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
重难点03 地球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重难点03 地球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3地球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3地球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 录
\l "命题趋势解读" 命题趋势解读
\l "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脉络
\l "命题点技巧" 命题点技巧点拨
重点01光照图的判读与昼夜变化情况
重点02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问题
重点03太阳高度角变化及其实际运用
\l "限时检测"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
重点01 光照图的判读与昼夜变化情况
1.光照图与晨昏线:
①常见光照图类型:
②晨昏线判断:
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③晨昏线特点: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移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
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在在0~~230 26’之间,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晨线与赤道相交处的时间是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处的时间是18时
④晨昏线的运用:
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既要根据自转判断晨昏线,也要根据晨昏线判断自转方向
确定时间:根据晨昏线可以确定已知四地地方时,即晨昏线与赤道交点6点或18点,平分夜半球经线24点,平分昼半球经线12点
确定日期和季节:根据晨昏线可判断二分二至日,根据昼夜分布判断季节
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晨昏线与纬线)的纬度互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确定昼夜时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点-日出(落)时间)×2;昼弧/15;昼长=24-(日落时间-日出时间);(0点-日出(落)时间)×2;夜弧/15
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确定极昼极夜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相切,该纬线与极点之间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2.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与关照图: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
【注意】上图仅代表回归线和极圈之内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把握住一个基本方向,太阳直射点离该地越近意味着昼越长,反之昼短。
③变化规律:
时间规律:
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出现极昼;
冬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出现极夜;
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半年南半球昼短夜长;
地方时6点日出,昼夜平分,早于6点,昼长夜 短,晚于6点,昼短夜长
空间规律
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对称分布;
太阳直射点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夜变化的幅度越大;
极昼极夜的范围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重点02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问题
时间的计算
①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②有关飞机飞行时间的计算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方法①: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方法②: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行程时间(m)±时差。
【注意】“±”选取原则,B在A东侧时取“+”,B在A西侧时取“-”(东加西减)。
日期问题的计算
①日界限的判断:
自转法:自西向东或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日期减去一天的为人为日界线,加上一天的为自然日界线。
时间法:根据时间计算结果为0时的经线为自然日界线。
光照图法:在光照图上,地方时为0时,或夜半球中央经线即为自然日界线(如右图中的NE)。
②确定日期的范围:
新的一天=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③确定日期的比值:
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新旧两天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
重点03 太阳高度角变化及其实际运用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
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变化规律:
时间相同,不同纬度地方的变化规律(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纬度相同,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来增去减)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不同区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到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极圈以内地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到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运用
确定地方时: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地方时是12时
确定房屋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朝向应朝向太阳光线,北半球及其以北地区,一般坐北朝南。南半球及其以南地区坐南朝北。
确定影子变化及朝向:影子长度与太阳高度角呈负相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影子朝向与太阳光线相反。
确定楼间距及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一般情况下以当地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作为确定依据
确定太阳能集热板的调节角度:当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时,所接收的太阳辐射最丰富,因此太阳能集热板的倾斜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
太阳视运动与日影变化
①不同地区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
②出现极昼地区太阳视运动轨迹
③太阳视运动与日出日落方位
④太阳视运动与日影
日影的朝向:日影的朝向变化与太阳视运动相关,朝向与太阳所在的位置相反。
日影的长短:日影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呈负相关,即一天中日影长度的变化由日出到正午逐渐变短,由正午到日落逐渐变长
⑤日晷
含义:日晷名称是由“日”和“晷”两字组成。“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因此,所谓日晷,就是白天通过测日影定时间的仪器。
特征
a.晷针指向北极星;
b.晷盘与晷针垂直,南高北低;
c.晷盘上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
晷盘和底座的夹角与当地纬度互余,晷针和底座的夹角就等于当地的纬度。
如下图所示α是当地纬度,晷盘与地平面(底座)的夹角β+当地纬度α=90°,晷针与地平面(底座)的夹角θ+β=90°,所以θ=α,即晷针与地平面(底座)的夹角等于当地纬度α
θ
β
计时原理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阳光能照射到日晷北侧面;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阳光能照射到日晷南侧面。 晷面应两面都有刻度春分日到秋分日之间,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正面;秋分日到春分日之间,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背面。
【重难点1 光照图的判读及昼夜变化情况】
(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岁末年初,哈尔滨凭借得天独厚的冰雪旅游资源成功“火出圈”。夏日的雾凇(雪的一种,由冰晶在温度低于冰点以下的物体上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粒状结构沉积物。)又为其增添了无限魅力,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图为一记者抓拍的游客打卡瞬间,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游客的朝向最有可能是( )
A.偏南B.偏北C.偏东D.偏西
2.下列光照图中与此刻画接近的是( )
A.B.
C.D.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4:44,一位摄影师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捕捉到中国空间站凌月的精彩瞬间(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中国空间站凌月瞬间难以捕捉,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空间站公转速度快
C.月球自转周期较长D.南京黑夜时间较短
4.中国空间站凌月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最接近的是( )
A.AB.BC.CD.D
5.此次空间站凌月当日,南京( )
A.迎接新年时间晚于北京B.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C.日落的地方时早于北京D.日出在本次凌月时空间站飞离方向
(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某日,一中学生在某地(经度为30°E)面朝太阳拍照并绘制照片简图,查询得知此时太阳位于东偏南25°,太阳高度为2°。北半球冬至日与夏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为38°(∆H=H冬至-H夏至)。完成下面小题。
6.太阳随后将移向(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7.该生拍照时刻,下列晨昏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
C.D.
8.与该日观测相比,接下来的半个月内( )
A.日出时间逐渐提前B.正午太阳高度增加
C.日落方位仍在西南D.昼夜长短差值不变
(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南通,连云港等地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图为“2024年元旦部分地区北京时间整点时刻晨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表示北京时间8:00的晨线是( )
A.L₁B.L₂C.L₃D.L₄
10.该日甲、乙两地的昼长差值约为( )
A.40分钟B.1小时20分C.2小时D.2小时40分
11.该日,甲、乙两地昼长不等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球形状B.地球自转C.距日距离D.黄赤交角
(202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真题)下图为“2024年某月1日地球昼夜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推断,该日是( )
A.2月1日B.3月1日C.4月1日D.5月1日
13.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 )
A.6:00B.12:00C.18:00D.24:00
14.经过6小时,昼夜状况是( )
A.B.C.D.
【重难点2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问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学情调研地理试题)太阳时是以太阳日为标准来计算的时间,可分为真太阳时(各地日晷时间)与平太阳时(由各地经度计量的地方时)。由于地球公转速度等因素的影响,真太阳时可能比平太阳时推迟或提前。图为“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时差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日南京(118°E)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11:52B.11:56C.12:04D.12:08
2.甲日至乙日,南京12时(平太阳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同,其位置变动方向为( )
A.B.C.D.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北京时间3月24日14时15分,王先生乘坐的航班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于伦敦当地时间17时20分安全降落在希思罗国际机场。下图为“本次航班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航班飞行时长约为( )
A.3小时5分钟B.8小时5分钟C.11小时5分钟D.27小时5分钟
4.飞机落地时,甲~丁四线与晨昏线基本重合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5.该日,王先生经历的白昼时长最接近( )
A.12小时B.17小时C.20小时D.23小时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下图为2024年元旦跨年时刻江苏某同学查询到的该日太阳和月亮高度轨迹示意图,该同学在元旦(农历二十)日出时刻观察到了日、月同天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跨年钟声响起时,东半球新年的范围占全球的( )
A.5/6B.2/9C.1/6D.1/9
7.该同学观察到的日、月同天景象位置示意图是( )
A.B.
C.D.
8.与元旦相比,该同学次日日出时刻继续观察日、月同天现象发现( )
A.观察的时间提前B.日月的夹角变大
C.月亮的高度不变D.太阳位置更偏南
(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地理试题)2023年12月22日,北京时间11:27:09,我们迎来冬至时刻。图为“2000~2030年平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与实际的瞬时地轴倾角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此时西半球与北京同属一天的地区,约占全球范围的( )
A.15%B.20%C.25%D.30%
10.黄赤交角实际并非是固定值,影响其短期瞬时变化的因子可能是( )
A.火山地震B.陨石撞击C.月球引力D.太阳黑子
11.根据图中平均黄赤交角的变化趋势,2000年至2030年,冬至日( )
A.泰州昼长变长B.北京日落位置更偏南
C.极夜范围变大D.悉尼的太阳高度变大
(2022年新高考江苏卷地理真题)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km,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下图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 )
A.15分钟B.30分钟C.45分钟D.60分钟
13.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 )
A.9:40B.10:10C.10:40D.11:10
14.空间站从图示位置飞行1小时,在这期间能看到空间站的地点是( )
A.圣地亚哥B.卡马国C.马维尔拉D.上海
【重难点3 太阳高度角变化及其实际运用】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古蜀国金沙遗址(30°41′N,104°01′E)祭祀区东部有一九柱建筑,研究发现其柱洞分布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图1为九柱建筑复原示意图,图2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日出方位。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图2中的D5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落方位位干( )
A.D1和D4之间B.D5→D2连线方向
C.D3和D6之间D.D5→D3连线方向
2.已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则现在金沙遗址所在地较3000年前( )
A.夏至日正午日影长度更长B.一年中昼夜变幅更大
C.冬至日日出方位东更偏南D.一年中夏季时间更长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试卷(一)地理试题)下图为2024年2月27日某时刻王老师在淮安某公园拍摄的照片,地表有少量积雪。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拍摄该照片时的朝向( )
A.东南B.西南C.正南D.西北
4.想要拍摄到同样的树影朝向和长度,选择的合适时间是( )
A.5月末B.8月末C.9月末D.10月末
5.此后一个月内,在该地点同时刻拍摄时( )
A.太阳变高,树木影长变长B.太阳变低,树木影长变长
C.太阳变高,树木影长变短D.太阳变低,树木影长变短
(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某校地理小组开展实践活动,对南京(32°N,119°E)、武汉(31°N,114°E)、广州(23°N,113°E)、北京(40°N,116°E)四地的日月升落、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进行研究。2023年9月29日中秋节当晚,地理小组记录南京的月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17:5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中秋节武汉的月出地方时最接近( )
A.17:57B.18:15C.17:35D.18:00
7.能正确示意北京、广州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范围的是( )
A.B.
C.D.
(2024届江苏省姜堰市、如东市等四校高考4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下图为江苏某地理老师在学校连廊边走边拍的手机照片截图,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图中信息推测该老师在拍照时的行进方向( )
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
9.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南纬1.2°,东经36.8°)当天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接近的是( )
A.B.
C.D.
10.在老师拍摄照片时肯尼亚的大部分居民可能在( )
A.草原上放牧B.欣赏极光C.睡觉D.拍摄角马迁徙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适应性考试(一)地理试题)我国某省会城市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察了一年内教学楼南、北门厅内的地面光斑并绘制了位置图。如图为“该教学楼南、北门厅内二至日10时和14时的地面光斑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中学最可能位于( )
A.沈阳B.南京C.昆明D.海口
12.图中表示夏至日14时光斑位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3.夏至日至冬至日,正午时刻门厅内地面光斑面积( )
A.一直变小B.先变大再变小C.一直变大D.先变小再变大
(2021年江苏省高考地理真题)图为2016年12月8日游客在悉尼(33°55'S,150°53'E)15时15分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问题。
14.该日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是( )
A.32°B.58°C.66°D.79°
15.此时月球的方位( )
A.偏东B.偏南C.偏西D.偏北考点分布
五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地球运动规律
2024江苏卷T3-T5:昼夜变化、时间的计算
2023江苏卷T3-T4:天体运动的关系
2022江苏卷T4-T6:天体运动、时间的计算
2021江苏卷T1-T2:太阳高度的变化
2020江苏卷T1-T2:天体运动、昼夜变化
考点预测:地球运动的规律基本上属于江苏省每年的必考题型之一,考察的形式较为多样化,既包含天体运动的基本常识,也深入的考察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把握地球运动的规律对于2025年的必考题型具有极大帮助。
考法预测:天体运动的关系、时间的计算、光照图、太阳高度的变化是江苏省对地球运动最为广泛最为常见的形式。突出地球运动的空间想象能力。考察学生不仅要具备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更要关注其背后的实践意义。对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
地方时的计算过程
一定时,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
昼、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12时、24时(或0时),;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6时、18时。注意隐含的时间信息
二定向,确定两点的相对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在西;同在西经度,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东;分属东西经,度数之和相加小于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大于180,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三定差,确定两点的经度差
劣弧最优原则
四定值,所求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1°
利用精度差算出时间差,东加西减
区时的计算过程
一定时区,
确定出两地所在的时区
若已知某地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区,方法为: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余数若小于7.5°,则商为该地所在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商+1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二定向,
确定两时区的相对东、西方向
如果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则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如果两地都在东时区,区号大的在东,区号小的在西;两地都在西时区,区号大的在西,区号小的在东
三定差,
确定两个时区相差的个数
如果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相差的时区数即为两区号相加。如果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差的时区数即为两区号相减
四定值,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如当东八区为18:00时,西五区为18—13=5:00;当中时区为3:00时,东三区为3+3=6:00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除极昼区)
北半球(极昼区)
南半球(除极夜区)
南半球(极夜区)
直射北半球(夏半年)
东北日出,西北日落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极点不升不落
东北日出,西北日落
无日出日落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除极昼区)
北半球(极昼区)
南半球(除极夜区)
南半球(极夜区)
直射南半球(冬半年)
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无日出日落
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正南日出,正南日落。极点不升不落
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
南半球
直射赤道
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难点05 水体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5水体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5水体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04 大气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4大气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4大气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03 水体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浙江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3水体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3水体运动规律-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