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上海市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
    上海市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
    上海市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上海市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10分,阅读45分,写作4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8分)按要求填空。
    (1)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2) ,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故不积跬步, 。(《 》)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 ”两句,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明明年岁已高却还多愁善感的自嘲。
    (5)《赤壁赋》中的“ , ”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平和的江上画面。
    2.(2分)小明准备开展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以下适合放在调查问卷中的一项是( )
    A.您是否经常参加家乡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端午、中秋等?如果参加,您通常会参与哪些具体活动?
    B.您对家乡的历史名人了解多少?能否列举三位以上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事迹?
    C.您认为家乡最著名的自然景观是什么?如果要开发成旅游景点,您觉得应该增加哪些配套设施 (如酒店、餐厅、游乐设施等)?
    D.您平时阅读的书籍类型主要有哪些(如文学、历史、科技、励志等)?平均每月阅读几本?
    二、阅读45分(一)(19分)
    3.(1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纸上谈兵
    高春阳
    ①偷我家纸皮那损贼,我恨死他了,可惜逮不着他。我家是一楼,物流和快递成天来送货,拆下来的纸皮有很多。纸皮是南方叫法
    ②我把纸皮放在家门口,攒多了再一起送去物业指定的垃圾投放点。也不妨碍别人。整个单元,八层楼十六家,就我一家住人。
    ③有一天,我发现门口的纸皮不见了,垃圾还在。媳妇说,纸皮能卖钱。我说,这叫偷。媳妇说,有人替你卖。我说,大小咱也是公司高管,那人要是把垃圾也偷走就好了。我笑她想得美。
    ④媳妇有时会把垃圾袋放进纸箱,过后连纸箱一起倒掉。可有一天发现,纸箱不见了,扔得满地都是。
    ⑤看着门口一地垃圾,苍蝇乱飞,我气不打一处来。不捡垃圾捡纸皮,我接受不了,太缺德了。
    ⑥我捏鼻子大骂,等我逮到你,看我怎么收拾你。我想抓住那损贼
    ⑦这几天,我情绪很不好。我在竞聘一个领导岗位,竞争对手只有一个人
    ⑧那天,我在家准备竞职演讲的稿子。我吃完早饭,出门倒垃圾,老天有眼,我撞见了那位神秘的损戝——一个矮个子的小老头儿。小老头儿怔住,正在纸箱里往外掏垃圾袋。他看着我,我看着他。他穿得还算不错,不像靠捡破烂为生的人。当然我看人的眼光也不准,要是准的话
    ⑨小老头儿的脸腾地红了。他掏出垃圾袋,装模作样放在墙角,嘴里叨咕,捡你家纸壳子,中不中啊?我一听口音,气消了一半。看小老头儿目光清澈,我心想,多像我提拔的那位啊,无辜
    ⑩我突然恨起眼前这老家伙,但是,职业素养让我说出了另外一番话,我家装修,纸壳子老多了,中不?反正放在门口,也遭贼偷。我把贼字咬得很重。
    ⑪小老头儿的眼神像被点燃的蜡烛,亮了起来,哎呀
    ⑫我说,啥也不用帮,你就白拿。
    ⑬小老头儿摆手,不中不中。这样吧,你家门口垃圾我笑了,他当然不懂得我的笑意。他笑了,我当然懂得他的笑意。
    ⑭作为一名企业高管,对付这种小人,化敌为友,这是简单兵法。
    ⑮回屋,我坐了下来。一想到公司那位,稿子就写不下去了。
    ⑯几天后,媳妇出差回来,我把情况跟她汇报了一遍。媳妇说处理得当
    ⑰我跟小老头儿渐渐熟络起来,他经常来我家收纸皮。我家沙发、茶几、书柜等家具陆续到货,有时忙不过来,搬运、拆包、安装,忙完这些,不管装修垃圾还是生活垃圾,一律给我清走。有时候,庆幸当初没给小老头儿骂跑。
    ⑱我心里的算盘,早已扒拉得噼啪响,他帮我干的活儿,早已超出了纸皮能卖出的价钱。我狉赚。作为一个商人,我怎么能吃亏呢?
    ⑲两个月以后,装修完工。小区物业配了保安、清洁工。小老头儿再想进小区,得经过我同意了
    ⑳春节前的一天晚上,保安呼叫我家门铃,说有访客,直接拒绝。可是,保安一再通知我,不知道那个小老头儿想干什么。
    ㉑不得已,我让他进来了。这时候的我家,窗明几净,还从来没有接待过客人。
    ㉒正在我犹豫是否该请小老头儿坐下时,小老头儿连连摆手,说,俺不坐啦,闺女从东北寄过来的,地道的家乡味儿。过年啦,估计平时你也尝不到。
    ㉓说着话,小老头儿伸手递过来一个布包,蓝白相间
    ㉔我呆住了,我真没想到。我竟然顺口说,当初你倒出垃圾拿走纸箱,你不用内疚。
    ㉕小老头儿垂下眼,轻声说,都是朋友老孙干的丢人事儿。俺一发现,就是想给你倒个垃圾,替老孙擦个屁股。没承想,谁知道你这么好,不但没埋怨俺,你真是好心人。
    ㉖我傻在当地,半天才问出一句,你也不像捡破烂的呀?
    ㉗小老头儿笑了,说,儿子来南方创业,在隔壁小区。人哪,只有享不了的福。现在日子多好,可是,总想找点事干……
    ㉘我脸通红,忽然感觉,小老头在我面前高不可攀,公司那位,我不恨他了。
    (1)本文采用双线叙事,请分别概括。
    (2)以下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我”知道小老头是东北老乡后气就消了一半,出于同情“我”想把纸皮送给他。
    B.老头帮“我”干的活折成工钱远超纸皮钱,因此他说“我”是好心人,实则是讽刺。
    C.装修完工,“我”和老头的交情没了维系,所以“我”一开始拒绝老头的来访请求。
    D.因为小老头住隔壁小区并且儿子还是创业者,所以“我”一反常态地主动给他让座。
    (3)请分析第⑬段画线句中“我”和老头的“笑”不同的内涵。
    (4)请分析老头不是捡破烂的这一反转结局的作用。
    (二)(6分)
    4.(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夜宿七盘岭
    (唐)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①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平仲:指银杏树。
    (1)以下对本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破题,说自己远流千里,此刻正夜宿七盘岭。
    B.颔联描写夜宿所见的远景,表现“高卧”的情趣。
    C.“空留听”指鸡鸣声提醒自己应该即刻启程回乡。
    D.本诗对仗工整,句式整齐,写景抒怀
    (2)画线句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夜宿之景,请分析其要表达的情感。
    (三)(20分)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芋老人传
    ①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②后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县令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
    ③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国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弃其妇,至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岂独一箸间哉!”
    ④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谴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影乃益瘦
    ②老人延入坐
    ③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④书生用甲第为相国
    (2)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县令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遫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3)将第④段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谴之。
    (4)请分析相国再吃妪煮的芋会觉得不如当年“香而甘”的原因及其说明的道理。
    (5)请分析芋老人讲述村南夫妇、城东同学、谁氏子等人故事的目的。
    三、写作45分
    6.(45分)写作。
    “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这是《歌手2024》节目的宣传语,或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不得抄袭。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10分
    1.(8分)按要求填空。
    (1)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2)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 劝学 》)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多情应笑我 , 早生华发 ”两句,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明明年岁已高却还多愁善感的自嘲。
    (5)《赤壁赋》中的“ 清风徐来 , 水波不兴 ”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平和的江上画面。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青青子衿(重点字:衿)
    (2)熊咆龙吟殷岩泉(重点字:殷)
    (3)无以至千里 劝学(重点字:至)
    (4)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重点字:华)
    (5)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重点字:徐)
    【点评】《赤壁赋》名句辑录: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2分)小明准备开展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以下适合放在调查问卷中的一项是( )
    A.您是否经常参加家乡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端午、中秋等?如果参加,您通常会参与哪些具体活动?
    B.您对家乡的历史名人了解多少?能否列举三位以上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事迹?
    C.您认为家乡最著名的自然景观是什么?如果要开发成旅游景点,您觉得应该增加哪些配套设施 (如酒店、餐厅、游乐设施等)?
    D.您平时阅读的书籍类型主要有哪些(如文学、历史、科技、励志等)?平均每月阅读几本?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设计问卷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设计问题要符合受众、要素清晰、具有统计价值。
    【解答】A.涉及家乡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符合调查家乡文化活动参与情况的主题,虽然有一定的文化关联。C.涉及家乡的自然景观与旅游开发,但更偏向旅游发展与环境规划。D.涉及个人阅读习惯。
    故选A。
    【点评】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明确调查目标:确保每个问题都与调查目标相关。
    ②问题简洁明了:避免复杂、模糊、双重问题,确保问题易懂。
    ③选项全面且互斥:确保选择题选项完整,且没有重叠。
    ④逻辑顺序:问题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分组清晰。
    二、阅读45分(一)(19分)
    3.(19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纸上谈兵
    高春阳
    ①偷我家纸皮那损贼,我恨死他了,可惜逮不着他。我家是一楼,物流和快递成天来送货,拆下来的纸皮有很多。纸皮是南方叫法
    ②我把纸皮放在家门口,攒多了再一起送去物业指定的垃圾投放点。也不妨碍别人。整个单元,八层楼十六家,就我一家住人。
    ③有一天,我发现门口的纸皮不见了,垃圾还在。媳妇说,纸皮能卖钱。我说,这叫偷。媳妇说,有人替你卖。我说,大小咱也是公司高管,那人要是把垃圾也偷走就好了。我笑她想得美。
    ④媳妇有时会把垃圾袋放进纸箱,过后连纸箱一起倒掉。可有一天发现,纸箱不见了,扔得满地都是。
    ⑤看着门口一地垃圾,苍蝇乱飞,我气不打一处来。不捡垃圾捡纸皮,我接受不了,太缺德了。
    ⑥我捏鼻子大骂,等我逮到你,看我怎么收拾你。我想抓住那损贼
    ⑦这几天,我情绪很不好。我在竞聘一个领导岗位,竞争对手只有一个人
    ⑧那天,我在家准备竞职演讲的稿子。我吃完早饭,出门倒垃圾,老天有眼,我撞见了那位神秘的损戝——一个矮个子的小老头儿。小老头儿怔住,正在纸箱里往外掏垃圾袋。他看着我,我看着他。他穿得还算不错,不像靠捡破烂为生的人。当然我看人的眼光也不准,要是准的话
    ⑨小老头儿的脸腾地红了。他掏出垃圾袋,装模作样放在墙角,嘴里叨咕,捡你家纸壳子,中不中啊?我一听口音,气消了一半。看小老头儿目光清澈,我心想,多像我提拔的那位啊,无辜
    ⑩我突然恨起眼前这老家伙,但是,职业素养让我说出了另外一番话,我家装修,纸壳子老多了,中不?反正放在门口,也遭贼偷。我把贼字咬得很重。
    ⑪小老头儿的眼神像被点燃的蜡烛,亮了起来,哎呀
    ⑫我说,啥也不用帮,你就白拿。
    ⑬小老头儿摆手,不中不中。这样吧,你家门口垃圾我笑了,他当然不懂得我的笑意。他笑了,我当然懂得他的笑意。
    ⑭作为一名企业高管,对付这种小人,化敌为友,这是简单兵法。
    ⑮回屋,我坐了下来。一想到公司那位,稿子就写不下去了。
    ⑯几天后,媳妇出差回来,我把情况跟她汇报了一遍。媳妇说处理得当
    ⑰我跟小老头儿渐渐熟络起来,他经常来我家收纸皮。我家沙发、茶几、书柜等家具陆续到货,有时忙不过来,搬运、拆包、安装,忙完这些,不管装修垃圾还是生活垃圾,一律给我清走。有时候,庆幸当初没给小老头儿骂跑。
    ⑱我心里的算盘,早已扒拉得噼啪响,他帮我干的活儿,早已超出了纸皮能卖出的价钱。我狉赚。作为一个商人,我怎么能吃亏呢?
    ⑲两个月以后,装修完工。小区物业配了保安、清洁工。小老头儿再想进小区,得经过我同意了
    ⑳春节前的一天晚上,保安呼叫我家门铃,说有访客,直接拒绝。可是,保安一再通知我,不知道那个小老头儿想干什么。
    ㉑不得已,我让他进来了。这时候的我家,窗明几净,还从来没有接待过客人。
    ㉒正在我犹豫是否该请小老头儿坐下时,小老头儿连连摆手,说,俺不坐啦,闺女从东北寄过来的,地道的家乡味儿。过年啦,估计平时你也尝不到。
    ㉓说着话,小老头儿伸手递过来一个布包,蓝白相间
    ㉔我呆住了,我真没想到。我竟然顺口说,当初你倒出垃圾拿走纸箱,你不用内疚。
    ㉕小老头儿垂下眼,轻声说,都是朋友老孙干的丢人事儿。俺一发现,就是想给你倒个垃圾,替老孙擦个屁股。没承想,谁知道你这么好,不但没埋怨俺,你真是好心人。
    ㉖我傻在当地,半天才问出一句,你也不像捡破烂的呀?
    ㉗小老头儿笑了,说,儿子来南方创业,在隔壁小区。人哪,只有享不了的福。现在日子多好,可是,总想找点事干……
    ㉘我脸通红,忽然感觉,小老头在我面前高不可攀,公司那位,我不恨他了。
    (1)本文采用双线叙事,请分别概括。
    (2)以下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当“我”知道小老头是东北老乡后气就消了一半,出于同情“我”想把纸皮送给他。
    B.老头帮“我”干的活折成工钱远超纸皮钱,因此他说“我”是好心人,实则是讽刺。
    C.装修完工,“我”和老头的交情没了维系,所以“我”一开始拒绝老头的来访请求。
    D.因为小老头住隔壁小区并且儿子还是创业者,所以“我”一反常态地主动给他让座。
    (3)请分析第⑬段画线句中“我”和老头的“笑”不同的内涵。
    (4)请分析老头不是捡破烂的这一反转结局的作用。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叙事线索的概括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小说,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语境,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1)以“我”处理小老头捡自家纸皮相关事情为线索:文章从发现纸皮被偷开始,到与小老头相遇,再到最后得知真相的过程,一开门,我撞见了那位神秘的损贼——一个矮个子的小老头儿”等情节。
    以“我”在公司竞聘岗位的情况为另一条线索:“这几天,我情绪很不好,竞争对手只有一个人,我坐了下来,稿子就写不下去了”等内容体现了这一叙事线索。
    (2)A.“出于同情‘我’想把纸皮送给他”错误。根据原文“我突然恨起眼前这老家伙,职业素养让我说出了另外一番话……反正放在门口。我把贼字咬得很重”,而非单纯同情。
    B.“实则是讽刺”错误。从后文“小老头儿笑了,说,在隔壁小区,没有遭不了的罪。现在日子多好,俺们两口子就是闲不住,老头不是捡破烂的,说“我”是好心人是真心的。
    C.正确。
    D.“因为小老头住隔壁小区并且儿子还是创业者,所以‘我’一反常态地主动给他让座”错误,忽然感觉,我赶紧给他让座,公司那位,“我”让座是因为对老头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而不是因为他的住址和儿子创业。
    故选C。
    (3)“我笑了,他当然不懂得我的笑意,我当然懂得他的笑意,自己之前觉得老头捡纸皮是偷行为,把可能的麻烦(如被偷东西的愤怒)转化为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情况(有人帮忙干活),有一种得意之感,“我”在心里把老头当作像自己公司里那个需要用手段应对的人一样对待,认为老头是在按照自己的预期行事,他没有因为之前老孙的行为而怪罪他,这让他很感激?咋也不能白拿”也表明他不想白占便宜,他感受到“我”的善意。
    (4)出乎意料的效果:前文一直描述老头的行为像是一个捡破烂为生的人,如“他的手,干净利落。当然我看人的眼光也不准”,这种反转使故事充满了意外性,让情节更加曲折,觉得老头是靠捡破烂赚钱的,对老头也带着偏见,我真没想到……”表明这种反转打破了“我”的预设观念,忽然感觉,不应该仅凭外表和刻板印象判断他人、要尊重他人的主题,他发现老孙偷东西后主动来帮忙清理垃圾。俺一发现,并且他还带着老伴来帮忙,他还特地叫他老伴儿过来帮忙”、善良,反转结局让他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答案:
    (1)本文采用双线叙事,一条线是“我”因为装修房子而遇到小老头捡纸皮的事情。
    (2)C
    (3)第⑬段中,“我”的笑是得意和嘲讽的笑,让他帮忙打扫卫生,趋利避害。而老头的笑则是真诚和感激的笑,不仅没有因为他曾经的偷窃行为而责怪他,让他能够赚点钱。
    (4)老头不是捡破烂的这一反转结局,首先起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增强了可读性,这一结局打破了“我”的预设观念和偏见,从而深化了主题,这一结局也凸显了老头的形象,但却有着高尚的品质和人格魅力、善良,这使得他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6分)
    4.(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夜宿七盘岭
    (唐)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①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平仲:指银杏树。
    (1)以下对本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C )
    A.首联破题,说自己远流千里,此刻正夜宿七盘岭。
    B.颔联描写夜宿所见的远景,表现“高卧”的情趣。
    C.“空留听”指鸡鸣声提醒自己应该即刻启程回乡。
    D.本诗对仗工整,句式整齐,写景抒怀
    (2)画线句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夜宿之景,请分析其要表达的情感。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C.“指鸡鸣声提醒自己应该即刻启程回乡”错误。尾联中的“空留听”并不是指鸡鸣声提醒自己应该即刻启程回乡,因为晓鸡的晨鸣声已经传入耳中,他又要开始新的旅程。
    故选C。
    (2)首先,“芳春平仲绿”是从视觉角度出发。这里的“芳春”点明了季节,而“平仲绿”则描绘了银杏树在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方面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美,因为他在旅途中。
    接着,“清夜子规啼”则是从听觉角度来描写。子规的啼叫在文学传统中常常与悲凉。这里的“清夜”不仅指夜晚的宁静。子规的啼声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和凄切。
    答案:
    (1)C
    (2)诗人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夜宿七盘岭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春天美景的欣赏。这种情感是矛盾的,也夹杂着离乡背井的无奈和辛酸。
    译文:
    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如今在七盘山的西面高枕而卧。
    拂晓的残月很近地挨着窗子,天上的银河向西低垂。
    在这芬芳艳美的春天,银杏树一片翠绿,传来了子规的哀啼。
    我孤身在外,无依无靠,褒城里传来公鸡报晓之声。
    赏析:
    这首五律首联破题,此刻夜宿七盘岭,而“高卧”则不仅点出住宿高山,表示将“独游”聊作隐游。次联即写夜宿所见的远景,月亮仿佛就在窗前。三联是写夜宿的节物观感。这里,听见悲啼的杜鹃声,油然弥漫,写自己正浸沉在杜鹃悲啼声中,快要上路了,更加引起对关中故乡的不胜依恋,诗人自指,眷眷浮客心,戚戚抱遥悲。“空留听”是指杜鹃催归。过“褒城”便是入蜀境,但诗人已经入蜀远别关中了。
    这首诗是初唐五律的名篇,但尚留发展痕迹,力求工巧。诗人抓住夜宿七盘岭这一题材的特点。首联点出“独游”“高卧”,写景象显出“高卧”;末联以“浮客”应“独游”。结构完整。同时,铿锵协律,写景抒怀。胡应麟评价这首诗“气象冠裳,的确是有识之言,沈佺期是以工诗著名的,直须还他第一,但也可说明。这首诗也可作一例。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三)(20分)
    5.(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芋老人传
    ①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②后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县令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
    ③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国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弃其妇,至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岂独一箸间哉!”
    ④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谴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影乃益瘦 更加
    ②老人延入坐 邀请
    ③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参加
    ④书生用甲第为相国 因为
    (2)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县令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遫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3)将第④段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谴之。
    (4)请分析相国再吃妪煮的芋会觉得不如当年“香而甘”的原因及其说明的道理。
    (5)请分析芋老人讲述村南夫妇、城东同学、谁氏子等人故事的目的。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考生要掌握重点实词和18个虚词常见意义和用法,结合语境,选择恰当含义。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考生要掌握5大断句标志法,结合语感、语境,运用语法规范准确断句。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运用语法,结合语境,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要落实到位。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归纳概括能力。考生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内容,找到相关信息,准确表达。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归纳概括能力。考生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内容,找到相关信息,准确表达。
    【解答】(1)①益有增加、好处,此处做状语。身影更加瘦弱憔悴、邀请等意思,为邀请之意。③就有凑近、到、开始从事、被、受,结合后面宾语童子试可知为靠近。知道对方刚到郡城参加童生考试回来、费用、需要,结合宾语考试确定为因为,当了宰相。
    (2)先找标志,再根据动词确定主谓结构和动宾结构,后面需要断开,表意完整;钧礼和子同为名词,断开,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
    (3)毕,结束;遽;知道,古今异义;而是连词,可判断出资为动词、赠与,宰相赶紧向他谢罪说:“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派人护送他回去。
    (4)“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而是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
    (5)第三段总分总结构,先表明观点“时,再接着分析相公觉得芋头不甘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所以可以结合最后一句回答。
    答案:
    (1)①更加 ②邀请 ④因为
    (2)县令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3)老人话没说完,宰相赶紧向他谢罪说:“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派人护送他回去。
    (4)原因: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道理:人们不能忘记过去。
    (5)为了说明世人因为现在的遭遇忘记了过去。所以结合最后一句。
    译文:
    芋老人。儿子出外当佣工赚钱。有一天,衣袖单薄而且都湿透了。芋老人请他进屋里坐坐。芋老人略懂诗书,就叫老妻煮芋头拿来请书生吃,再为他盛了一碗。笑着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忘记老人家您请芋头的恩情啊,书生就告别离开。
    十多年后,当了宰相,他吩咐厨师煮芋头给他吃,那么甜呢,用车马载他们来,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到京城后,今天还想再麻烦您妻子为我煮一次芋头呢,芋老妻煮好芋头端给宰相吃,也放下手中的筷说:“为什么从前吃的芋头就那么香!”
    芋老人走上前说:“还是同样的芋头啊,并不是烹调有什么两样!从前,走了几十里路,(又饿又冷)。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大摆酒席,哪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我的年纪老了,妻子每天织布纺纱,勤苦地帮助丈夫读书,得到功名,抛弃家里的妻子,郁郁而终,就是把他的妻子看成像芋头一样啊,共用一方砚台,住的地方只有一扇窗户,连早晨起来穿的衣服鞋子都不分彼此,进入官场当了官,还讥笑他,两人的交情因此断绝了,就是把他的朋友看成像芋头一样了,立志说未来自己如果得志显达的话,就要忠孝如某某古人,却因为贪污不检点。这种情形。既然这样,哪里单单只是一双筷子之间而已呢!”
    老人话没说完!”宰相就优厚地赏赐芋老人,于是芋老人的名声大为显扬。
    【点评】重点文言实词包括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结合语法规则和语境判断。
    三、写作45分
    6.(45分)写作。
    “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这是《歌手2024》节目的宣传语,或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不得抄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这句话意味着在音乐道路上,“赢”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是短暂的、过程性的。“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这里的“迎”可以理解为“迎接挑战”“迎接成长”“迎接更深层次的音乐体验”等,它代表了一个更长远、更持久的目标。
    确定文章的立意方向:
    1.记叙文:
    可以讲述自己在音乐道路上的经历,如何面对赢与迎的抉择。描述一次重要的比赛或表演,重点在于过程中的成长和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而非单纯的结果。通过具体事件展现对“赢”和“迎”的深刻认识。
    2.议论文:
    阐述“赢”与“迎”在人生或职业发展中的不同意义。分析为什么“迎”比“赢”更重要,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结合实例论证,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参考立意:
    记叙文立意:
    1.《音乐之旅:赢与迎的交响》:通过记叙自己在音乐比赛中的经历,展现从追求赢到真正理解迎的过程。
    2.《那一刻,我选择了迎》:描述一个关键时刻,自己如何放弃对赢的执着,转而迎接音乐带来的更深层次体验。
    议论文立意:
    1.《赢是过程,迎是目的》:明确阐述赢只是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而迎才是最终的目的地和追求。
    2.《超越赢的局限,拥抱迎的广阔》:分析赢的局限性,强调迎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实现从赢到迎的转变。
    3.《在音乐的道路上,迎比赢更重要》:结合音乐领域的实际情况,论证迎对于音乐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作用。
    【解答】
    迎向音乐,方为归宿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和意义,“赢”或许只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段路程,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
    我曾是一个对音乐充满热爱的青年,用自己的歌声征服观众,眼中只有“赢”。我拼命地练习,希望能够一举成名。
    然而,我渐渐失去了对音乐的热爱,都变成了对胜利的渴望。我发现。
    直到有一天。他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他对音乐的热爱却深深地感染了我,而是用来表达情感。只有真正热爱音乐。”
    老歌手的话让我豁然开朗,也开始反思自己追求“赢”的意义,我之所以感到疲惫和迷茫,而忽略了音乐本身带给我的快乐和满足。
    从那以后。我不再把比赛的结果看得太重。我开始尝试不同的风格和曲风。我发现、投入演唱的时候。
    如今的我。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与音乐的相遇。我知道,而“迎”向音乐的真谛。
    正如《歌手2024》节目的宣传语所揭示的那样。这段路或许充满了挑战和竞争,歌手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而“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歌手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在人生的道路上,但“迎”向我们所热爱的事物。无论我们身处哪个阶段,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
    【点评】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5/1/18 7:46:13;用户:语英政;邮箱:19283872984;学号:56605567题号
    2
    答案
    A

    相关试卷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应用14分,阅读70分,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上海市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上海市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