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9人口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4482/1-17388215794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难点09人口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4482/1-17388215794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难点09人口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4482/1-1738821579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难点09人口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4482/0-17388215754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难点09人口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4482/0-173882157544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难点09人口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684482/0-17388215754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
重难点09人口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重难点09人口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9人口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9人口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 录
\l "命题趋势解读" 命题趋势解读
\l "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脉络
\l "命题点技巧" 命题点技巧点拨
重点01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重点02人口问题与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l "限时检测"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
重点01 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1.人口分布:
①人口分布特征
人口分布趋势:趋向于中低纬度地区;趋向于海拔低于500米的平地地区;趋向于沿海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
我国人口分布
②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2.人口迁移:
①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②人口迁移的影响
③人口迁移的差异分析
3.人口容量:
①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②人口容量的比较
重点02 人口问题与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人口问题
①常见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
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于 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7%。
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等
影响: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延迟退休
人口增长过快
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1%时,人口增长较快
原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影响: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措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经济
性别比失衡
定义:每百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合理区间在103—106之间。
原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社会不平等现象;医学技术的滥用等
影响: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措施:发展经济;发展教育,转变观念;提高女性地位;严格禁止非法鉴定胎儿等
②人口问题的地区差异
③我国主要人口问题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①曲线趋势图判读
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看数值: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
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
看阶段: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
②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做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③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图: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读取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垂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中Ⅰ处的虚线。(Ⅱ、Ⅰ、Ⅳ、Ⅲ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8‰、16‰、29‰)。
④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
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析变化
正常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
特殊变化
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图中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图中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图中C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重难点1 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学情调研地理试题)近年来,老年人口迁移已逐渐成为我国人口迁移的重要组成。图为“1995—2020年我国各省份老年人口净迁移率(数据未包括港澳台)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段,我国老年人口迁移( )
A.东部地区均为加速迁入B.中部地区均为净迁出
C.西部地区均为加速迁出D.东北地区均为净迁出
2.下列省(区)老年人口迁移率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 )
A.黑—生活居住成本较高B.琼—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C.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新—自然环境条件较好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高考模拟地理试题)人口集中度指数(C表示)通常用来描述区域内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C值越大,说明区域人口分布越集中,越不均匀。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6市2015~2019年人口集中度指数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期间( )
A.贵阳人口分布集中程度下降B.昆明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C.南昌人口分布向均衡化发展D.南京人口老龄化减轻
4.椎测上海市人口集中度指数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等级较高B.落户政策严格C.迁入成本较低D.收入水平较高
5.研究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可以( )
A.认识资源分布差异,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B.改变人口迁移方向,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C.缩小区域经济差距,避免出现逆城镇化D.预测人口增长趋势,指导区域协调发展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湖南籍外迁总人口共有8041141人。图为“2020年湖南省外迁人口分省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甲省级行政区为( )
A.西藏B.安徽C.天津D.广东
7.与上海相比,甲省级行政区成为湖南人口首要迁入地,主要因( )
A.空间位置邻近B.文化习俗相近C.资源禀赋迥异D.区域发展差异
8.湖南人口大量外流,对该省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
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B.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C.缓解农村人地矛盾D.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表为2000-2020年长三角各级城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规模。完成下面小题。
9.据表格数据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城市始终为人口净迁出区B.中等城市户籍和常住人口差最小
C.超大城市自然增长率为负值D.大城市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最强
10.大、特大、超大城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增速差距不断缩小,主要得益于( )
A.户籍制度改革B.机械增长率增加
C.就业机会增多D.自然增长率上涨
11.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内“迁居不迁户”的现象增多(即迁居到郊区,户籍留在主城区),是因为( )
A.郊区交通条件改善B.主城区城市病频发
C.主城区社会福利好D.郊区就业机会更多
(江苏省宿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调研地理试卷)迁移规模指数反映迁入或迁出人口规模,城市间可横向比较。图中①②③④表示2024年春节前后宿迁市和苏州市人口迁入和迁出规模指数。完成下面小题。
12.表示宿迁市人口迁出规模指数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3.近年来,苏宿合作在宿迁市建设了6个省级共建园区,形成了机电装备、电子信息、高端纺织、高端食品等产业链。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
A.宿迁人口迁入规模指数增加B.宿迁三大产业比重均有增大
C.苏州人口迁入规模指数下降D.苏州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改善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地理试题)2020年底,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全部脱贫,“旱天岭”“水断头”等地名道出了往昔恶劣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西海固环境承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B.水资源不足C.土壤肥力低下D.光热条件差
15.实现西海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注意生态保护②扩大耕作面积③大力发展工业④修建水利工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年新高考江苏卷地理真题)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
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
17.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18.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2021年江苏省高考地理真题)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省区人口流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下图为“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同为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迁移至上海人口相差较大,其主导因素是( )
A.对外交通条件B.文化交流习惯C.经济活动方式D.人口迁移政策
20.从全国看,三大城市的外来人口省区分布具有明显的( )
A.地域性B.等距性C.均衡性D.同向性
21.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外来人口增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北京( )
A.政府机构外迁B.城市规模扩大C.首都功能优化D.公共服务升级
【重难点2 人口问题与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江苏省小白板2024-2025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学期 8 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劳动年龄人口中45岁及以上人口被称为老年劳动人口,劳动力老化指的是劳动年龄人口中老年劳动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下图示意中国2000~2020年各省份(缺港澳台数据)劳动力老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中国劳动力老化的整体特征是( )
A.水平高,增速放缓B.水平低,增速提高
C.水平低,增速放缓D.水平高,增速提高
2.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劳动力老化状况差异显著,其影响因素是( )
A.文化观念B.生育政策C.交通运输D.医疗水平
3.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缓解中国劳动力老化状况的是( )
A.延迟退休年龄B.优化生育政策C.优化产业结构D.加强技术创新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异地养老是老年人离开长期生活地,前往非出生地和非户籍地生活的一种新兴养老方式。一个地区“接受异地老人”的养老机构数量指标表征其异地养老发展水平。下图为2005—2020年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发展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江苏相比,上海异地养老机构( )
A.增幅明显B.增量较少C.起步较晚D.民办为主
5.影响长三角异地养老发展水平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医疗资源B.自然风景C.传统文化D.气候条件
(2024年湖南省高考地理真题)某学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为基础,在不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条件下,测算出2020年我国乡村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数量。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及该年龄段两者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 )
A.15~21岁人口自然增长慢B.36~42岁人口自然增长慢
C.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D.36~42岁人口净流出量高
7.图示统计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会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是( )
①阻碍农民增收 ②造成生态破坏 ③导致乡愁淡化 ④增加耕地撂荒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年河北省高考地理真题)人口年龄结构三角图适合刻画国家人口结构的演变路径。三角图中的点坐标记作(C,L,A),C、L、A分别表示少儿、劳动力和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且C+L+A=100%,如下图a点P所示。任意点0的运动方向含义如左图所示。图b描述了1966-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1966-198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为劳动力比重(%)( )
A.少子化、红利化B.多子化、年轻化
C.少子化、老龄化D.红利化、年轻化
9.假设自2020年到210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相当于育龄妇女平均的终身可能生育数)由1.3逐步提升到2.1,人口预期寿命由78岁逐步提升到85岁,那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趋势如右图中( )
A.①B.②C.③D.④
(2022年河北省高考地理真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某省2020年人口总数为7461万人。据学者预测,该省人口规模即将达峰,之后到2030年将降至7437万人,下图示意该省2020年和2030年的人口金字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2030年与2020年相比,该省人口结构呈现出( )
A.少儿人口占比增加B.劳动力人口结构老化
C.老年人口占比减少D.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的占比减少
11.面对该省未来人口结构问题,建议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包括( )
A.放开生育、延迟退休、推进社会养老B.适度生育、提前退休、推进社会养老
C.适度生育、延迟退休、倡导健康养老D.放开生育、正常退休、倡导健康养老考点分布
五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人口可持续发展
2024江苏卷T24:人口迁移
2022江苏卷T16-T18:我国人口问题
2021江苏卷T11-T13:人口迁移
2022江苏卷T23-T24:我国流动人口的变化
考点预测:江苏省高考命题中对人口的考察并不算特别热门,同时考察难度也较为简单。我国的人口背景依然是未来考察的主要方向。
考法预测:结合示意图、统计图、及热点事件为背景等,考察学生利用人口发展的理论知识,分析人口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同时,人口与城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考察也较为常见的考察形式。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因素
影响
自然因素
气候
人类更趋向于气候温暖湿润的中纬度地区,气候过于严寒或湿热均不适宜生存
地形
人类更趋向于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区,便于开展农业生产,建设等
水文
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土壤
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生产活动,往往成为人类早期的集聚区
资源
资源越丰富的地区,支撑人口发展的潜力越大
人文因素
生产力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
经济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历史
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现为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政治军事
政治稳定,无战乱的地区往往人口比较密集
文化
具有相同文化信仰的人,往往在空间上集聚
因素
影响
自然条件
气候
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适宜人类的居住,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大
淡水
水源是否充足影响着生产活动
土壤
土壤条件影响农业的生产从而影响人口的迁移
自然灾害
自然条件稳定,灾害少的地区对人口的迁入影响较大
资源
资源的丰富程度承载着人口的数量
人文条件
经济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当代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交通
交通便捷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大
文化宗教
文化核宗教信仰会形成特定方向的人口迁移
婚姻家庭
跟随家庭的人口迁移属于迁移中的常见现象
政治军事政策
政治稳定,无战争的地区,对人口迁移影响大。动乱地区可能会形成规模化的难民
个人动机与需求
个人需求核=和动机的差异性会影响迁移议员和方向
地区
影响
正面影响
迁入区
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迁移者获得更多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迁出区
减轻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
有助于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负面影响
迁入区
给迁入地带来就业压力
可能影响迁人地的社会治理
迁出区
可能导致迁出地人才外流
年轻人的迁出致使迁出地劳动力减少
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
时间差异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
地域差异
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年龄差异
青壮年人口迁移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口迁移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主要影响因素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性别差异
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地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地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
文化差异
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移,迁入地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移,迁入地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
产业结构调整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因素
关系
影响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正相关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资源丰富的区域能承载较多的人口。(短板理论)
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发现新的资源,促使交通运输快速发展,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
人均消费水平
负相关
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相对于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口数量,显然是不同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对外开放程度
正相关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区域对外交流,获取资源的能力,途径越好,承载力越大
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实质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是一个警戒值
强调在保障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是一个合理值
区别
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意义
生存
发展
数量
大
小
相同点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原因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
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影响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
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趋势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城市规模
2000年(万人)
2010年(万人)
2020年(万人)
户籍人口与营往人口牛均增速差(%)
户籍人口
常佳人口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2000-2010
2010-2020
超大城市
1429.3
1797.3
1900.9
2948.1
2198.2
3418.6
-3.10%
-0.03%
特大城市
466.6
607.6
984.6
1340.7
1397.9
1939.1
-0.97%
-0.27%
大城市
1537.9
1823.1
2670.2
3744.4
3925.3
5269.0
-3.18%
0.63%
中等城市
1408.6
1429.7
1907.5
1929.1
2037.9
2314.2
0.05%
-1.31%
小城市
266.4
262.6
287.0
284.2
298.9
316.6
-0.05%
-0.7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难点11产业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11产业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11产业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10城乡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10城乡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10城乡可持续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10 人口变化与环境-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10人口变化与环境-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10人口变化与环境-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