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阶段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科学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4536/0-17388222970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阶段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科学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4536/0-17388222970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阶段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科学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684536/0-17388222970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
陕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阶段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科学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阶段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科学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及探究题,计算与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气凝胶是一种密度特别小的新型固体材料。下列制备气凝胶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碳化硅 B.铜
C.二氧化硅 D.石墨
2.中华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诗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树万树梨花开 B.疑是银河落九天
C.江枫渔火对愁眠 D.千锤万凿出深山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2个钠离子:2Na
B.3个氮原子:N3
C.S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SO-22
D.氯化锌的化学式:ZnCl
5.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
C.有的家用制氧机是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得到较纯的氧气,该过程氧分子未发生变化
D.实验室电解水制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6.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常用环氧乙烷(化学式为C2H4O)灭菌,环氧乙烷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环氧乙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个分子中含有7个原子
B.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属于化合物
D.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第6题)
(第7题)
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分子中含有1个“”分子
D.该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8.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9.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做铁丝燃烧的改进实验。将加热至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集气瓶中(如图甲),铁丝不燃烧。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将铁丝再次加热至红热伸入集气瓶中(如图乙),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第9题)
A.加入二氧化锰后,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
B.集气瓶中过氧化氢溶液既能分解提供氧气,又能保护集气瓶不被炸裂
C.图甲实验中铁丝不燃烧,说明图甲集气瓶中不生成氧气
D.对比甲、乙现象,说明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之一是氧气的浓度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4分)能源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人类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1)专家指出,长时间吸入高浓度富氧空气会发生氧中毒,这里的“氧”指的是__________(填“氧元素”“氧原子”或“氧分子”)。
(2)农村厨房里使用的燃料经历了“柴草→煤→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①在使用柴草时,将柴草架空,燃烧会更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西安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城市。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目前人们主要通过三大化石燃料来获取能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三大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 B.煤是不可再生能源
C.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eq \(=====,\s\up7(燃烧))2H2O+CO2↑
11.(4分)如图是A~D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1题)
(1)图中A、B、C、D四种微观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D中x=______。
(2)A、B、C、D四种微观粒子中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填字母)。
(3)E中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
12.(4分)碳及碳的化合物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2)在书写档案时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档案能长久保存。
(3)CO2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请写出一条CO2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煤、石油和___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CO2,引起温室效应加剧。
13.(4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黄河水含沙量大,净化成直饮水的流程如图所示:
(第13题)
(1)砂罐通过________操作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碳罐中的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
(2)生活中与紫外线灯功能相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杀菌中使用的臭氧与氧气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5分)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全球首创使用零碳甲醇燃料。甲醇又被称为“液态的阳光”,如图是回收、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4题)
(1)膜分离技术是目前正在研发的一种CO2捕获技术,使用的聚合物分离膜能让CO2分子通过,其他分子则被“筛除”。该原理与化学实验中________操作的原理类似。
(2)“能量储存/转化”系统通过多个反应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储存。①其中一个反应是通过光—电转换产生的电分解水制H2,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②该系统中,H2、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eq \(=====,\s\up7(催化剂))CH3OH+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5.(3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和加热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回答下列与氧气有关的问题:
(1)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①~④中消耗氧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食物腐烂 ②煤炭燃烧 ③植物光合作用 ④人的呼吸
(2)如图是探究白磷燃烧条件的实验。从图中可知白磷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第15题)
(3)某同学向相同体积的5%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和氧化铁作催化剂,现象如上表。
根据气泡生成多少可以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6分)如图A~E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6题)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B、C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AE装置制备并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4)图F是根据B装置设计的简易制氧机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推断A剂和B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7分)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老师演示了如下实验: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将其喷水后,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纸花变红。接下来,请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参与以下探究:
(第17题图1)
【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纸花变红呢?
【形成假设】假设Ⅰ:水使纸花变红。假设Ⅱ:____________使纸花变红。
假设Ⅲ:CO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纸花变红。
根据老师的演示实验,假设Ⅰ一定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并实施实验】补充完整下面表格。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的____________使纸花变红。
【实验拓展】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CO2。
(第17题图2)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胶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汽水中含有CO2。
【反思评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1小题,计5分)
18.(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定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称量68 g过氧化氢溶液和0.1 g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液体和二氧化锰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计算:
(第18题)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g。
(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一、1.C 2.C 3.B 4.C 5.D 6.D
7.A 点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A选项正确;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分别消去反应前后1个相同的“”分子,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B选项错误;分子由原子构成,1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C选项错误;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D选项错误。故选A。
8.B 易错点睛:B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要证明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证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B不能证明这两点,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9.C
二、10.(1)氧分子
(2)①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CH4
(3)AB
11.(1)AB;8 (2)D (3)78.971
12.(1)C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3)用于灭火器(合理即可) (4)天然气
13.(1)过滤;吸附 (2)煮沸 (3)分子构成不同
14.(1)过滤
(2)①2H2Oeq \(=====,\s\up7(通电))2H2↑+O2↑;分解反应 ②H2O
15.(1)①②④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铁好(合理即可)
三、16.(1)集气瓶
(2)CaCO3+2HCl===CaCl2+CO2↑+H2O;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小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离导管,导致水槽中的水倒吸进试管中,使试管破裂(合理即可)
(4)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二者顺序可以互换)
17.【形成假设】二氧化碳(或CO2);喷水后纸花不变红
【设计并实施实验】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得出结论】碳酸(或H2CO3)
【实验拓展】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评价】CO2+Ca(OH)2===CaCO3↓+H2O
四、18.(1)0.8
(2)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x。
2H2O2eq \(=====,\s\up7(MnO2))2H2O+O2↑
68 32
x 0.8 g
eq \f(68,32)=eq \f(x,0.8 g) x=1.7 g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1.7 g。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催化剂
现象
MnO2
有大量气泡生成
Fe2O3
气泡量相对较少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纸花不变红
假设Ⅱ不成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科学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阶段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科学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及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中华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常用环氧乙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