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联考真题汇编 专题二 细胞的新陈代谢(跨膜运输、ATP、酶、光合与呼吸)-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84724/1-17388886137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省联考真题汇编 专题二 细胞的新陈代谢(跨膜运输、ATP、酶、光合与呼吸)-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84724/1-17388886137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省联考真题汇编 专题二 细胞的新陈代谢(跨膜运输、ATP、酶、光合与呼吸)-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84724/1-17388886138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省联考真题汇编 专题二 细胞的新陈代谢(跨膜运输、ATP、酶、光合与呼吸)-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84724/0-17388886117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省联考真题汇编 专题二 细胞的新陈代谢(跨膜运输、ATP、酶、光合与呼吸)-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84724/0-1738888611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省联考真题汇编 专题二 细胞的新陈代谢(跨膜运输、ATP、酶、光合与呼吸)-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684724/0-17388886118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生物高考高三八省联考真题汇编 专题二 细胞的新陈代谢(跨膜运输、ATP、酶、光合与呼吸)-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生物高考高三八省联考真题汇编 专题二 细胞的新陈代谢(跨膜运输、ATP、酶、光合与呼吸)-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文件包含八省联考真题汇编专题二细胞的新陈代谢跨膜运输ATP酶光合与呼吸-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八省联考真题汇编专题二细胞的新陈代谢跨膜运输ATP酶光合与呼吸-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A. 脂肪细胞中GLUT4以氨基酸为原料,在核糖体中合成
B. GLUT4转移至细胞膜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线粒体
C. GLUT4每次转运葡萄糖时,其自身构象都会发生改变
D.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脂肪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是一种存在于脂肪细胞中的蛋白质,脂肪细胞在利用该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时,GLUT4会发生构象的改变。血糖浓度升高时,脂肪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增加。
【详解】A、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是一种存在于脂肪细胞中的蛋白质,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是氨基酸,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能量代谢中心,因此GLUT4转移至细胞膜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线粒体,B正确;
C、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是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的载体蛋白,每次转运葡萄糖时GLUT4的构象会发生改变,C正确;
D、当血糖浓度升高时,会有更多的葡萄糖通过细胞膜上的GLUT4进入脂肪细胞,因此脂肪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增加,D错误。
故选D。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演练陕西生物)2. 水是影响植物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升高可提高植物耐旱耐寒能力
B. 水能为光合作用生成的还原型辅酶Ⅰ(NADH)提供氢
C. 水是良好的溶剂,有利于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D. 水分子以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方式进出植物根毛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号参与细胞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生物体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活动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活动越旺盛,抗逆性越差,而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升高可提高植物耐旱耐寒能力,A正确;
B、水能为光合作用生成的还原型辅酶Ⅱ(NADPH)提供氢,B错误;
C、水是良好的溶剂,有利于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C正确;
D、水分子以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水通道蛋白)方式进出植物根毛细胞,D正确。
故选B。
(2025年1月普通高校适应性测试河南生物)3. 醛固酮可诱导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壁上皮细胞合成多种蛋白质,如顶端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和基底膜上的钠钾泵,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醛固酮促进Na+重吸收的同时也促进K+的排出
B. 血Na+和血K+浓度升高均可促进醛固酮的分泌
C. Na+由管腔进入血管的方式既有主动运输又有被动运输
D. 顶端膜上的K+外流依赖于基底膜上钠钾泵的正常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的重吸收,同时增加了K+的排出,即产生“保钠排钾”的作用。
【详解】A、据题图分析可知,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并增加K+的排泄。醛固酮通过诱导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壁上皮细胞合成多种蛋白质,如顶端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和基底膜上的钠钾泵,从而增加Na+的重吸收并促进K+的排出,A正确;
B、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血Na+浓度的调节,当血Na+浓度降低时,醛固酮的分泌会增加,以促进Na+的重吸收并恢复血Na+浓度的平衡。而血K+浓度的升高则会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因为K+浓度的升高会促进K+的排泄,而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K+的排泄,所以血K+浓度的升高会负反馈抑制醛固酮的分泌,B错误;
C、据题图分析可知,Na+由管腔进入血管的过程包括两个步骤:首先通过顶端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一种被动运输方式)进入上皮细胞,然后通过基底膜上的钠钾泵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泵出上皮细胞进入血管,C正确;
D、顶端膜上的K+外流是依赖于顺浓度梯度进行,即K+在细胞内的浓度高于在管腔中的浓度,且细胞膜对K+具有通透性。然而,这个过程的持续进行需要基底膜上钠钾泵的正常活动来维持。钠钾泵通过消耗ATP将Na+从细胞内泵出并将K+泵入细胞内,从而维持了细胞内外的Na+和K+浓度差,为顶端膜上的K+外流提供了动力,D正确。
故选B。
(2025年1月普通高考招生适应性测试云南生物)4. 胃蛋白酶原是胃黏膜主细胞合成分泌的胃蛋白酶前体,由H+激活后转变成胃蛋白酶发挥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肌肉细胞的内质网比胃黏膜主细胞的更为发达
B. 胃蛋白酶原的分泌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胃蛋白酶原被激活时空间结构一定会发生改变
D. 胃蛋白酶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时需要消耗水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通过胞吞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A、肌肉细胞合成的蛋白质相对胃黏膜主细胞较少,胃黏膜主细胞的内质网更发达,A错误;
B、胃蛋白酶原的本质是蛋白质,通过胞吐分泌,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
C、在盐酸所创造的酸性环境中,胃蛋白酶原发生去折叠,使得其可以以自催化方式对自身进行剪切,从而生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原被激活时空间结构一定会发生改变,C正确;
D、胃蛋白酶可水解蛋白质,其在消化道中发挥作用时需要消耗水分,消化道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C。
(2025年1月八省联考·四川生物)5. 某研究团队测定了水分胁迫(不足或过多)下黄芩叶片的生理指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在胁迫状态下,细胞积累的活性氧会破坏膜的脂质分子,形成丙二醛)
A. 水分过多时,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减弱
B. 水分不足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导致水分流失增加
C. 黄芩叶片中的叶绿素可吸收光能,其合成受到水分供给影响
D. 水分供给不足对黄芩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大于水分供给过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丙二醛是生物膜的脂质物质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含量越高,说明植物细胞膜的脂质物质过氧化程度高,细胞膜受到的伤害严重,反映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越大。水分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之一,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影响。
【详解】A、水分过多时,根据表格可知,丙二醛的含量上升,说明膜的脂质分子受到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会减弱,A正确;
B、水分不足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多,细胞渗透压变大,会水分尽可能留在植物体内,不会流失,B错误;
C、黄芩叶片中的叶绿素可吸收传递光能,其合成受到水分供给影响,水分供给适量时叶绿素含量最高,C正确;
D、水分供给不足对黄芩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大于水分供给过多,水分供给不足时丙二醛含量最多,膜的脂质分子破坏最严重,细胞膜损伤最严重,D正确。
故选B。
(2025年1月普通高考招生适应性测试云南生物)6. 酶不仅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还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病原菌可通过分泌果胶酶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B. 能有效祛除奶渍的加酶洗衣粉,可用来洗涤蚕丝制品
C. 食物中的淀粉和蔗糖在咀嚼过程中会被唾液淀粉酶催化水解
D. 参与细胞内DNA复制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和T4 DNA连接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植物病原菌可通过分泌果胶酶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A正确;
B、能有效祛除奶渍的加酶洗衣粉,其中的酶是蛋白酶,蚕丝制品中的蚕丝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质,该洗衣粉不能用来洗涤蚕丝制品,B错误;
C、唾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C错误;
D、DNA复制时,解旋酶解开双螺旋,DNA聚合酶催化子链的延伸,DNA连接酶(但不是T4DNA连接酶)连接不连续合成的子链,T4DNA连接酶催化两个平末端的链接,一般用于基因工程中,D错误。
故选A。
(2025年1月普通高考招生适应性测试云南生物)7. 酶不仅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还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病原菌可通过分泌果胶酶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B. 能有效祛除奶渍的加酶洗衣粉,可用来洗涤蚕丝制品
C. 食物中的淀粉和蔗糖在咀嚼过程中会被唾液淀粉酶催化水解
D. 参与细胞内DNA复制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和T4 DNA连接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植物病原菌可通过分泌果胶酶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A正确;
B、能有效祛除奶渍的加酶洗衣粉,其中的酶是蛋白酶,蚕丝制品中的蚕丝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质,该洗衣粉不能用来洗涤蚕丝制品,B错误;
C、唾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C错误;
D、DNA复制时,解旋酶解开双螺旋,DNA聚合酶催化子链的延伸,DNA连接酶(但不是T4DNA连接酶)连接不连续合成的子链,T4DNA连接酶催化两个平末端的链接,一般用于基因工程中,D错误。
故选A。
(2025年1月普通高考招生适应性测试云南生物)8. 酶不仅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还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病原菌可通过分泌果胶酶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B. 能有效祛除奶渍的加酶洗衣粉,可用来洗涤蚕丝制品
C. 食物中的淀粉和蔗糖在咀嚼过程中会被唾液淀粉酶催化水解
D. 参与细胞内DNA复制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和T4 DNA连接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植物病原菌可通过分泌果胶酶降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A正确;
B、能有效祛除奶渍的加酶洗衣粉,其中的酶是蛋白酶,蚕丝制品中的蚕丝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质,该洗衣粉不能用来洗涤蚕丝制品,B错误;
C、唾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C错误;
D、DNA复制时,解旋酶解开双螺旋,DNA聚合酶催化子链的延伸,DNA连接酶(但不是T4DNA连接酶)连接不连续合成的子链,T4DNA连接酶催化两个平末端的链接,一般用于基因工程中,D错误。
故选A。
(2025年1月八省联考·四川生物)9. 某研究团队测定了水分胁迫(不足或过多)下黄芩叶片的生理指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在胁迫状态下,细胞积累的活性氧会破坏膜的脂质分子,形成丙二醛)
A. 水分过多时,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减弱
B. 水分不足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导致水分流失增加
C. 黄芩叶片中的叶绿素可吸收光能,其合成受到水分供给影响
D. 水分供给不足对黄芩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大于水分供给过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丙二醛是生物膜的脂质物质过氧化的产物,丙二醛含量越高,说明植物细胞膜的脂质物质过氧化程度高,细胞膜受到的伤害严重,反映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越大。水分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之一,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影响。
【详解】A、水分过多时,根据表格可知,丙二醛的含量上升,说明膜的脂质分子受到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会减弱,A正确;
B、水分不足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多,细胞渗透压变大,会水分尽可能留在植物体内,不会流失,B错误;
C、黄芩叶片中的叶绿素可吸收传递光能,其合成受到水分供给影响,水分供给适量时叶绿素含量最高,C正确;
D、水分供给不足对黄芩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大于水分供给过多,水分供给不足时丙二醛含量最多,膜的脂质分子破坏最严重,细胞膜损伤最严重,D正确。
故选B。
(2025年1月八省联考·四川生物)10. 生菜是一种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易发生褐变的蔬菜。多酚氧化酶(PPO)在有氧条件下能催化酚类物质形成褐色的醌类物质,导致植物组织褐变。某团队研究生菜多酚氧化酶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氧环境可促进褐变发生B. 喷洒柠檬酸可抑制褐变发生
C. 保存和运输生菜的最适pH值为6D. 40℃时PP0活性最高,适于生菜保存
【答案】B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特性。
【详解】A、多酚氧化酶(PPO)在有氧条件下能催化酚类物质形成褐色的醌类物质,因此低氧环境可抑制褐变发生,A错误;
B、图示可知,柠檬酸可以减弱PPO相对活性,从而减少醌类物质的形成,即抑制褐变发生,B正确;
C、结合图示可知,PH为6时吸光度最大,而吸光度和醌类物质含量成正相关,说明PH为6时褐变易发生,从而不利于保存和运输生菜,C错误;
D、结合图示可知,温度为40℃时吸光度最大,而吸光度和醌类物质含量成正相关,说明温度为40℃时褐变易发生,从而不利于生菜的保存,D错误。
故选B。
(2025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测试内蒙古生物卷(八省联考))11. 某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底物的3种呼吸途径中,部分物质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途径二葡萄糖中的能量最终都转移到了乙醇和少量ATP中
B. 途径二和途径三的存在,降低了酵母菌对环境的适应力
C. 酵母菌仅通过途径三不能获得满足生长必需的能量
D. 生物界中,途径一仅发生在具有线粒体的细胞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还原氢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两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详解】A、途径二为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乙醇中,少部分能量转移到ATP,还有一部分以热能散失,A错误;
B、径二和途径三的存在,使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也能生存,提高了酵母菌对环境的适应力,B错误;
C、途径三为无氧条件,产生的ATP较少,因此仅通过途径三不能获得满足生长必需的能量,C正确;
D、途径一过程也可发生在不含线粒体的细胞中,如硝化细菌、蓝细菌等,D错误。
故选C。
(2025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测试内蒙古生物卷(八省联考))12(多选). 某种芽孢酸性环境下不萌发,碱性环境下萌发。为探究其机理,研究不同pH下两种促进芽孢萌发的酶(M和N)的活性和结构变化。发现酸性环境下M的活性和α-螺旋(肽链有规律的盘曲)含量增高,而碱性环境下N的活性和α-螺旋的含量增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碱性环境中N为芽孢萌发供能来降低其催化反应的活化能
B. 酸性环境主要通过改变氨基酸序列影响M的α-螺旋含量
C. 碱性环境主要通过调节N活性来影响该种芽孢萌发
D. 酸碱环境调节芽孢萌发过程中M、N活性均受到pH影响
【答案】CD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A、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供能,因此N不能为芽孢萌发供能,A错误;
B、酸性环境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不会改变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因此酸性环境不能通过改变氨基酸序列影响M的α-螺旋含量,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酸性环境下M的活性和α-螺旋(肽链有规律的盘曲)含量增高,而碱性环境下N的活性和α-螺旋的含量增高,即酸性和碱性条件下α-螺旋的含量都增高,但酸性环境下芽孢不萌发,碱性环境下萌发,因此可推测碱性环境主要通过调节N活性来影响该种芽孢萌发,C正确;
D、pH可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反应速率,因此酸碱环境调节芽孢萌发过程中M、N活性均受到pH影响,D正确。
故选CD。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演练陕西生物)13. 肿瘤细胞在有氧状态下仍主要依赖无氧呼吸方式供能。小鼠体内棕色脂肪细胞线粒体中解偶联蛋白可使部分原本用于合成ATP的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失。冷刺激引起棕色脂肪细胞解偶联蛋白表达量升高,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强,影响肿瘤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借助载体蛋白进入细胞时,转运过程需依赖载体蛋白的构象变化
B. 解偶联蛋白导致的棕色脂肪细胞产热增加有助于低温下小鼠的体温维持
C. 冷刺激条件下,高糖喂养小鼠无法缓解棕色脂肪细胞对肿瘤增殖的抑制作用
D. 提高棕色脂肪细胞中解偶联蛋白表达量的其他因素可能导致肿瘤生长受到抑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分析,冷刺激引起棕色脂肪细胞解偶联蛋白表达量升高,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强,导致肿瘤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能力相对减弱,肿瘤生长会受到抑制。
【详解】A、葡萄糖借助载体蛋白进入细胞时,葡萄糖需要与载体蛋白结合,载体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A正确;
B、线粒体中解偶联蛋白可使部分原本用于合成ATP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失,产热增加有助于低温下小鼠的体温维持,B正确;
C、冷刺激引起棕色脂肪细胞解偶联蛋白表达量升高,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强,肿瘤细胞竞争葡萄糖的能力相对减弱,进而导致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即冷刺激条件下,高糖喂养小鼠可以缓解棕色脂肪细胞对肿瘤增殖的抑制作用,C错误;
D、棕色脂肪细胞解偶联蛋白表达量升高,对葡萄糖的利用会增强,从而使得肿瘤细胞利用的葡萄糖减少,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因此提高棕色脂肪细胞中解偶联蛋白表达量的其他因素可能导致肿瘤生长受到抑制,D正确。
故选C。
(2025年1月普通高考招生适应性测试云南生物)14. 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可延缓细胞衰老。Sirt1激活程度与NAD+/NADH的比值呈正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DH转化为NAD+过程通常伴随O2产生
B. NADH转化成NAD+过程通常伴随磷酸产生
C. 科学运动增加NADH相对含量,可以延缓衰老
D. 适度寒冷增加NAD+相对含量,可以延缓衰老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Sirt1激活程度与NAD+/NADH的比值呈正相关,增加NADH相对含量时,NAD+/NADH的比值会减小,则Sirt1激活程度就会降低,减缓细胞衰老的作用就会较弱,所以科学运动增加NADH相对含量,不可以延缓衰老,相反增加NAD+相对含量时,NAD+/NADH的比值会变大,则Sirt1激活程度就会增加,减缓细胞衰老的作用就会较强,所以适度寒冷增加NAD+相对含量,可以延缓衰老
【详解】A、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均会生成NADH,,并合成少量ATP,NADH的消耗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完成的,该阶段NADH转化为NAD+过程通常伴随O2消耗,A错误;
B、NADH的消耗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完成的,该阶段NADH转化为NAD+过程通常伴随ATP的生成与O2消耗,ATP的合成消耗磷酸,因此该过程通常伴随磷酸消耗,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Sirt1激活程度与NAD+/NADH的比值呈正相关,增加NADH相对含量时,NAD+/NADH的比值会减小,则Sirt1激活程度就会降低,减缓细胞衰老的作用就会较弱,所以科学运动增加NADH相对含量,不可以延缓衰老,C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Sirt1激活程度与NAD+/NADH的比值呈正相关,增加NAD+相对含量时,NAD+/NADH的比值会变大,则Sirt1激活程度就会增加,减缓细胞衰老的作用就会较强,所以适度寒冷增加NAD+相对含量,可以延缓衰老,D正确。
故选D。
(2025年1月普通高考招生适应性测试云南生物)15.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优良灌木细叶小蘗为实验材料。选取多株生长状况相近的幼苗,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正常浇水管理,Ⅱ组干旱处理,在其他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每株相关指标,数据如下。
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中,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实验中Ⅰ组、Ⅱ组均测定多株植株相关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
(2)气孔导度减小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导致为另一阶段提供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减少。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光解产生的电子若有剩余,则和氧气结合形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系统,导致生物膜损伤。生物膜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4)干旱胁迫时,植物叶片萎蔫卷曲下垂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综上分析其原理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CO2浓度、光照条件 ②. 排除偶然情况,减小实验误差
(2) ①. 暗反应 ②. ADP+Pi ③. NADP+
(3) ①.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②. 控制气孔的开闭
(4)植物叶片萎蔫卷曲下垂可避免吸收更多热量,导致水分过度蒸发,从而保证气孔的相对开度,进而保证光合作用在一定强度下进行
【解析】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小问1详解】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浇水量,无关变量包括CO2浓度、光照条件、温度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实验中Ⅰ组、Ⅱ组均测定多株植株相关数据的目的是排除偶然情况,减小实验误差。
【小问2详解】
气孔导度减小,CO2不能进入叶肉细胞,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导致为另一阶段(光反应)提供的ADP+Pi和NADP+减少。
【小问3详解】
生物膜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是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即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②是生物膜可控制气孔的开闭。
【小问4详解】
干旱胁迫时,植物叶片萎蔫卷曲下垂可避免吸收更多热量,导致水分过度蒸发,从而保证气孔的相对开度,进而保证光合作用在一定强度下进行。
(2025年1月八省联考·四川生物)16. 兴安落叶松在甲、乙两地都有分布,为研究气候变暖对该植物的影响,某团队分别将甲、乙两地的部分兴安落叶松移栽到丙地(三地年降雨量相似,移栽时选择同龄树并连同原地土壤一同移栽),测定这种树在甲、乙、丙三地的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进行甲、乙两地就地移栽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在光反应阶段,兴安落叶松叶绿体内__________薄膜上的色素捕获光能,夺取水的电子,经电子传递最终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
(3)在暗反应阶段,植物通过羧化反应实现对CO2的固定。兴安落叶松从甲、乙两地移栽到丙地,其羧化速率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4)综上,推测兴安落叶松从甲、乙两地移栽到丙地后,其光合速率会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若进一步研究气候变暖对兴安落叶松光合作用的影响,你认为还可测定的指标有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答案】(1)起对照作用
(2)类囊体 (3) ①. 增加 ②. 兴安落叶松从甲、乙两地移栽到丙地,温度提高,羧化酶的酶活性增加,CO2的固定速率变大
(4) ①. 增加 ②. 兴安落叶松从甲、乙两地移栽到丙地后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与最大羧化速率均有明显增加,即光反应与暗反应速率均增加 ③. 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
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
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
【小问1详解】
本实验目的是为研究气候变暖对该植物的影响,实验中进行甲、乙两地就地移栽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小问2详解】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进行水的光解及ATP的合成,该阶段中光能被叶绿体内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捕获后,将水分解为O2和H+等,还合成ATP和NADPH,光能转化成储存在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
【小问3详解】
根据柱状图的右侧的图可知丙地的温度高于甲、乙,因此可推测兴安落叶松从甲、乙两地移栽到丙地,甲、乙的最大羧化速率都有所增加的原因是兴安落叶松从甲、乙两地移栽到丙地,温度提高,羧化酶的酶活性增加,CO2的固定速率变大。
【小问4详解】
根据柱状图的因变量可知兴安落叶松从甲、乙两地移栽到丙地后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与最大羧化速率均有明显增加,即光反应与暗反应速率均增加,所以可推测兴安落叶松从甲、乙两地移栽到丙地后,其光合速率均会增加。
若要进一步研究研究气候变暖对兴安落叶松光合作用的影响,我们还可以通过检测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等来实现。
(2025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测试内蒙古生物卷(八省联考))17. 为提高温室反季种植番茄的产量,探究相同光照强度下不同红光与蓝光的比例及光周期(24h中光/暗时长比例)对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色素吸收、传递光能,在类囊体薄膜上经过一系列转化和电子传递,将能量储存在______、______中。这两种物质在______(填场所)中发挥作用。
(2)实验发现1:0.8组的光合速率最高,结合图1结果和色素对光的吸收光谱,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和______。
(3)在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需要与相关蛋白质组成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来行使功能。结合图2分析,在适宜的光周期下,细胞中感受光周期的光敏色素吸收______光后,将信号传入______增加______基因的表达,提高叶绿体对光的捕获能力。
(4)在北方某地,冬季日照时长约为10h。利用上述实验结果,给出对温室种植番茄进行补光增产的关键措施______。
【答案】(1) ①. ATP ②. NADPH ③. 叶绿体基质
(2) ①. 1:0.8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最高 ②.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
(3) ①. 红光 ②. 细胞核 ③. 调控叶绿素合成
(4)调整光质红光与蓝光为1:0.8,以提升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光合速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进而合成有机物。
【小问1详解】
光合色素吸收、传递光能,在类囊体薄膜上经过一系列转化和电子传递,即光反应的过程,将能量储存在ATP和NADPH中,这两种物质在暗反应过程中还原C3,该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小问2详解】
由图1可知,各光质比例下,叶绿素相差较大,但类胡萝卜素相差不大,且在红光与蓝光比例为1:0.8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所以该条件下光合速率最高。
【小问3详解】
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在该光质条件下,光敏色素吸收红光,由图2可知,在适宜的光周期下,叶绿素含量显著提升,说明光敏色素吸收红光后,将信号传入细胞核,增加调控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的表达,提高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叶绿体对光的捕获能力。
【小问4详解】
由图2可知,光照在8-12h时,叶绿素含量相对较低,此时可通过调整光质红光与蓝光为1:0.8,以提升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光合速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演练陕西生物)18.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将实验对象置于不同温度处理15分钟,再置于生境温度(30℃)下测定相关数据,并以30℃处理组的测定值为参照,结果如图(a)、图(b)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变化会影响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光合作用暗反应所需的酶位于叶绿体的_____。
(2)实验步骤中“再置于生境温度(30℃)下测定相关数据”的目的是_____。
(3)据图(a)、图(b)判断,植物甲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物质和结构在_____温度范围内未发生不可逆损伤,判断依据是_____。两种植物中,植物_____更适合用于炎热地区的绿化种植。
(4)其他环境因素适宜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影结果如图(c),T点表示高温温度补偿点。若降低光照强度,该植物的T点将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变”),原因是_____。
【答案】(1)基质 (2)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具可比性
(3) ①. 30℃-40℃ ②. 该温度范围内处理后,光照下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相对值与30℃处理组相同 ③. 乙
(4) ①. 左移 ②.
降低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减弱,光合速率要等于呼吸速率,则光合速率要增加,T点应左移
【解析】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温度等等。
【小问1详解】
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因此其所需的酶位于叶绿体的基质。
【小问2详解】
再置于生境温度(30℃)下测定相关数据的目的是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具可比性。
【小问3详解】
植物甲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物质和结构在45℃以内温度范围内未发生不可逆损伤,因为在此温度内植物甲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境温度(30℃)下能够恢复,但是乙可在更高的温度下正常生命活动,因此乙更适合用于炎热地区的绿化种植。
【小问4详解】
若降低光照强度,该植物的T点将右移,因为光照强度降低,光合作用下降,在高温下植物要达到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就需要更高的温度来提升光合速率。
(2025年1月普通高校适应性测试河南生物)19. 为探究某种杨树雌株和雄株竞争光资源的差异,研究人员将生长状态相同的雌株和雄株幼苗植于同一盆中,在全光照(自然光照)和遮阴(55%自然光照)条件下分组培养,5个月后检测植株的生理指标,结果如图所示(净光合速率以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的CO2量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通过光反应将光能转化成______中的化学能。在暗反应阶段,CO2被利用。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生成______。
(2)与全光照处理相比,遮阴处理导致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多,该变化的生理意义是______。
(3)在相同光照(全光照或遮阴)条件下,雄株的生物量(干重)均高于雌株。不考虑呼吸速率的差异,据图推测该种杨树雌株和雌株的光资源竞争策略分别是______。
(4)综合本研究和其他几种杨树的相关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如下:杨树雌株和雄株对光资源的竞争策略不同。该推理运用了______(填科学方法)。
(5)杨树雌株通过产生杨絮(包裹种子的絮状绒毛)传播种子。杨絮会引发过敏反应,且存在火灾隐患。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为防治杨絮问题提供合理建议: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1) ①. ATP和NADPH ②. 糖类等有机物
(2)有利于吸收更多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3)雌株倾向于减少光能获取,雄株倾向于获得更多光能
(4)归纳法 (5)选育无絮品种,采用激素抑制柳絮产生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包括水的光解,ATP的合成以及NADPH的合成,能量变化是将光能转化成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能量变化是将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小问1详解】
光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包括水的光解,ATP的合成以及NADPH的合成,能量变化是将光能转化成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最后生成的是糖类等有机物。
【小问2详解】
与全光照处理相比,遮阴处理导致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多,该变化的生理意义是有利于吸收更多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小问3详解】
据图判断雌株的株高小于雄株,雌株获得的光能少,雄株获得的光能多,雌株倾向于减少光能获取,雄株倾向于获得更多光能。
【小问4详解】
综合本研究和其他几种杨树的相关研究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应用的方法是归纳法。
小问5详解】
杨絮是包裹种子的絮状绒毛,会引发过敏反应,且存在火灾隐患,为防治杨絮问题,可选育无絮品种或者利用激素抑制杨絮的产生等措施。
生理指标
处理
丙二醛含量
(mg·g-1)
可溶性糖含量
(mg·g-1)
叶绿素含量
(mg·g-1)
水分供给适量
2.0
31.0
1.65
水分供给过多
2.8
250
1.50
水分供给不足
9.2
57.8
1.50
生理指标
处理
丙二醛含量
(mg·g-1)
可溶性糖含量
(mg·g-1)
叶绿素含量
(mg·g-1)
水分供给适量
2.0
31.0
1.65
水分供给过多
2.8
250
1.50
水分供给不足
9.2
57.8
1.50
指标
组别
叶片相对含水量/%
叶片净光合速率
/(μmlCO₂·m-2·s-1)
气孔导度
/(ml·m-2·s-1)
蒸腾速率
/(μml·m-2·s-1)
Ⅰ组
61.32
5.45
0.12
1.39
Ⅱ组
56.15
4.12
008
0.7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生物高考高三八省联考真题汇编 专题一七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文件包含八省联考真题汇编专题七动物生命活动调节-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八省联考真题汇编专题七动物生命活动调节-2025年1月“八省联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3物质的跨膜运输(Word版附解析),共25页。
这是一份专题04 ATP和酶-【真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文件包含专题04ATP和酶真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教师卷docx、专题04ATP和酶真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学生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