂鸟可以通过快速拍打翅膀,使自己悬停在一朵花的前面。假设蜂鸟两翅膀扇动空气的总面积为S,翅膀扇动对空气的作用力效果与翅膀用速度v平推空气的效果相同。已知空气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单位时间内翅膀拍动空气的质量为Sρv
    B.单位时间内翅膀拍动空气的质量为Sρv2
    C.蜂鸟的质量为
    D.蜂鸟的质量为
    【答案】AC
    【详解】AB.设翅膀扇动一次的时间为t,拍动空气的总质量为,则单位时间内翅膀拍动空气的质量为,故A正确,B错误;
    CD.翅膀用速度v平推空气,使空气的速度变为v,根据动量定理有,翅膀对空气的作用力大小等于空气对翅膀的作用力大小,即,由平衡条件得,解得蜂鸟的质量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6.(2024·福建宁德·三模)(多选)生活中常用高压水枪清洗汽车,高压水枪喷口直径为D,喷出水流的流速为v,水柱垂直射向汽车表面后速度变为零,水的密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水枪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为
    B.水柱对汽车的平均冲力为
    C.若高压水枪喷口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水柱对汽车的平均冲力变为原来的倍
    D.若高压水枪喷口的出水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水柱对汽车的平均冲力变为原来的2倍
    【答案】AC
    【详解】A.高压水枪单位时间喷出水的质量,故A正确;
    B.设水柱对汽车的平均冲力为,垂直汽车表面方向,由动量定理得,时间内水柱的质量为,解得水柱对汽车的平均冲力为,故B错误;
    C.若高压水枪喷口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根据得水柱对汽车的平均冲力变为原来的倍,故C正确;
    D.根据,若高压水枪喷口的出水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水柱对汽车的平均冲力为原来的4倍,故D错误。
    故选AC。
    题型二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考点1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几种特殊条件
    1. 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2. 近似守恒: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3. 某一方向守恒: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考点2 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1. 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
    2. 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是否守恒).
    3. 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
    4. 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5. 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
    考点3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 判断动量是否守恒时,要注意所选取的系统,注意区别系统内力与外力。
    2. 动量守恒具有分量式:若系统所受合力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考点4 爆炸
    1. 爆炸问题的特点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受的外力,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2. 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系统的动能爆炸后会增加,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增加,一般有所减少而转化为内能.
    3. 由于爆炸问题作用时间很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把作用过程作为一个理想化过程简化处理.即作用后还从作用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考点5 反冲运动
    反冲现象是指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的现象.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显然,在反冲现象里,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
    ①作用原理:反冲运动是系统内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
    ②反冲运动中系统不受外力或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反冲运动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反冲运动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系统的总机械能增加
    考点6 人船模型
    1. 模型图示

    2. 模型特点
    1)两物体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2)两物体的位移大小满足:,又
    得,
    3. 运动特点
    1)人动则船动,人静则船静,人快船快,人慢船慢,人左船右;
    2)人船位移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人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比等于它们质量的反比,即.
    1.(2024·安徽·高考真题)在某装置中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通过不可伸长的绝缘轻质细线,连接成边长为d的正三角形,如图甲所示。小球质量为m,带电量为,可视为点电荷。初始时,小球均静止,细线拉直。现将球1和球2间的细线剪断,当三个小球运动到同一条直线上时,速度大小分别为、、,如图乙所示。该过程中三个小球组成的系统电势能减少了,k为静电力常量,不计空气阻力。则( )
    A.该过程中小球3受到的合力大小始终不变B.该过程中系统能量守恒,动量不守恒
    C.在图乙位置,,D.在图乙位置,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答案】D
    【详解】AB.该过程中系统动能和电势能相互转化,能量守恒,对整个系统分析可知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0,故动量守恒;当三个小球运动到同一条直线上时,根据对称性可知细线中的拉力相等,此时球3受到1和2的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可知此时球3受到的合力为0,球3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瞬间受到的合力不为0,故该过程中小球3受到的合力在改变,故AB错误;
    CD.对系统根据动量守恒,根据球1和2运动的对称性可知,解得,根据能量守恒,解得,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024·河北·高考真题)(删减)如图,三块厚度相同、质量相等的木板A、B、C(上表面均粗糙)并排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尺寸不计的智能机器人静止于A木板左端。已知三块木板质量均为A木板长度为,机器人质量为,重力加速度g取,忽略空气阻力。
    (1)机器人从A木板左端走到A木板右端时,求A、B木板间的水平距离。
    【考点】人船模型
    【答案】(1);
    【详解】(1)机器人从A木板左端走到A木板右端,机器人与A木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机器人质量为M,三个木板质量为m,取向右为正方向,则
    机器人从A木板左端走到A木板右端时,机器人、木板A运动位移分别为为、,则有
    同时有
    解得A、B木板间的水平距离
    考向1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2024·贵州六盘水·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一根光滑刚性杆OAB固定在底座上,其中OA段是四分之一圆弧,AB段是与OA段平滑连接的水平杆,底座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现让内径比杆略大的小环套在杆上并以某一初速度沿杆由点B滑动到点O,则此过程( )
    A.小环动量守恒
    B.小环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C.小环、杆OAB及底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小环、杆OAB及底座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答案】D
    【详解】A.小环套在杆上并以某一初速度沿杆由点B滑动到点O,小环在圆弧段合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
    B.小环在圆弧段受到圆弧的弹力,小环水平方向合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故B错误;
    C.小环、杆OAB及底座组成的系统在竖直方向合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故C错误;
    D.小环、杆OAB及底座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故D正确。
    故选D。
    2.(2024·安徽·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上表面粗糙的长木板P放在光滑水平面上,长木板中央放置两质量大小关系未知的物块M和N,两物块与板向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M和N之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两物块均不拴接),开始时板和两物块均静止。现同时释放M、N,弹簧将两物块弹开,两物块在长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一定守恒
    B.M、N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一定不守恒
    C.若长木板向左运动,则物块M的质量一定小于物块N的质量
    D.若长木板向左运动,则M、N组成的系统总动量方向一定向右
    【答案】D
    【详解】AB.物块M和N受到长木板对它们的摩擦力大小未知,若两摩擦力大小相等,则M、N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若两摩擦力大小不相等,则M、N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不守恒,故AB错误;
    C.若长木板向左运动,则板受到的合力向左,M对板的摩擦力大于N对板的摩擦力,M的质量一定大于N的质量,故C错误;
    D.长木板和两物块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若长木板向左运动,则M、N组成的系统总动量方向一定向右,故D正确。
    故选D。
    考向2 爆炸、反冲和人船模型
    3.(2024·安徽淮北·二模)如图所示,北京时间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进行了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完成既定任务。为了保证出舱宇航员的安全,通常会采用多重保障,其中之一就是出舱宇航员要背上可产生推力的便携式设备,装备中有一个能喷出气体的高压气源。假设一个连同装备共有的航天员,脱离空间站后,在离空间站的位置与空间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航天员为了返回空间站,先以相对空间站的速度向后喷出的气体距离空间站时,再次以同样速度喷出同等质量的气体,则宇航员返回空间站的时间约为( )
    A.200sB.300sC.400sD.600s
    【答案】B
    【详解】设宇航员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第一次喷气后航天员的速度为,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即,解得,此所需的时间为,再次喷气,设喷气后航天员的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即,解得,此后所需的时间为,则宇航员返回空间站的时间约为
    故选B。
    4.(2024·山东·模拟预测)如图,质量为的滑块套在固定的水平杆上,一轻杆上端通过铰链固定在上,下端与一质量为的小球相连。某时刻给小球一水平向左、大小为的初速度,经时间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规定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忽略一切摩擦,则滑块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 )
    A.B.C.D.
    【答案】C
    【详解】、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有,在极短的时间内,有,,则在时间内有,可知
    故选C。
    5.(2024·安徽蚌埠·一模)某科研小组试验一款火箭,携带燃料后的总质量为M。先将火箭以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弹出,上升到高度时点燃燃料,假设质量为m的燃气在一瞬间全部竖直向下喷出,若燃气相对火箭喷射出的速率为u,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火箭到达高度时的速度大小;
    (2)燃气全部喷出后火箭的速度大小;
    (3)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
    【答案】(1) (2) (3)
    【详解】(1)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解得火箭到达高度时的速度大小为
    (2)由动量守恒可得
    解得燃气全部喷出后火箭的速度大小为
    (3)设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
    解得
    难点突破 碰撞及其拓展模型
    考点1 碰撞问题遵守的三条原则
    1. 动量守恒:.
    2. 动能不增加:.
    3. 速度要符合实际情况
    1)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若要发生碰撞,则应有,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若碰后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
    2)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至少有一个改变.
    物体A与静止的物体B发生碰撞,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最多,物体B的速度最小,,当发生弹性碰撞时,物体B速度最大,,则碰后物体B的速度范围为:.
    考点2 碰撞拓展
    1. “保守型”碰撞拓展模型
    2. “耗散型”碰撞拓展模型
    考点3 数学归纳法和图像法解决多次碰撞问题
    当两个物体之间或物体与挡板之间发生多次碰撞时,因碰撞次数较多,过程复杂,在求解多次碰撞问题时,通常可用到以下两种方法:
    考点4 “滑块—弹簧”模型
    1.模型图示
    2.模型特点
    1)动量守恒:两个物体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若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2)机械能守恒:系统所受的外力为零或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
    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系统动能通常最小(完全非弹性碰撞拓展模型);
    4)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系统动能最大(完全弹性碰撞拓展模型,相当于碰撞结束时).
    考点5 “滑块—斜(曲)面”模型
    1.模型图示
    2.模型特点
    1)上升到最大高度:m与M具有共同水平速度,此时m的竖直速度.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其中h为滑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不一定等于弧形轨道的高度(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减少的动能转化为m的重力势能).
    2)返回最低点:m与M分离点.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相当于完成了弹性碰撞).
    1.(2023·广东·高考真题)(多选)某同学受电动窗帘的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化模型.多个质量均为的滑块可在水平滑轨上滑动,忽略阻力.开窗帘过程中,电机对滑块1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推动滑块1以的速度与静止的滑块2碰撞,碰撞时间为,碰撞结束后瞬间两滑块的共同速度为.关于两滑块的碰撞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过程动量守恒 B.滑块1受到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
    C.滑块2受到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 D.滑块2受到滑块1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考点】碰撞问题
    【答案】BD
    【详解】A.取向右为正方向,滑块1和滑块2组成的系统的初动量为,碰撞后的动量为,则滑块的碰撞过程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
    B.对滑块1,取向右为正方向,则有,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左,故B正确;
    C.对滑块2,取向右为正方向,则有,故C错误;
    D.对滑块2根据动量定理有,解得,则滑块2受到滑块1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故D正确。
    故选BD。
    2.(2022·北京·高考真题)质量为和的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正碰,其位置坐标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碰撞前的速率大于的速率B.碰撞后的速率大于的速率
    C.碰撞后的动量大于的动量D.碰撞后的动能小于的动能
    【考点】碰撞问题
    【答案】C
    【详解】A.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根据图像可知碰前的速度大小为碰前速度为0,A错误;
    B.两物体正碰后,碰后的速度大小为,碰后的速度大小为,碰后两物体的速率相等,B错误;
    C.两小球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即,解得两物体质量的关系为,根据动量的表达式可知碰后的动量大于的动量,C正确;
    D.根据动能的表达式可知碰后的动能大于的动能,D错误。
    故选C。
    3.(2022·全国·高考真题)如图(a),一质量为m的物块A与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B向A运动,时与弹簧接触,到时与弹簧分离,第一次碰撞结束,A、B的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从到时间内,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A、B分离后,A滑上粗糙斜面,然后滑下,与一直在水平面上运动的B再次碰撞,之后A再次滑上斜面,达到的最高点与前一次相同。斜面倾角为,与水平面光滑连接。碰撞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2)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
    (3)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考点】“滑块—弹簧”模型
    【答案】(1);(2);(3)
    【详解】(1)当弹簧被压缩最短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此时、速度相等,即时刻,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联立解得,
    (2)解法一:同一时刻弹簧对、B的弹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知同一时刻
    则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根据位移等速度在时间上的累积可得,

    解得
    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
    解法二:B接触弹簧后,压缩弹簧的过程中,A、B动量守恒,有
    对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时间,有
    0-t0之间,根据位移等速度在时间上的累积,可得
    将代入可得
    则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
    (3)物块A第二次到达斜面的最高点与第一次相同,说明物块A第二次与B分离后速度大小仍为,方向水平向右,设物块A第一次滑下斜面的速度大小为,设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联立解得
    方法一:设在斜面上滑行的长度为,上滑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下滑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联立解得
    方法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分别计算出滑块A上滑和下滑时的加速度,,
    上滑时末速度为0,下滑时初速度为0,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关系可得,
    联立可解得
    4.(2024·安徽·高考真题)如图所示,一实验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有粗糙水平轨道与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于圆弧轨道最低点,一物块静止于小车最左端,一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悬挂于O点正下方,并轻靠在物块左侧。现将细线拉直到水平位置时,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物块沿着小车上的轨道运动,已知细线长。小球质量。物块、小车质量均为。小车上的水平轨道长。圆弧轨道半径。小球、物块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
    (1)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碰撞前所受拉力的大小;
    (2)求小球与物块碰撞后的瞬间,物块速度的大小;
    (3)为使物块能进入圆弧轨道,且在上升阶段不脱离小车,求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取值范围。
    【考点】“滑块—斜(曲)面”模型
    【答案】(1)6N;(2)4m/s;(3)
    【详解】(1)对小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解得
    在最低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小球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碰撞前所受拉力的大小为
    (2)小球与物块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得小球与物块碰撞后的瞬间,物块速度的大小为
    (3)若物块恰好运动到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此时两者共速,则对物块与小车整体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由能量守恒定律
    解得
    若物块恰好运动到与圆弧圆心等高的位置,此时两者共速,则对物块与小车整体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由能量守恒定律
    解得
    综上所述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取值范围为
    考向1 碰撞问题
    1.(2025·四川·模拟预测)(多选)如图,小球X、Y用不可伸长的等长轻绳悬挂于同一高度,静止时恰好接触,拉起X,使其在竖直方向上升高度h后由静止释放,X做单摆运动到最低点与静止的Y正碰。碰后X、Y做步调一致的单摆运动,上升最大高度均为,若X、Y质量分别为mx和my,碰撞前后X、Y组成系统的动能分别为Ek1和Ek2,则( )
    A.=1B.=2C.=2D.=4
    【答案】AC
    【详解】小球X由最高点运动到与小球Y发生碰撞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两球碰撞后一起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两球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有,联立求得,
    故选AC。
    2.(2024·云南昆明·模拟预测)老师在物理课上用网球和篮球演示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所示,同时由静止释放紧靠在一起、球心在同一竖直线上的网球和篮球,发现篮球与地面碰撞以后,网球弹起的高度大于释放时的高度。为了定量研究这一现象,将图甲简化为图乙所示模型,篮球下沿距地面高度为h = 1.25 m,篮球与地面的碰撞无机械能损失,篮球和网球的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网球从碰撞位置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h,已知网球质量为m = 60 g,篮球质量为网球质量的9倍,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10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求:
    (1)网球与篮球碰撞时的速度。
    (2)篮球与网球碰撞后瞬间的速度。
    【答案】(1)5.0 m/s,方向竖直向下 (2)3.3 m/s,方向竖直向上
    【详解】(1)落地时根据机械能守恒
    解得两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均为
    故网球与篮球碰撞时的速度大小为5.0 m/s,方向竖直向下。
    (2)取向上为正方向,设碰撞后瞬间,篮球的速度为v1,网球的速度为v2,因为碰后网球从碰撞位置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h,则
    解得
    篮球与地面碰撞后速度方向向上,由动量守恒可得
    解得
    方向竖直向上。
    考向2 “滑块—弹簧”模型
    3.(2024·湖南邵阳·三模)(多选)如图(a),一质量为的物块A与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B向A运动,时与弹簧接触,到时与弹簧分离,碰撞结束,A、B的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从0到时间内,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碰撞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B的质量为
    B.碰撞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C.时间内物块B运动的距离为
    D.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为
    【答案】BC
    【详解】A.时刻,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解得,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时刻两物块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得,故B正确;
    CD.解法一:同一时刻弹簧对A、B的弹力大小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同一时刻,同一时刻A、B的瞬时速度分别为,,根据位移等于速度在时间上的累积可得,,又,解得,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
    解法二:B接触弹簧后,压弹弹簧过程中,A、B动量守恒,有
    对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时间,有,之间,位移等于速度在时间上的累积,可得,又,代入可得,则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考向3 “滑块—斜(曲)面”模型
    4.(2024·辽宁辽阳·模拟预测)如图所示,质量为4m、半径为R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体A 静止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水平面刚好与圆弧面的最底端相切,轻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左端固定在竖直固定挡板上,用外力使质量为m的小球B 压缩弹簧(B 与弹簧不连接),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被弹开后运动到圆弧体的最高点时,恰好与圆弧体相对静止,不计小球的大小,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球B第一次滚上圆弧面的一瞬间对圆弧面的压力大小;
    (3)小球B第二次滚上圆弧面后,上升的最大高度。
    【答案】(1);(2);(3)
    【详解】(1)设弹簧开始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Ep,设小球被弹开后速度大小为v0,滚上圆弧面最高点后速度大小为v1,根据能量守恒有
    根据动量守恒
    解得
    (2)由(1)可解得
    小球B第一次滚上圆弧面的一瞬间
    解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圆弧面的压力大小
    (3)设小球第一次离开圆弧面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2、圆弧体的速度大小为v3,根据动量守恒有
    根据能量守恒有
    从小球第二次滚上圆弧面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设上升到最高点时共同速度为v4,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根据动量守恒有
    根据能量守恒有
    解得
    命题统计
    命题要点
    2024
    2023年
    2022年




    动量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2024•重庆•动量和冲量的理解、2024•北京•动量和冲量的理解、2024•广西•动量和冲量的理解、2024•安徽•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2024•宁夏四川•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2024•福建•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2024•广东•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缓冲
    2023•河北•动量和冲量的理解、2023•重庆•动量和冲量的理解2023•全国•动量和冲量的理解、2023•福建•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2023•全国•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2023•江苏•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022•重庆•动量和冲量的理解、2022•湖北•动量和冲量的理解、2022•重庆•动量和冲量的理解、2022•湖南•动量和冲量的理解、2022•湖南•动量和冲量的理解、2022•北京•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2022•山东•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2022•全国•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2022•北京•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2022·福建·流体问题
    动量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2024•安徽•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024•甘肃•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024·浙江·反冲、2024·河北·人船模型
    此外在以下“碰撞及其拓展模型”专题中均有涉及
    碰撞及其拓展模型
    2024•天津•碰撞问题、2024•重庆•碰撞问题、2024•湖北•碰撞问题、2024•安徽•碰撞问题、2024•上海•碰撞问题、2024•广东•碰撞问题、2024•广西•碰撞问题、2024•辽宁•“滑块—弹簧”模型、2024•安徽•“滑块—斜(曲)面”模型
    2023•广东•碰撞问题、2023•重庆•碰撞问题、2023•广东•碰撞问题、2023•天津•碰撞问题、2023•北京•碰撞问题、2023•全国•碰撞问题、2023•浙江•“滑块—弹簧”模型、2023•辽宁•“滑块—弹簧”模型、2023•湖南•“滑块—斜(曲)面”模型
    2022•北京•碰撞问题、2022•天津•碰撞问题、2022•海南•碰撞问题、2022•湖北•碰撞问题、2022•广东•碰撞问题、2022•山东•碰撞问题、2022•福建•“滑块—弹簧”模型、2022•全国•“滑块—弹簧”模型
    命题规律
    ①对动量、冲量的理解,解释生活中的问题。②动量定理的应用考查;③以实际情境为素材,碰撞、流体作用力、反冲、人船模型等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④碰撞及碰撞拓展模型(滑块-弹簧模型、滑块曲面模型)的考查。
    考向预测
    本专题属于热点、难点内容;高考命题以选择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
    本专题一种是对动量、冲量本身的知识考察,结合生活例子解释现象,多以选择题出现,涉及的内容有碰撞、反冲、流体问题等问题,难度相对也较低。另一种与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带电粒子碰撞、电磁感应结合的综合题形式考察,这些难度较大。备考时要熟练掌握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命题情境
    安全行车(机车碰撞、安全气囊)、交通运输(喷气式飞机)、体育运动(滑冰接力、球类运动)、火箭发射、爆炸、高空坠物、气垫导轨上滑块碰撞、斜槽末端小球碰撞。
    常用方法
    微元法、图像法;理解过程与状态、过程量与状态量。
    动量
    动能
    物理意义
    描述机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定义式
    标矢性
    矢量
    标量
    变化因素
    合外力的冲量
    合外力所做的功
    大小关系
    变化量
    联系
    (1)都是相对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通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2)若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则动量一定也发生变化;但动量发生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
    冲量

    定义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力作用时间的乘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单位
    N·s
    J
    公式
    (F为恒力)
    (F为恒力)
    矢标性
    矢量
    标量
    意义
    (1)表示力对时间的累积
    (2)是动量变化的量度
    (1)表示力对空间的累积
    (2)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联系
    都是过程量,都与力的作用过程相联系
    图例
    (水平面光滑)
    小球-弹簧模型
    小球-曲面模型
    小球-小球模型
    达到共速
    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满足mv0=(m+M)v共,损失的动能最多,分别转化为弹性势能、重力势能或电势能
    再次分离
    相当于弹性碰撞,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满足mv0=mv1+Mv2,机械能守恒,满足12mv02=12mv12+12Mv22
    图例(水平面或水平导轨光滑)
    未穿出
    未滑离
    达到共速
    达到共速
    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满足mv0=(m+M)v共,损失的动能最多,分别转化为内能或电能
    数学归纳法
    先利用所学知识把前几次碰撞过程理顺,分析透彻,根据前几次数据,利用数学归纳法,可写出以后碰撞过程中对应规律或结果,然后可以计算全程的路程等数据
    图像法
    通过分析前几次碰撞情况,画出物体对应的v-t图像,通过图像可使运动过程清晰明了,并且可通过图像所围面积把物体的位移求出

    相关试卷

    专题03 力与曲线运动(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与练(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力与曲线运动(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与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3力与曲线运动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与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3力与曲线运动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与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与练(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与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2力与直线运动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与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2力与直线运动讲义-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与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易错点07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3陷阱点7考点4题型)-备战2025年高考物理易错题专练(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易错点07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3陷阱点7考点4题型)-备战2025年高考物理易错题专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易错点07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3陷阱点7考点4题型-备战2025年高考物理易错题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易错点07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3陷阱点7考点4题型-备战2025年高考物理易错题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