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无锡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地理(无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地理(无答案)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地理(无答案)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地理(无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无锡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地理(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地理(无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5倍,则可能出现生命的行星是,15km,5,质地较黏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40题,共40小题80分)、综合题(第41题~43题,共3大题20分)两部分,共8页。
    2.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内作答,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上的答题要求。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2024年11月5日傍晚,我市某天文爱好者拍摄到金星伴月的景观(图1)。据此完成1~2题。
    图1
    1.当日可能是农历( )
    A.初一B.初五C.十六D.廿三
    2.此时,“金星伴月”的水平方位是( )
    A.偏东B.偏南C.偏西D.偏北
    3.一周后,观察到的月相接近( )
    A.B.C.D.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最近发布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0月8日8时至10日8时,太阳先后发生五次明显耀斑爆发活动。据此完成4~6题。
    4.该太阳活动发生在( )
    A.太阳内部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
    5.2024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按照太阳活动一般规律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2013年B.2016年C.2019年D.2022年
    6.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人造通讯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 )
    A.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B.卫星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击毁
    C.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D.卫星周围空间温度过低
    “生命宜居带”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图2为“生命宜居带”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图2
    7.据图可知,“生命宜居带”的位置在( )
    A.水星和地球轨道之间B.金星和地球轨道之间
    C.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D.地球和火星轨道之间
    8.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条件B.大气成分C.温度条件D.行星体积
    9.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0.5倍,则可能出现生命的行星是( )
    A.木星B.火星C.地球D.水星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的主要途径。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地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10~12题。
    10.地质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是( )
    A.寒武纪和古生代B.古生代和中生代C.中生代和新生代D.新生代和元古代
    11.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地理事物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
    C.裸子植物→蓝细菌→蕨类植物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12.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的时间是( )
    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前寒武纪
    在中国北极科考期间,“雪龙”号科考船利用高空气球探空仪在北极太平洋区(70°N-85°N,150°W-170°W)开展探空观测,平均探空高度为31.15km。图3示意科考人员某次放飞的探空仪及其获取的低层大气垂直方向温度变化。据此完成13~14题。
    图3
    13.对流层顶部的高度因纬度不同而异。据图推测北极地区对流层顶部高度约为( )
    A.0~2kmB.8~9kmC.10~11kmD.13~14km
    14.高空气球探空仪在上升到30km左右后易自行爆炸,主要是因为升空过程中( )
    A.臭氧浓度增加B.宇宙射线增强C.气温先降后升D.气压不断降低
    图4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5为2024年无锡市连续两天的天气变化图。读图回答15~17题。
    图4 图5
    15.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①B.②C.④D.⑤
    16.图4中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⑤→④D.②→④→⑤
    17.与2日相比,3日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是( )
    A.①减弱,⑤增强B.①增强,⑤减弱C.③增强,⑤增强D.②增强,③增强
    《台海使槎录》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日变化:“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图6示意鹿耳门港和厦门港位置。据此完成18~19题。
    图6
    18.能反映厦门港“早西”(早晨吹西风)的热力环流是( )
    A.B.
    C.D.
    19.清代我国商船每日早晚借助风力(顺风)进出鹿耳门港的规律是( )
    ①早晨出港②早晨进港③傍晚出港④傍晚进港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图7为2022年9月22日20时亚洲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20~21题。
    图7
    20.此时,北京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偏北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东风
    21.该时刻,以下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北京B.长春C.西安D.济南
    新加坡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2008年建成的御咸蓄淡,变海湾为水库工程,为该国找到了一条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新方法。图8为新加坡滨海堤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2~24题。
    图8
    22.新加坡淡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下渗量小B.雨季短,年降水量小
    C.气温较高,蒸发量大D.河流短小,储水困难
    23.滨海堤坝建成后,堤坝外围海域海水主要变化是( )
    A.盐度增大B.密度降低C.温度升高D.潮汐规律改变
    24.以下属于新加坡推广的节水措施是( )
    A.修建水库B.收集雨水C.淡化海水D.调整水价
    图9为北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kg/m³)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5~27题。
    图9
    25.①②③分别表示北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温度、盐度、密度B.密度、温度、盐度
    C.温度、密度、盐度D.盐度、密度、温度
    26.在北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海水的( )
    A.温度约为24℃B.纬度约为12°N
    C.密度约为1026kg/m³D.盐度约为36‰
    27.影响曲线③甲处数值最低的主要因素是( )
    A.径流B.降水C.温度D.藻类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汐的规律,赶在适当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图10示意通过手机小程序查询到的2024年10月9日(农历九月初七)青岛港海域的潮汐表。据此完成28~29题。
    图10
    28.该日最适合赶海的时间段为( )
    A.2时—4时B.6时—8时C.13时—15时D.20时—22时
    29.与该日相比,10月17日青岛港海域的潮汐( )
    A.高潮更高,低潮更低B.高潮更低,低潮更高
    C.高潮和低潮均更高D.高潮和低潮均更低
    快速城镇化显著改变城市下垫面特征,对地表汇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图11示意城市下游某水文站观测的城镇化前后径流过程曲线对比。据此完成30~31题。
    图11
    30.海绵城市理念的实施,对图示过程曲线的影响表现在( )
    A.Q1增高B.△Q减小C.Q2降低D.△T增大
    31.图中△T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区域发生重要变化的环节是( )
    A.降水B.下渗C.蒸发D.水汽输送
    人工智能(AI)广泛应用于场景生成,图12为AI科大讯飞生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32~33题。
    图12
    32.该景观处于( )
    A.石芽为主的时期B.石林为主的时期C.峰林为主的时期D.残丘为主的时期
    33.关于该地貌景观的形成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石灰岩广布B.风大而频繁C.高温且干旱D.山高且谷深
    图13为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36题。
    图13
    34.图中土壤各层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层—淋溶层B.乙层—腐殖质层C.丙层—淀积层D.丁层—岩石层
    35.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 )
    A.有机质含量B.质地C.发育程度D.土层厚度
    36.当地森林土壤颜色偏红,说明该地气候( )
    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凉爽湿润D.寒冷干燥
    2024年09月18日20时08分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8度,东经117.60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图14为浙江省丽水市某居民手机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37~40题。
    图14
    37.此次地震的震源在( )
    A.软流层B.地壳C.上地幔D.下地幔
    38.由图中预警信息可知( )
    A.震中肥东县还未发生地震B.丽水市震级小于合肥市肥东县
    C.丽水市与肥东县烈度相同D.通讯信息传播速度快于地震波
    39.图中提供的地震避险指南信息可能是( )
    ①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②远离悬挂物,不乘电梯
    ③选择就近的生命三角区躲避④选择空旷地带避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0.该居民的手机显示距震中460km,主要借助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数字地球
    二、非选择题(20分)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某学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宜兴南部山区开展了一次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PH值接近4.5,质地较黏重(孔隙度低、通透性差)。图15为宜兴南部山区景观图,图16为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
    图15 图16
    (1)说出宜兴的主要植被类型及气候特点。(3分)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少的原因。(2分)
    (3)从适合农业耕作的角度,提出改良当地土壤的建议。(3分)
    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渤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海,且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大面积冰封。根据2022年2月17日卫星遥感实况图分析,山东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出现了严重的海冰灾害,海冰灾害发生早,而且增长迅速,短时间内就覆盖了大片区域。图17为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冰警报示意图。
    图17
    (1)指出海冰灾害最严重的海域,并说出其海冰分布的特点。(3分)
    (2)说出渤海成为我国四大海域中盐度最低海域的原因。(4分)
    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5分)
    某校地理研学小组到南方某地区进行泉水资源考察活动。该区内峰峦叠翠,林木葱笼,泉水出露较多,山体岩层以石灰岩为主,流水侵蚀作用强。途中,可看到不少游客直接取泉水饮用,经检测确认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图18为学生绘制的该公园部分区域的地质地貌图及研学路线示意。
    图18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3分)
    (2)简述①②两处泉水形成的原因。(2分)

    相关试卷

    江苏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地理 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地理 PDF版含答案,共9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地理 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地理 PDF版含答案,共9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