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1页
    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2页
    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8页。
    第七单元学情评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境友好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B.减少自驾燃油汽车出行C.开发利用氢能等新能源 D.进一步扩大燃煤发电2.“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自救互助能力。”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3.我国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在安徽六安投运,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的全链条技术贯通,并能实现从绿电到绿氢再到绿电的低碳循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氢能源储存和运输方便 B.氢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C.绿电、绿氢中的“绿”是指安全、环保 D.氢能源是清洁的高能燃料4.用酒精灯加热时,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应采取的紧急灭火措施是(  )A.用水浇灭 B.用书本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布盖灭5.农家乐用柴火灶大锅煮饭香气四溢,灶内木柴燃烧一段时间,火焰会变小,需要用铁钳挑开,才能再次变旺。下列关于木柴燃烧变旺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木柴变得更多 B.降低了木柴的着火点C.带来更多热量 D.木柴与空气接触更充分6.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爆炸灭火弹原理是使火灾现场缺氧和温度骤降   D.不纯氢气点燃时,一定会发生爆炸7.下列有关安全措施得当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 B.档案材料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电烤炉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D.天然气泄漏,开灯检查泄漏点8.科学合理地使用燃料,可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B.把煤块加工成蜂窝煤可使之燃烧更加充分C.天然气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燃料D.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9.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有错误的一组是(  )10.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我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第10题)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 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化学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④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⑤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11.某化学小组研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两个实验方案,下列关于方案设计说法不合理的是(  )A.方案a是想通过铜片上白磷和红磷的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B.方案b想通过试管中白磷和水中白磷的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C.方案b比方案a的设计更环保D.方案b的两个试管应装有氧气(第11题)   (第12题)12.“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不同浓度的“富氧空气”探究重油、褐煤在其中燃烧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1可知,一定范围内氧气含量越高,重油和褐煤燃烧的温度越高B.由图1可知,当燃烧温度达到最大值后,氧气含量增加时,燃烧温度反而降低C.由图2可知,增大氧气含量可减少重油和褐煤燃烧产生的尾气污染D.由图2可知,重油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量始终大于褐煤燃烧产生的烟气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6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从火的发现到火的使用,燃烧对于人类生活的改善和社会发展的进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燃烧作为一种化学变化,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然而因为对燃烧控制不当而引发的火灾甚至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天然气是低碳能源,作为燃料,产生相同热量时,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可减排二氧化碳65.1%。天然气用于汽车燃油,需要压缩冷却成液体,使用1 m3液化天然气可汽化成625 m3天然气。它可以减少颗粒悬浮物的排效。(1)天然气作为一种常见的不可再生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天然气作为家庭中主要使用的燃料,为保障安全,报警器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__________(填“天花板”或“地面”)。(3)乙醇,俗称酒精,也是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然气相比于煤炭是低碳能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微观角度解释1 m3液化天然气可汽化成625 m3天然气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5分)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碳。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的气化和液化的流程如图所示:(1)粗煤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步骤①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相比于直接用煤作燃料,煤的气化和液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第14题)     (第15题)15.(6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选用该装置。(3)现有试剂:①稀硫酸②浓盐酸③锌粒。若用该装置制取H2,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6分)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可燃物(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天然气。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而“低碳经济”是以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第16题图1)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任务二】探究燃烧条件如图1是教材探究燃烧条件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2)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调控燃烧(4)相同质量的煤在不同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热量不同。请举出一种改变煤燃烧条件,使煤充分燃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任务四】利用燃烧探究物质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乙醇的燃烧产物,实验装置如图2。(第16题图2)   (第16题图3)实验结束后,传感器数据如图3。(5)结合图中曲线,可以得出乙醇中含有碳、氢元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能否得出乙醇中含有氧元素,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5分)目前合肥市家庭管道气所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若甲烷不完全燃烧,火焰为黄色,产生炭黑、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因此在使用天然气时应尽量使其完全燃烧。(1)若家中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为黄色,则应该把燃气灶的进风口(进空气的阀门)调______(填“大”或“小”)。(2)若3.2 g甲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一、1.D 2.C 3.A 4.D 5.D 6.C 7.A8.A 易错点睛:石油产品往往是分馏获得而不是化学变化分解得到。9.C 10.D11.B 思路点睛:方案b中,试管中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12.D 点拨:A.(√)图1中,开始阶段重油、褐煤的燃烧温度都随氧气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所以一定范围内氧气含量越高,重油和褐煤燃烧的温度越高;B.(√)图1中,重油、褐煤的燃烧温度达到最高点后,都会随氧气含量的增加而出现减小的情况,所以当燃烧温度达到最大值后,氧气含量增加时,燃烧温度反而降低;C.(√)图2中,重油、褐煤的烟气量都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增大氧气含量可减少重油和褐煤燃烧产生的尾气污染;D.(×)没有指明氧气含量,无法比较重油、褐煤燃烧产生的烟气量大小。二、13.(1)CH4 (2)天花板(3)C2H5OH+3O2eq \o(=====,\s\up7(点燃))2CO2+3H2O(4)产生相同热量时,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可减排二氧化碳65.1% (5)汽化后甲烷分子间的间隔增大14.(1)混合物 (2)过滤 (3)CO+2H2eq \o(=====,\s\up7(催化剂))CH3OH(4)实现了煤的综合利用,更环保(合理即可)15.(1)试管 (2)不能(3)①③;Zn+H2SO4===ZnSO4+H2↑(4)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16.(1)石油;A(2)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3)隔绝烧杯中白磷与氧气接触,给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提供热量;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不燃烧(4)将煤粉碎(或通入过量的空气,合理即可)(5)从图中曲线得出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说明乙醇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6)不能,二氧化碳和水中虽然都含有氧元素,但是不能确定它们中的氧元素是来自氧气,还是来自乙醇17.(1)大(2)解:设3.2 g甲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至少为x。CH4+2O2eq \o(=====,\s\up7(点燃))CO2+2H2O 16   643.2 g xeq \f(16,64)=eq \f(3.2 g,x)  x=12.8 g答:3.2 g甲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至少为12.8 g。 题序123456789101112答案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B.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蜡烛燃烧——放热反应碳还原二氧化碳——吸热反应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CH4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能源进入未开发的溶洞探险——用手电筒照明清理沼气池——用火把照明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绿色能源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