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呼吸作用》课时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82761/0-1738763115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3《呼吸作用》课时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82761/0-17387631158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3《呼吸作用》课时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682761/0-17387631158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2024版)课时练习整套
- 3.2.1 《 水的利用与散失》 课时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3.2.2《光合作用》课时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3.2.4《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时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4.1.1《人的生殖》课时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4.1.2《青春期》课时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初中第三节 呼吸作用精品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三节 呼吸作用精品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生产生活措施中应用的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小麦种子晒干入库
B.气调保鲜冷库通常采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和降低氧气浓度来实现长期储存水果
C.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D.温室大棚在晚上适当掀开帘子降低温度
2.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
A.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
B.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也强
C.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弱
D.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水分流失多
4.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呼吸作用B.大气自身调节C.各物质相互转化D.光合作用
5.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器具不正确的是( )
A.用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B.用碘液使细胞核染色
C.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6.图1和图2分别是“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热量”“探究植物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部分实验步骤图。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图1甲瓶内温度计示数高于乙瓶内温度计示数,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B.图1甲瓶内温度计示数低于乙瓶内温度计示数,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吸收热量
C.图2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内立即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图2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内继续燃烧,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7.如图是某种生物细胞内两种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B.进行①和②过程都需要能量转换器
C.①过程是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D.②过程是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8.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其中的温度及氧气含量的变化,并将测量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甲)和氧气含量(乙),下列各项中,能正确反映该装置内温度和含氧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是( )
A.B.
C.D.
9.以下实验的生物材料都具有生物活性,实验过程中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下列四个实验装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
A.图一中塑料袋上的水珠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B.利用图二实验装置图,可以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C.图三中产生的气体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才能确定是二氧化碳
D.图四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
10.贮藏水果、蔬菜时通常采用低温或降低氧气浓度的方法保鲜.因为低温和降低氧气浓度能够抑制水果、蔬菜的( )
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分解作用D.消化作用
二、填空题
11.将新鲜的植物放入锥形瓶中密封,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锥形瓶后,小木条的火苗的变化是 ,这是因为新鲜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瓶中的 .
12.植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靠植物的 作用提供的。
13.二氧化碳既是 作用的原料,又是 作用的产物。
三、综合题
14.在一次旅游采摘时,赵颖同学发现塑料大棚中挂着一些吊袋式二氧化碳发生剂,后经查阅资料得知,该措施可增产两到三成,且成本低。她利用叶肉细胞部分内部生理活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和所学生物知识说服父母,采用同样方式实现了自家大棚的增产增收。请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体内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运输。图中①代表的是 ,②代表的是 ,③代表的是 。其中③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 作用实现。
(2)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图中 (填字母)结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图中 (填字母)结构。
(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0. 03%,而适宜植物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0. 06%-0. 08%。因此,在大棚内提高 (填图中序号)的浓度,的确的是增产之道。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某些生理活动,选取两盆长势相同的绿萝,设计、实施了如下探究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塑料袋中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得出结论:A组塑料袋中含有较多的 ,这是因为绿萝进行了 的结果。
(2)B组塑料袋中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绿萝进行了 ,释放了 。
(3)绿萝在黑暗中能够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和 。
(4)A组和B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 。
1.C
【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
【详解】A.小麦入仓前晒干,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故A不符合题意。
B.气调保鲜冷库通常采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和降低氧气浓度来实现长期储存水果,有利于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故B不符合题意。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植物移栽的成活率,应用的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故C符合题意。
D.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存蔬菜时应该降低温度,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储存时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详解】A.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确实很重要,但土壤板结主要影响的是植物根系的呼吸和水分、氧气的流动,而不是直接导致缺少无机盐,A错误。
B.土壤板结可能会影响土壤的透水性,进而影响植物对水的吸收,但直接影响是根系的呼吸,而不是光合作用过程,B错误。
C.土壤板结会使土壤中的空隙减少,导致氧气的流通受阻,从而影响根部的呼吸作用,C正确。
D.植物的气孔主要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关。当气孔关闭时,影响的是气体交换,主要是光合作用中的CO₂摄取和蒸腾作用中的水分流失,与土壤板结的影响不大,D错误。
故选C。
3.A
【分析】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要想有机物多,就要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减少呼吸作用的强度。
【详解】A.“早穿皮袄午穿纱”形象地描述了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白天温度高,光照强,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有机物(包括糖分)。而夜间温度低,则能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这样,植物体内积累的糖分就会相对较多,使得新疆地区的瓜果特别甜,A正确。
B.虽然昼夜温差大确实能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但昼夜温差大并不意味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强。实际上,夜间温度低会减弱呼吸作用,而不是增强,B错误。
C.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也强,但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会相应减弱,C错误。
D.蒸腾作用旺盛,水分流失多确实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但这与瓜果的甜度没有直接关系。瓜果的甜度主要取决于植物体内糖分的积累,而糖分的积累又受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试题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C
【分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此题结合初中生物实验作答。
【详解】A.叶绿素溶于酒精,不溶于水,酒精具有挥发性,需要进行隔水加热,故A正确。
B.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所以用碘液使细胞核染色,故B正确。
C.用放大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故C错误。
D.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所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C。
6.A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图1中甲瓶内温度计示数增高,图2中乙瓶内的蜡烛继续燃烧。
【详解】AB.图1中,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会进行呼吸作用并释放热量,因此甲瓶内温度计示数会高于乙瓶内,A正确,B错误。
CD.图2中,由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内后由于缺氧会熄灭,而放入乙瓶内能够继续燃烧,CD错误。
故选A。
7.D
【分析】①过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为光合作用;②过程将有机物和氧气转换为水和二氧化碳,为呼吸作用。
【详解】A.该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细胞内有叶绿体,所以该细胞为植物细胞,A正确。
B.①过程为光合作用,需要在叶绿体中进行;②过程为呼吸作用,需要在线粒体中进行。而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B正确。
C.①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C正确。
D.②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
8.D
【分析】(1)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3)由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所以瓶内的氧气的含量逐级减少。
【详解】图中曲线甲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图中曲线乙代表的是氧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所以瓶内的氧气的含量逐级减少,故D图曲线表示正确。
故选D。
9.B
【详解】A.图一中,塑料袋上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也有一部分来自蒸发。
B.草履虫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能够避开不利刺激,向着有利刺激运动的特性,图二中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溶液对草履虫来说则是不利刺激,故可以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C.金鱼草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
D.图四中的现象说明种子的萌发消耗了氧气,对于产生的气体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故选B。
10.B
【分析】低温和降低氧气浓度能够抑制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详解】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降低温度,以减少呼吸消耗。
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直接影响呼吸速度,也影响到呼吸的性质。根据氧对呼吸作用影响的原理,在贮存蔬菜、水果时就降低氧的浓度,一般降到无氧呼吸的消失点,如降得太低,植物组织就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如酒精)往往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而影响蔬菜、水果的贮藏保鲜。
因此,储存水果和蔬菜时,常采用降低氧气浓度或温度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呼吸作用。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氧气浓度、温度的影响,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11. 立即熄灭 氧气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详解】装有新鲜的植物锥形瓶内的小木条火苗立即熄灭,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瓶中的氧气,氧气有助燃的性质。
【点睛】此题考查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利用氧气。
12.呼吸
【详解】试题分析:提供植物生长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生理活动来自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考点:呼吸作用
13. 光合 呼吸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把储存的有机物里面的能量释放出来,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上看,光合作用是物质合成与储能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物质分解与释能的过程,这是两个正好相反的过程.但两者并非简单的逆转.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为:
综上分析可知,二氧化碳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点睛】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14.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蒸腾作用 B A ②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的过程。
(4)图中A是叶绿体,B是线粒体,①是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是水。
【详解】(1)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可见图A表示光合作用,根据光合作用表达式为:,可知图中①代表的是氧气,②代表的是二氧化碳,③代表的是水,其中③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蒸腾作用实现的。
(2)图B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B线粒体中,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图中A叶绿体结构中。
(3)据分析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②二氧化碳和③水,适当增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使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使大棚作物的产量增多。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以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
15.(1) 氧气/O2 光合作用
(2)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CO2
(3)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4)光照
【分析】(1)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3)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详解】(1)A组实验中,绿萝被透明塑料袋罩住并在光照下放置了5小时。由于光合作用,绿萝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因此,A组塑料袋中的气体含有较多的氧气,这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A组塑料袋中含有较多的氧气,这是绿萝进行了光合作用的结果。
(2)B组实验中,绿萝被黑色塑料袋罩住并在黑暗环境中放置了5小时。在黑暗条件下,光合作用无法进行,但绿萝仍然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B组塑料袋中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绿萝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3)绿萝在黑暗中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仍然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呼吸作用为绿萝提供能量,而蒸腾作用则有助于绿萝的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以及降低叶片的温度。
(4)A组和B组实验构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它们的实验变量是光照。通过对比A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光照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而呼吸作用则不受光照条件的限制。
组别
植物
处理方式
A
绿萝
用透明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光照5小时;收集塑料袋中的气体。
B
绿萝
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在黑暗环境放置5小时;收集塑料袋中的气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课时训练,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花的主要部分是,甜美多汁的桃肉,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课时训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发生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正确表达呼吸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2节 呼吸作用课时训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