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中考一轮复习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

    2025中考一轮复习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第1页
    2025中考一轮复习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第2页
    2025中考一轮复习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第3页
    2025中考一轮复习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第4页
    2025中考一轮复习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第5页
    2025中考一轮复习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第6页
    2025中考一轮复习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第7页
    2025中考一轮复习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第8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中考一轮复习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中考一轮复习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概述,课标要求,时空观念,知识建构,知识梳理,史料实证,链接中考,目录编排,考点一,探究夏商周亡国之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单元涉及的内容为夏商周时期,从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经商朝、西周,至东周灭亡。夏朝是奴隶社会,它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特征的文明成就。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了解夏商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知道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及影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2022年课标:
    1.1 夏商周的更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材料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什么制度?“家”指的是什么?
    “家”:指帝王把国家政权当做自家财产,在一家一姓之间传承。
    想一想夏桀、商纣、周幽王为什么会亡国?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发?
    ①亡国原因:统治者的暴政,不得民心②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应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等。
    1.2 西周的分封制
    1.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保证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P23)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宗亲、功臣、殷商贵族等
    1.诸侯权力:管理受封的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2.诸侯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P23)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1.积极: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统治秩序。2.消极: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分散了国家权力,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2024·四川)殷商卜辞中有赛马和比箭的相关记载。周代已经有完备的比箭礼仪,天子者称为“大射礼”,贵族比赛,则称为“乡射礼”。由此可知商周(    ) A.祭祀活动很盛行B.竞技体育已出现 C.军备竞赛已开始D.分封制度已建立2.(2024·广西)“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围活动。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71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有53国。”材料中与“封邦建国”相适应的制度是(   )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2024·山东)《左传》记载∶“鲧作城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刑,法律)”等。据此可以判断出( )A.水灾治理成功B.阶级分化出现C.早期国家产生D.世袭制度确立4.(2024·黑龙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这段话出自《礼记·礼运》。根据所学,能体现“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的制度分别是(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井田制 ④世袭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
    三星堆遗址,距今五千至三千年古蜀文化遗址。证明了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证明了古蜀国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
    1.古代生产、生活用具的发展,大抵经过石器、青铜器、铁器三个阶段。以下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A.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器制造业B.对研究商周历史具有重要价值C.商周青铜器用途广泛造型多样D.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只用于祭祀2.(2024·山东)中国社科院专家指出,三星堆商代遗址新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推进了三星堆遗址及古蜀文明的祭祀礼仪和祭祀体系研究。据此可知(   )A.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B.祭祀文化只出现在三星堆遗址C.三星堆遗址的文物是以铁器为主 D.三星堆文化遗址在今河南安阳
    3.1 春秋战国的纷争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
    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简明中国古代史》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
    铁农具和牛耕-生产力得到提高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1.(2024·北京)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推广,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开垦者缴纳赋税,田地所有权就可以得到国家承认,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同时,铁制工具在开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说明(    ) A.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B.铁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 C.各国变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 D.水利工程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2.(2024·湖北)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B.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D.新政治经济秩序
    3.2 商鞅变法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田地间纵横的小路,这里引申为不同田块之间的界限),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人物:商鞅、秦孝公内容:统一度量衡,废井田,奖励耕织和战功影响:国富兵强
    1.(2024·江苏)发现于湖南的“里耶秦简”中有这样的文字:“南阳户人、荆不更、郑不宝,妻曰有,子小上造虒(sī)。”(解读:这户人家住在南阳里,家庭成员①郑不宝:户主,享有爵位不更;②有:户主妻子;③虒(sī):户主儿子,未成年。)这些文字最能反映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   )A.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B.确立县制C.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D.统一度量衡2.(2024·山东)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变法打破了贵族阶层世袭,建立了军功爵制,将战功作为升迁的主要依据。这种改变直接有利于秦国( )A.稳定社会秩序 B .发展社会经济C.提高军队战斗力 D.实现民族交融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1.(2024•广州)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这有利于(  )A.齐桓公成为霸主B.商鞅推行新法C.秦完成统一大业D.夏朝巩固统治 2.(2024·内蒙古)如图,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图片和这段史料记载共同反映的是战国后期的水利工程(    )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隋朝大运河
    5.1 老子与孔子
    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5.2 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
    【道家思想】 辩证法——辩证的看待生活中的困难。
    【儒家思想】1.仁——利于调节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2.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法家思想】法治/变革——对法治建设有借鉴作用;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变法的理论武器。
    【墨家思想】兼爱非攻尚贤——成为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思想来源。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采取极端态度。
    1.(2024·广东)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主张人们互相帮助B.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C.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捐杂税D.历史是不断前进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2.(2024·山东)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C.学术思想的活跃D.社会大变革,生产力发展

    相关课件

    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含答案),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世袭制,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周武王,商纣王,国人暴动,周幽王,血缘关系,诸侯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含答案),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世袭制,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周武王,商纣王,国人暴动,周幽王,血缘关系,诸侯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含答案),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ents,核心素养,史料实证,主题脉略,合作梳理,中考一轮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