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83786/0-17388050391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83786/0-17388050391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83786/0-17388050392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83786/0-173880503925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83786/0-173880503927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83786/0-173880503929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83786/0-173880503932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683786/0-173880503935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历史七年级下册 课件+教案+素材
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授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红楼梦》,人物介绍,曹雪芹,面世时间,清朝乾隆晚期,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宝玉与黛玉,贾府中的丫环,贾宝玉在大观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戏剧表演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名霑,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衣食无着。他回顾自己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对社会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头记》。但由于贫困交加,他不到50岁就去世了。
在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
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典型的艺术形象
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和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精练而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读一读: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红楼梦》的思想性强、艺术性高,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影响深远,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清朝时期,戏曲艺术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观看戏剧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
创作上:清代戏剧的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剧种上:种类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上: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清代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戏剧: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
最初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明朝时,昆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明朝 汤显祖 《牡丹亭》清朝 洪昇 《长生殿》清朝 孔尚任 《桃花扇》
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两部政治历史剧,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叙事严谨,文辞华美,音律严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的佳作。
《桃花扇》借助秦淮歌伎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词句谨严凝练。
5.昆曲走上衰落的原因
清朝中期以后,昆曲因循守旧,上演的剧目也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庸俗作品,为宫廷和贵族观赏,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
乾隆年间,北京戏班荟萃,出现了群芳争艳的局面,四大徽班进京后,以其唱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观众喜爱。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博采众长,既包含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京剧的角色行当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红色 忠义、耿直、有血性;黑色 性格严肃,不苟言笑;白色 奸诈多疑;蓝色 性格刚直,桀骜不驯;黄色 性格暴躁;绿色 勇猛、莽撞;紫色 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
徽调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发展而来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1.(广东珠海)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是十九世纪初年的流行语。《红楼梦》描写的是( )A.唐僧取经的故事B.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斗争C.梁山泊农民起义的故事D.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兴衰变化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军机处的设立,加强君主专制,大兴文字狱目的,文字狱概况,文字狱的危害,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文字狱,具体表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图片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治腐败的表现,相关史事,社会动荡,人物介绍,李自成起义原因,“均田免赋”,满洲兴起,清兵入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5课 明朝的统治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郑和下西洋,明成祖,1433年,刘家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相关人物,郑和像,郑和宝船模型,历史意义,戚继光抗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