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评估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评估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1页
    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评估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2页
    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评估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评估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情评估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9页。
    第一单元 学情评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下列能体现化学对材料科学的贡献的是(  )2.下列可直接加热的一组仪器是(  )A.试管、蒸发皿、集气瓶B.量筒、蒸发皿、烧杯C.试管、燃烧匙、蒸发皿D.试管、量筒、蒸发皿3.给80 mL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要的仪器是(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酒精灯 ④试管夹 ⑤陶土网⑥带铁圈的铁架台A.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C.①③④ D.②③⑤4.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5.下列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易升华 B.甲烷能燃烧C.氢气的密度小 D.金刚石坚硬6.下列图示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呈灰黑色、质软,常用于制铅笔芯B.铁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作炊具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常用来灭火D.煤燃烧能放出热量,常用作燃料8.用适当的方法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其中利用化学性质达到目的的是(  )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B.铁片和铜片——观察颜色C.自来水和酒精——点燃,观察能否燃烧D.葡萄糖粉和面粉——投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9.德化瓷器是陶瓷烧造中的艺术珍品,其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德化瓷器的制作工序简图如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瓷土按一定比例配好后进行粉碎的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B.瓷泥在淘洗后需要通过发酵增加黏性,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C.手工成型时瓷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其化学性质没有改变D.成型瓷坯在窑内高温烧制的过程中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10.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不合理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验证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B.图乙: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C.图丙:检查装置气密性D.图丁:量取5.5 mL水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9分)11.(6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及实验基本操作,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横线上。(1)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2)保存固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3)常作为反应容器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4)用于洗涤玻璃仪器内壁的仪器是________。(5)用于夹持蒸发皿的仪器是________。(6)加热时常垫在玻璃仪器与热源之间的仪器是______。12.(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往往涉及试剂用量问题。请用数据填空。(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称量到________g。(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常使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________处,试管里液体的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______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13.(4分)实验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引发事故。请你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不当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____________。(2)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3)倾倒液体试剂时,细口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没有垫上陶土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6分)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小组部分实验过程装置图。(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2)图A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________,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游码显示仍如图A所示,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3)如图B所示操作,加热固体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4)欲量取40 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读数时的操作如图C所示,则实际量取的液体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 mL。15.(2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后,对蜡烛燃烧进行探究:(1)下列不是蜡烛燃烧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受空气流动的影响,火焰会跳动,有滴油现象B.自顶端起1 cm以上的蜡烛是热的C.燃烧时产生光、放出热量D.蜡烛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2)如图所示,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证明燃烧产物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吸水后变为蓝色)16.(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浪淘沙》(刘禹锡):“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沙里淘金是一种古老的采金方法。金,柔软金黄,熔点约1 067 ℃,稳定性强,不易被氧化,历来是财富的象征。但金在地壳中含量极低,沙里淘金异常艰苦,且收获甚微。(1)以上叙述中,属于金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金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沙里淘金”利用的是金和沙的________不同,属于物质的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沙里淘金”这一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4)由短文可知,金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17.(3分)学习了蜡烛燃烧实验后,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如图1所示)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1)图1实验中,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未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A.再多抽一些气体到注射器中 B.增加注射器中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2)该小组同学还用数字化传感器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得到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则__________(填“曲线a”“曲线b”或“曲线c”)代表的是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3)图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结合上述实验及结果分析,该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家中的废弃蜡烛制作“兔子”形状的蜡烛。 Ⅰ.材料准备(1)用小刀将废弃蜡烛切碎放入化蜡小锅中,清洗小刀时发现粘在刀面上的蜡烛屑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得出蜡烛的性质有________(填字母)。A.质软  B.可以燃烧  C.难溶于水  D.密度比水小Ⅱ.熔化蜡烛(2)点燃一支蜡烛后发现火焰呈三层,为探究哪层火焰温度更高,小组同学将一张滤纸迅速水平切入火焰中部,1~2秒后移出来,滤纸上呈现的烧灼炭化痕迹最接近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如图1所示,用一支白色蜡烛加热化蜡小锅。熄灭蜡烛后观察到蜡烛火焰中有一缕“白烟”,用火柴能引燃“白烟”,说明“白烟”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Ⅲ.制作蜡烛待化蜡小锅中的碎蜡烛完全熔化成液态后,将液态的石蜡倒入“兔子”模具中,在正中心加上一根棉线,制成了如图2所示的“兔子”形状的蜡烛。(4)加热过程中,蜡烛能被熔化成液态石蜡,说明蜡烛的熔点________(填“高”或“低”)。(5)蜡烛由液态蜡油变成固体“兔子”蜡烛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6)蜡烛燃烧过程中观察到化蜡小锅底部有小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有________生成;在蜡烛火焰上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 B 点拨:发酵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点技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常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要正确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10.D 点拨: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也不支持燃烧,A正确;分别向充满氧气和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B正确;检查图丙所示装置气密性时,夹紧弹簧夹,用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玻璃导管内液面上升形成稳定的水柱,由此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C正确;为了减少误差,量取5.5 mL液体一般选择量程接近的量筒,如10 mL的量筒,D错误。11.(1)D (2)B (3)A (4)F (5)G (6)C12.(1)0.1(2)eq \f(2,3)(3)eq \f(1,4)~eq \f(1,3);eq \f(1,3);45°13.(1)容易引发失火(2)玻璃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3)流出的液体试剂腐蚀标签(4)烧杯受热不均而炸裂14.(1) 铁架台 (2)12.4 g;7.6 g  (3)试管炸裂(4)50 mL的量筒和胶头滴管;小于15.(1)D (2)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拨:(1)蜡烛燃烧时火焰会跳动,会发光、放热,有时会出现滴油现象;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不属于实验现象。(2)根据硫酸铜粉末变蓝,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16.(1)柔软金黄,熔点约1 067 ℃;稳定性强,不易被氧化 (2)密度;物理 (3)物理 (4)制作首饰17.(1)A (2)曲线c (3)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点拨:(1)图1实验中,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未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再多抽一些气体到注射器中,增加实验的准确性。(2)图2中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曲线c代表的是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3)蜡烛燃烧使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导致燃烧的蜡烛熄灭。18.(1)ACD (2)D (3)可燃性 (4)低 (5)物理变化 (6)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氧气eq \o(――→,\s\up7(点燃))水+二氧化碳 答案速查12345678910BCABBCBCBD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