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9/0-173876745850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9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9/0-17387674585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9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9/0-173876745857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9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9/0-173876745858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9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9/0-173876745860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9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9/0-173876745861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9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9/0-173876745863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9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682969/0-173876745865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9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29讲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考点一,必备知识,易错辨析,专项突破,考点二,等电子微粒的判断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和整体结构。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本质。3.掌握元素的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的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价层电子排布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周期:把 相同的元素,按 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的横行。(2)族:把不同横行中 相同的元素,按 的顺序从上而下排成的纵列。
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1)原子结构与周期的关系原子的最大能层数=周期序数。(2)原子结构与族的关系①主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特点
②0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He为1s2;其他为ns2np6。③过渡元素(镧系、锕系元素除外)的价层电子排布:(n-1)d1~10ns1~2。
(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分区的关系①元素周期表分区
②各区价层电子排布特点
(4)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4.元素周期表应用(1)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2)寻找新材料
1.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 )2.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是p区元素( )3.价层电子排布式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 )4.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可能是ns2np2或ns2np4,短周期元素中分别为C、Si和O、S( )
1.请在下表中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在表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标出族序数、周期序数。(2)将主族元素前六周期的元素符号补充完整。(3)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并用阴影表示出过渡元素的位置。(4)标出镧系、锕系的位置。(5)写出各周期元素的种类。(6)写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标出113号~117号元素的位置。
2.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只能得电子,不能失电子B.原子半径:Ge>SiC.As可作半导体材料D.P处于第六周期第ⅥA族
B元素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故A错误;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Ge>Si,故B正确;As元素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作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P为主族元素,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第六周期第ⅥA族,故D正确。
3.确定下列指定元素的原子序数(1)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第ⅡA族和第Ⅶ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n,则m、n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其中甲在上一周期),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A、B是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A、B所在周期分别有m种和n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B的原子序数为y,则x、y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n=m+5、n=m+15、n=m+29
x+2、x+8、x+18、x+32
y=x+m或y=x+n
(4)下列各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_______(填字母)。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差的关系
(1)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的关系①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②长周期元素,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同侧时,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两侧时,第四或五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10,第六或七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24。(2)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的关系①第Ⅰ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2、8、8、18、18、32。
②第Ⅱ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8、18、18、32。③第ⅢA~Ⅶ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18、18、32、32。④0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8、18、18、32、32。
元素周期律 电离能、电负性
2.主族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
3.电离能(1)含义第一电离能:气态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 ,符号: ,单位: 。(2)规律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元素第一电离能呈 的趋势,其中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出现反常。②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 。③同种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
(3)应用①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电离能越小,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②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如果某元素的In+1≫In,则该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n,如钠元素的I2≫I1,所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③判断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多电子原子中,元素的各级电离能逐渐增大,有一定的规律性。当电离能的变化出现突变时,电子层数就可能发生变化。
4.电负性(1)含义不同元素的原子 的标度。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 。(2)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 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计算得出其他元素的电负性(稀有气体元素未计)。
(3)变化规律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 ,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 。②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 ,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 ,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名师点拨](1)共价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电负性差值越大,它们形成共价键的极性就越强。(2)两元素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一般形成离子键,小于1.7时,一般形成共价键,如AlCl3中两元素的电负性之差为1.5,因此AlCl3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5.定性判断金属性、非金属性的一般方法
1.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也越大( )2.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3.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其水溶液的酸性越强,还原性越弱( )4.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 )5.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 )
1.比较下列微粒半径的大小(用“>”或“<”填空):(1)Si________N________F。(2)Li________Na_______K。(3)Na+____Mg2+______Al3+。(4)F-______Cl-_____Br-。(5)Cl-_____O2-______Na+。(6)H-_____Li+_____H+。
一、微粒半径、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比较
2.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下列各组性质(用“>”或“ >
> >
3.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C-,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A>B>CB.原子半径:C>B>AC.离子半径:A2->C->B2+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C>A>B
由题意可推出A为S、B为Mg、C为F。原子序数:S>Mg>F,故A项正确;不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因此原子半径:Mg>S>F,故B项错误;S2-的电子层数为3,离子半径最大,Mg2+与F-的电子层数为2,且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S2->F->Mg2+,故C项正确;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Mg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因此原子最外层电子数:F>S>Mg,故D项正确。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半径大小规律
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2->F->Na+>Mg2+>Al3+。可归纳为电子层排布相同的离子,(表中位置)阴离子在阳离子前一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小,概括为“阴前阳下,序大径小”。
二、“10e-”“18e-”微粒的应用
4.A+、B+、C-、D、E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中,每个粒子均有10个电子,已知:①A++C-===D+E↑;②B++C-===2D。回答下列问题:(1)C-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2)分别写出A+和D反应、B+和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D、E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分子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A+、B+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4、HF(答案合理即可)
Na+、Mg2+、Al3+(答任意
(1)“10电子”微粒:
(2)“18电子”微粒:
三、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5.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l-1)。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A.R的最高正价为+3价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B族C.R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由表中数据可知,R元素的第三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的差距最大,故最外层有2个电子,最高正价为+2价,位于第ⅡA族,可能为Be或Mg元素,故A、B、D错误;短周期第ⅡA族(ns2np0)的元素,因np轨道处于全空状态,比较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C正确。
6.(1)C、N、O、S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2)观察下面四种镧系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显示+3价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几种镧系元素的电离能(单位:kJ·ml-1)
7.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数值表示,该数值称为电负性。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原子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两个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通常形成共价键。下表是某些元素的电负性值:
(1)通过分析电负性值的变化规律,确定Mg元素的电负性值的最小范围:_________。(2)请归纳元素的电负性和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推测AlF3、AlCl3、AlBr3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AlF3____________,AlCl3____________,AlBr3____________。
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
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
1.电离能与原子结构答题策略:从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来判断。答题模板:A原子比B原子的半径大,且A原子的核电荷数比B原子的小,所以A原子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于B, 故第一电离能A小于B。
2.电离能与半充满、全充满答题策略: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时,比较稳定,难失电子。答题模板:A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处于半充满(全充满),比较稳定,难失电子,×××电离能大。
电离能规范答题的两个类型
1.请结合核外电子排布相关知识解释,第一电离能:C小于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第一电离能N大于O,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电离能:I2(Ti)=1 310 kJ·ml-1,I2(K)=3 051 kJ·ml-1。I2(Ti) I1(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1(Be)> I1(B)> I1(Li),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与Li同主族,Na的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故第一电
Li、Be和B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从
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由于基态Be原子的2s能级处于全充满状态,能量更低更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大于B的
(2)[2018·全国卷Ⅲ,35(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第一电离能I1(Zn)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I1(Cu)。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布为全充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
(3)[2016·全国卷Ⅱ,37(3)节选]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 958 kJ·ml-1,INi=1 753 kJ·ml-1,ICu>INi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6·全国卷Ⅲ,37(2)]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Ga________As,第一电离能Ga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As。
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镍失去的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64讲 卤代烃 醇 酚-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卤代烃,考点一,必备知识,易错辨析,专项突破,乙醇及醇类,考点二,苯酚及酚类,考点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48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化学平衡的移动,考点一,必备知识,易错辨析,专项突破,考点二,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39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考点一,必备知识,易错辨析,专项突破,归纳总结,常见化学电源,考点二,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