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十九课《咕咚》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十九课《咕咚》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第1页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十九课《咕咚》核心素养教案(2025春)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咕咚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咕咚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化自信]注重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故事中体会中华文化,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语言运用]借助图画复述课文,讲故事。
    [思维能力]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审美创造]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结构:《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只兔子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疑问,大家看了才明白:原来“咕咚”是成熟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从这个故事中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全文共7个自然段、四幅插图,四幅图对应故事的四部分。
    关注字词:课文是继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后出现的第二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连环画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借助图画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猜字、识字,继续发展学生的独立识字和阅读能力。此课需要书写的生字共7个,其中4个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象”撇画较多,教师示范时重点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起笔位置和行笔的方向。
    关于朗读: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借助连环画独立读课文,借助图画和形声字特点进行猜读,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指导朗读。第1、6自然段的第2句是长句子,可结合插图,指导读好句子的停顿。小动物们的话可引导学生抓住提示语、语气词、标点符号,读出害怕或冷静的语气,同时借助动作表演进入角色,激发朗读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等14个生字和页字旁1个偏旁,会写“吓、为”等7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重点)
    3.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难点)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咕、咚”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吓、为、怕、家、象”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厘清故事脉络,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出示课件3)
    预设1:看到了木瓜掉落。
    预设2:听到了咕咚一声。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咕咚》,看看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
    (板书:咕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看图猜读的阅读方法。(出示课件4)
    [设计意图]由图片加音频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借助连环画独立读课文。(出示课件5)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
    2.学习字词。
    (1)出示会认字。(出示课件6)
    学生自由拼读,识记生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
    教师根据巡视情况进行补充:“领”是后鼻音。
    (2)出示词语。(出示课件7)
    教师引导学生读准词语: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再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
    去掉拼音,学生接龙读词语,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3.识字方法。(出示课件8~11)
    教师过渡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看图识字:鹿 象
    (2)形声字识字:咕 咚 吓 拦 领
    (3)熟字比较:熟—热 那—哪
    (4)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识记:掉发、扔掉、阻拦。
    (5)组词识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自主识字的前提下,互动交流,互相启发,丰富学习伙伴之间的识字方法,检测识字效果,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相互激励,培养学生识字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四幅插图对应的段落。(出示课件12)
    预设:第一幅插图——第1、2自然段;第二幅插图——第3、4自然段;第三幅插图——第5自然段;第四幅插图——第6、7自然段。
    2.教师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好轻声和长句子。(出示课件13)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3.教师引导:根据图片和句子,按照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14)
    四、互动课堂
    1.学习第1、2自然段。
    (1)教师引导:让我们跟着兔子来到湖边,这时候一个成熟的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了湖里,咕咚!听到咕咚声,兔子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15、16)
    预设:拔腿就跑。(板书:兔子跑)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幅插图的内容:兔子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出示课件17)
    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抓住“一边跑一边叫”、语气词“啦”和叹号,读出兔子害怕、慌张的心情。
    2.学习第3~5自然段。
    (1)教师引导:其他小动物听到兔子的叫喊声有什么反应呢?请大家看第二幅插图,读读第3~5自然段。(出示课件18)
    预设: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听到兔子的叫喊声,都跟着跑起来。
    课件出示句子,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们想也不想、看也不看“咕咚”是谁,“咕咚”为什么可怕,只是看到别人逃命,就认为一定非常危险,从而慌成一团。(出示课件19)
    (板书:大伙儿跟着跑)
    (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第3自然段,看图说话。(出示课件20)
    一听,就 。他 , :“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想象当时热闹的场面,再次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慌乱、热闹的语气。(出示课件21)
    3.学写字。(出示课件22~26)
    教师逐一示范,讲解“吓、为、怕、家、象”的书写要领。
    学生描红,教师适时点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没、到”2个字。
    2.借助插图学习第5~7自然段,了解故事内容。
    3.能根据课后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今天它们又来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教师出示游戏课件,检测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效果。(出示课件27)
    学生认读,教师指正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象形字连线。(出示课件28)
    教师引导: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还记得课文内容吗?试着演一演吧!(出示课件29)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咕咚》。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借助插图朗读课文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这节课继续学习第5~7自然段做铺垫。
    二、互动课堂,学习生字
    1.学习第5自然段。
    教师引导:读第5自然段,想一想:正当小动物们都跟着跑的时候,野牛是怎么做的呢?结合第三幅插图,画出相关语句。(出示课件30、31)
    预设:野牛拦住大象,提出疑问。
    教师追问:野牛是怎么问的呢?其他小动物们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预设:野牛很冷静地提出疑问,小动物们很着急、不知所措地回答。
    教师引导:野牛问的大伙儿中都有谁,问的什么?请同学们分角色扮演,说一说。(出示课件32)
    2.学习第6、7自然段,了解故事真相。
    (1)教师引导:小动物们都没看见“咕咚”,却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自由读第6、7自然段,结合第四幅插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课件33)
    预设:大伙儿来到湖边,终于知道了“咕咚”的真相,都笑了。
    (2)教师引导:大伙儿是怎么知道事情的真相的?(出示课件34)
    预设:大家来到湖边,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树上掉进了湖里,咕咚。
    (板书:大家回去看)
    教师追问:“咕咚”究竟是什么?
    预设:木瓜熟透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板书:熟透的木瓜)
    (3)教师引导:观察插图,说一说:知道了真相,大伙儿都笑了。他们在笑什么呢?(出示课件35)
    学生交流汇报。
    (4)教师提问: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出示课件36)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
    (板书:遇事要多动脑筋 不要盲从)
    (5)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看课本插图讲故事。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出示课件37)
    [设计意图]通过连续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最终学生在思考中找寻答案,弄清事实真相。学生在朗读课文、追问问题中由疑惑到清晰,一步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自豪感。
    3.学写生字。(出示课件38、39)
    教师出示课件,分别展示“没、到”,讲解书写重点。
    学生描红,教师适时点评。
    三、梳理结构,课文小结
    1.梳理结构。(出示课件40)
    2.课文小结。(出示课件41)
    四、拓展延伸,课堂演练
    1.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2)
    2.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3)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人之初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人之初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操场上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操场上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古对今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古对今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