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4讲 氨和铵盐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第24讲 氨和铵盐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1页
    第24讲 氨和铵盐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2页
    第24讲 氨和铵盐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3页
    第24讲 氨和铵盐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4页
    第24讲 氨和铵盐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5页
    第24讲 氨和铵盐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6页
    第24讲 氨和铵盐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7页
    第24讲 氨和铵盐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8页
    还剩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4讲 氨和铵盐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24讲 氨和铵盐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考点一,必备知识,喷泉实验,②形成喷泉的常见组合,溶于水,归纳提升,易错辨析,专项突破,氨的化学性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NH3及铵盐的性质与用途。2.掌握喷泉实验、NH3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及操作。
    1.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
    思考 试从结构和性质上解释NH3极易溶于水的原因。
    提示 NH3、H2O均为极性分子,NH3与H2O之间可形成分子间氢键,并且NH3和H2O反应。
    提醒 ①NH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的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在推断题中作为解题突破口。②氨水呈碱性,NH3·H2O属于一元弱碱,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按NH3进行计算。
    3.喷泉实验如图为氨喷泉实验的装置(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①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②简述产生喷泉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
    (2)只使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①打开止水夹,水不能倒吸入烧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管中有空气,氨与水不接触,
    不能被水吸收,烧瓶内压强不减小,故不能产生倒吸现象
    ②如何引发图2装置的“喷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使烧瓶内氨膨胀,将导管中的空气排出,使氨与烧杯中的水接触
    (3)指出下面几种常见的能形成喷泉的气体的吸收剂。
    ①原理:在短时间内使烧瓶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a.HCl、NH3、V(NO)∶V(O2)=4∶3、V(NO2)∶V(O2)=4∶1
    b.HCl、CO2、Cl2、SO2 溶于 NaOH 溶液。
    压强差原理在实验中的应用
    (1)气密性检查: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
    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2)防倒吸: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大小造成装置系统内压强降低容易倒吸的现象,对吸收装置加以改进,从而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如:
    (3)防堵塞:A 装置中的橡皮管作用是平衡烧瓶和分液漏斗内的气压,便于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下,可以起到防止堵塞的作用;B 装置中有一根导气管通大气,当气体产生速率过快而气压增大,或导气管堵塞而气压增大时,均可将瓶内的液体压入导气管甚至冲出,以平衡气压,防止堵塞;C 装置中将b 和 c 管连通,其原理与 A 装置相同,也能防堵塞。
    (4)清洗仪器:清洗下列装置的操作是向g 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 b,水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由于c、e及连接的管道内水蒸气冷凝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故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 c 中,然后打开k2 放掉水,重复操作2~3 次,即可达到洗涤目的。
    4.喷泉实验产物的浓度计算关键是确定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液氨制冷、碘的升华、加热法分离NH4Cl和NaCl都不涉及化学变化(  )2.现有1 ml·L-1的氨水,则该溶液中NH3·H2O的浓度是1 ml·L-1(  )3.氨水具有弱碱性,说明氨水是弱电解质(  )4.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
    1.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将集有氨的试管倒扣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极易溶于水B.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入集有氨的集气瓶中,试纸由红色变为蓝色,说明氨水 呈碱性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说明氨具有碱性且易与酸化 合生成铵盐D.将红热的Pt丝伸入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说明氨的 直接氧化产物为NO2
    一、从“类别”和“价态”的视角理解NH3的性质
    氨极易溶于水,将集有氨的试管倒扣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故A正确;
    氨被氧气直接氧化为NO,NO被O2氧化为红棕色的NO2,故D错误。
    2.氨催化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在实验室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装置中的固体可以是NaOH或CaOB.乙装置中的干燥剂可以是碱石灰C.丙中发生的反应是4NH3+5O2 4NO+6H2OD.若戊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说明已制得 HNO3
    甲装置需要提供氨气和氧气,如果甲装置中的固体是NaOH或CaO ,只能提供氨气,不能提供氧气,X应为过氧化钠等,故A错误;戊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酸性物质,可以说明一氧化氮、氧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硝酸,故D正确。
    3.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的是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 片刻后打开止水夹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 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二、喷泉实验原理的理解
    H2难溶于NaOH溶液,不能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压强差,故不能引发喷泉。
    4.如图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
    某同学在烧瓶中盛不同成分的气体进行喷泉实验,请帮助分析实验后烧瓶中所得溶液的浓度。(假设是在标准状况下完成实验,且溶质不扩散)(1)若用HCl气体,则c(HCl)=_____________。
    (2)若用NO2气体,则c(HNO3)=________________。
    (3)若用n(NO2)∶n(O2)=2∶1的混合气体,则c(HNO3)=______________。
    铵盐、 的检验
    1.铵盐及 的检验
    (1)铵盐的物理性质铵盐大多数是 色固体,绝大多数易溶于水。(2)铵盐的化学性质
    +2NH3↑+2H2O
    2.氨的实验室制法(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2)实验室制取氨的其他方法
    (1)制取氨时,不能用硝酸铵代替氯化铵。因为硝酸铵在加
    热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性的反应,发生危险。
    (2)制取氨时,不能用氢氧化钠代替熟石灰。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NH3,且在加热条件下易腐蚀试管。
    (3)氨是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浓硫酸等)干燥,也不能用无水CaCl2 干燥,因为它们均能与氨发生反应,常用碱石灰做干燥剂。
    1.所有铵盐中N均呈-3价(  )2.NH4Cl和NaCl固体可用升华法分离(  )3.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4.草木灰(含K2CO3)与铵盐混用降低肥效(  )5.铵盐加热均易分解产生NH3(  )6.在实验室中,可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备氨(  )
    1.写出铵盐下列用途的化学方程式(溶液中的反应写离子方程式)。(1)实验室氯化铵与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
    (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
    (3)医疗上用氯化铵作尿液酸化剂。
    (4)硝酸铵用作炸药,分解产物均为空气的成分。
    2.下图只表示出与反应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无关物质已略去),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写出下列空白。
    (1)化合物W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4)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氨的制备与性质的综合实验探究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的性质,用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制取氨的反应原理: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1)利用上述原理,实验室制取氨应选用______(填字母)发生装置进行实验。
    (2)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__。(3)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C”或“D”)装置。(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F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6)氨的用途很广,如可用氨处理二氧化氮:8NH3+6NO2 7N2+12H2O,该反应中氨体现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请你列举出氨的另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制冷剂、制氮肥(或化肥)、制硝酸、作化工原料(任答一点,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说明NH4HCO3显碱性(2017·全国卷Ⅱ,13B)(  )(2)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2017·天津,1D)(  )(3)NH4HCO3受热易分解,因而可用作化肥(2019·江苏,3A)(  )(4)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中氨气被还原(2017·北京,8D)(  )
    NO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A错误;稀HNO3与Cu反应得到硝酸铜、水和NO,得不到NO2,B错误;NO有氧化性,CO有还原性,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二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无毒的N2和CO2,C正确;O3有强氧化性,不能作还原剂将硝酸根离子还原,D错误。
    3.(2022·海南,17)磷酸氢二铵[(NH4)2HPO4]常用于干粉灭火剂。某研究小组用磷酸吸收氨气制备(NH4)2HPO4,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搅拌装置已省略)。
    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NH4Cl(s)和Ca(OH)2(s)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为制备磷酸氢二铵[(NH4)2HPO4],实验原理为2NH3+H3PO4===(NH4)2HPO4,结合相关实验基础知识分析解答问题。实验室用NH4Cl(s)和Ca(OH)2(s)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2)现有浓H3PO4质量分数为85%,密度为1.7 g·mL-1。若实验需100 mL 1.7 ml·L-1的H3PO4溶液,则需浓H3PO4______ mL(保留一位小数)。
    (3)装置中活塞K2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当出现______现象时,应及时关闭K1,打开K2。
    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因此可选择打开活塞K2以平衡气压,防止发生倒吸,所以实验过程中,当出现倒吸现象时,应及时关闭K1,打开K2。

    相关课件

    第69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这是一份第69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考点一,必备知识,易错辨析,专项突破,考点二,受到污染,后洗涤干净,出逆流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3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这是一份第53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考点一,易错辨析,溶液的酸碱性与pH,考点二,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0讲 化学键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这是一份第30讲 化学键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考点一,必备知识,专项突破,共价键及其参数,考点二,易错辨析,真题演练,大π键的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