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85193/0-173890127561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85193/0-17389012757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85193/0-1738901275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填空,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4分。)
1. 下列各图中,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且不受摩擦力,则小球受两个弹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图中小球只受水平支持面的支持力且不受摩擦力;B图中的球受两边斜面的支持力且不受摩擦力;C图中受竖直悬线的拉力,不受斜面的支持力且不受摩擦力;D图中小球受竖直悬线的拉力,不受倾斜悬线的拉力且不受摩擦力。
故选B。
2. 近期,一段特殊的“飙车“视频红遍网络,视频中,一辆和谐号动车正和一辆复兴号动车在互相追赶,两车均做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时,两车车头刚好并排,则( )
A. 10s末和谐号的加速度比复兴号的大
B. 32s时复兴号的速度为80m/s
C. 0到32s内,在24s末两车头相距最远
D. 两车头在24s末再次并排
【答案】C
【解析】A.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10s末和谐号的加速度比复兴号的小,故A错误;
B.由图可得32s时复兴号的速度为
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0到32s内,4s前和谐号速度大于复兴号速度,24秒后复兴号速度大于和谐号速度,所以在0到32s内在24s末两车头相距最远,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 在某试验场地的水平路面上,一辆汽车在平直车道上行驶。刹车过程中,汽车速度的二次方v2随刹车位移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汽车刹车过程的位移大小为25 m
B. 汽车刹车过程初速度大小为15 m/s
C. 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大小为4.5 m/s2
D. 汽车刹车过程所花时间为
【答案】D
【解析】A.由图像可知,汽车运动25m速度减为零,可知汽车刹车过程的位移大小为25 m,选项A正确;
B.由图像可知,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15 m/s,选项B正确;
C.根据
v2=v02-2ax
可知
解得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a=4.5 m/s2
选项C正确;
D.汽车刹车过程所花时间为
选项D错误。
此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4. 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持续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 m/s,且与前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若汽车在刹车前以10 m/s的速度行驶,在不同路况下,“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取4~6 m/s2之间的某一值,则“全力自动刹车”的最短制动距离为( )
A. mB. C. 25 mD. 12.5 m
【答案】B
【解析】汽车以最大加速度刹车时制动距离最短,则最短距离
故选B。
5. 一轿车刹车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x-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轿车的速度为
B. 时,轿车的位置坐标为
C. 时,轿车的速度为
D. 轿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D
【解析】AD.设位移时间关系
将(27m,1s)和(63m,3s)带入
联立解得
v0=30m/s
a=6m/s2
时,轿车的速度为
选项A错误,D正确;
B.时,轿车的位置坐标为
选项B错误;
C.时,轿车的速度为
选项C错误。
故选D。
6.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其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小车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小车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接收。从小盒子B发射第一列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再次发射第二列超声波,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图像,图中和为已知量。则( )
A. 第一列超声波脉冲于时被反射
B. 第一列超声波脉冲于时被反射
C. 超声波的速率为
D. 小车速率为
【答案】C
【解析】AB.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后,经过时间到达被测物体并被反射折回,再经过时间回到小盒子B,故AB错误;
C.从小盒子B发射超声波脉冲开始计时,经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经过时间到达被测物体并被反射折回,再经过时间回到小盒子B,该过程中超声波经过的路程为,所以超声波的速度可以表示
故C正确;
D.被测物体在时刻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接收到第二次超声波的时刻为
该过程中被测物体发生的位移为
所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30分。)
7.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a)中,运动员成功完成跨栏动作,重心上升的最高点一定在栏框之上
B. 图(b)中,运动员成功完成背越式跳高动作,其重心上升最高点一定在横杆之上
C. 图(c)中,沙漏中的沙子往下流的过程中,沙子和玻璃瓶组成的系统,重心在下降
D. 图(d)中,乒乓球从水底往上浮的过程中,烧杯、水和球组成的系统,重心在上升
【答案】AC
【解析】A.图(a)中,运动员成功完成跨栏动作,则重心上升的最高点一定在栏框之上,否则就不能越过跨栏,选项A正确;
B.图(b)中,运动员成功完成背越式跳高动作,其重心上升的最高点可能在横杆之下,选项B错误;
C.图(c)中,沙漏中的沙子往下流的过程中,沙子和玻璃瓶组成的系统,重心在下降,选项C正确;
D.图(d)中,乒乓球从水底往上浮的过程中,因乒乓球上升,则与之等体积的水球下降,因水的重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可知烧杯、水和球组成的系统,重心在下降,选项D错误。
故选AC。
8. 如图所示,一辆车沿着笔直的公路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起,位于车厢中间位置的甲、乙两人分别以不变的速率朝着车厢的前、后壁移动,经过一段时间,甲到达车厢前壁的同时,乙刚好到达车厢后壁,则在这段时间内( )
A. 甲、乙两人相对地面移动的速率相等
B. 甲、乙两人相对车厢移动的速率相等
C. 站在地面不动的人观察到甲一定向东移动
D. 站在地面不动的人观察到乙一定向西移动
【答案】BC
【解析】AB.已知甲、乙两人分别以不变的速率朝着车厢的前、后壁移动,经过一段时间,甲到达车厢前壁的同时,乙刚好到达车厢后壁,说明以车厢为参考系,甲、乙两人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题图可知,甲向前,其相对车厢速度方向向东,乙向后,其相对车厢速度方向向西,因此,甲、乙两人相对地面移动的速率不相等,但相对车厢移动的速率相等,故A错误,B正确;
C.车速向东,甲相对于车厢的速度方向也向东,则甲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方向一定向东,站在地面不动的人观察到甲一定向东移动,故C正确;
D.车速向东,乙相对于车厢的速度方向向西,由于不知道两个速度的大小关系,则乙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方向可能向东,可能向西,还可能静止不动,因此,站在地面不动的人观察到乙可能向西移动,可能向东移动,可能静止不动,故D错误。
故选BC 。
9. 如图所示,A、B两物体所受的重力分别是GA=3 N,GB=5 N。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轻弹簧的弹力大小F=2 N,则( )
A. 细线中的张力为5 N时,B对地面的压力3 N
B. 细线中的张力为5 N时,B对地面的压力7N
C. 细线中的张力为1 N时,B对地面的压力7 N
D. 细线中的张力为1 N时,B对地面的压力3 N
【答案】AC
【解析】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细线的拉力大小为
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细线的拉力大小为
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0. 一个质点以初速度v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经过时间t,位移大小为3at2,速度大小为v1,则v1∶v0的值可能为( )
A. 5∶7B. 5∶3
C. 7∶9D. 7∶5
【答案】AD
【解析】若质点做加速运动,则根据
可得
则
v1:v0=7:5
若质点做减速运动,则根据
可得
则
v1:v0=5:7
故选AD。
11. 某探究小组用自制“滴水计时器”研究小车在水平桌面上的直线运动,已知自制“滴水计时器”每20s滴下31个小水滴(水滴呈黑色)。如图所示,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用手向左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匀减速运动的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间隔时间连续滴下7个小水滴。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记录上述桌面上连续7个水滴的位置可能是图甲
B. 记录上述桌面上连续7个水滴的位置可能是图乙
C. 从滴下第1个水滴到滴下第7个水滴,大约历时4.0s
D. 从滴下第1个水滴到滴下第7个水滴,大约历时4.7s
【答案】BC
【解析】AB.小车向左做减速运动,则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逐渐减小,则记录上述桌面上连续7个水滴的位置可能是图乙,选项A错误,B正确;
CD.每20s滴下31个小水滴,可知相邻两水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3s,则从滴下第1个水滴到滴下第7个水滴有6个时间间隔,大约历时4.0s,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2. 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计数点O至其他各计数点的距离为xi (其中i=1,2,3,…)。则以下用于求小车加速度和计数点3对应的小车速度的式子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C
【解析】AB.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知
选项A错误,B正确;
CD.由逐差法可知
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BC。
三、填空、实验题(13~14题,共16分。)
13. 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一滑块,正中间固定一片挡光片,滑块可在水平气垫导轨上自由滑动。则:
(1)如图丙所示,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若挡光片左边沿所对刻度值为0.50cm,则挡光片的宽度为d =_____cm;若挡光片的实际宽度为d0,则本次测量的相对误差为δ =__________(用含“d”和“d0”的式子表示)。
(2)当滑块向右通过光电门时,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挡光时间为t = 0.05 s,则滑块中点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 =____m/s (保留2位有效数字)。事实上,v是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它比滑块中点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_____(填“略大”或“略小”)一些。
【答案】(1)0.65 (2)0.13 略小
【解析】
【小问1解析】
挡光片左边沿所对刻度值为0.50cm,右边沿所对刻度值为1.15cm,则挡光片宽度为d =0.65cm;若挡光片的实际宽度为d0,则本次测量的相对误差为
【小问2解析】
滑块中点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事实上,v是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而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中间时刻的速度小于中间位置的速度,可知它比滑块中点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略小一些。
14. 某同学“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方向(选填“水平”或“竖直”)。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弹簧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到L6,数据如下表。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_cm。
(3)如图所示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图线,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的差值(选填“L0”或“Lx”)。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9.8 N/kg)。
【答案】(1)竖直 (2)0.1 (3)Lx (4)4.9
【解析】
【小问1解析】
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竖直方向。
【小问2解析】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以cm为单位,小数点后两位,因最后一位估读,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mm,即0.1cm。
【小问3解析】
由于砝码盘质量未知,若以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弹簧长度Lx作为原长,在砝码盘中加上砝码后弹簧的长度与Lx之差作为弹簧的形变量;根据胡克定律
F=mg=kx
变形得
m-x函数图像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符合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Lx的差值。
【小问4解析】
m-x图像的斜率
结合m-x函数斜率的含义,斜率
劲度系数
k=k0g=0.50×9.8N/m=4.9N/m
四、计算题(15~17题,共30分。)
15.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并处于静止。某瞬间,小球从弹簧下端脱落,弹簧迅速恢复原长,而小球仅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1 s恰好着地。已知小球的质量m=1.0 kg,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重力加速度g=10 m/s2,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求:
(1)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x;
(2)小球刚要着地时,瞬时速度v的大小;
(3)小球着地时,小球离弹簧下端的高度差h。
【答案】(1)0.1 m (2)10 m/s (3)5.1 m
【解析】
【小问1解析】
小球静止时受力平衡,即
解得
【小问2解析】
小球从弹簧下端脱落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所求速度
将代入,解得
【小问3解析】
小球在1 s内下落的高度
故小球着地时,小球离弹簧下端的高度差
16. 如图所示,一个可以视为质点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小球在外力(未知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小球到达正上方的P点,此后撤去外力,再经过时间2t,小球恰好落回水平地面。已知撤去外力后,小球的加速度保持不变,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求:
(1)撤去外力后,小球在2t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Δv的大小;
(2)小球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
(3)小球运动过程中离地的最大高度H。
【答案】(1) (2) (3)
【解析】
【小问1解析】
撤去外力后,小球在2t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方向竖直向下;
【小问2解析】
小球向上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
末速度为
撤去外力后,小球在2t时间内的位移为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小问3解析】
由(2)可求得
,
设小球向上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h2,则
解得
小球运动过程中离地的最大高度
17. 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H=9.8m高的建筑屋檐自由下落,下落h1=1.8m后到达窗口上沿,经过窗口过程的平均速度为,g取10m/s2,求:
(1)雨滴落地瞬间的速度大小v;
(2)雨滴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3)窗口的高度h2。
【答案】(1)14m/s (2)9m/s (3)1.4m
【解析】
【小问1解析】
由,解得雨滴落地瞬间的速度大小
【小问2解析】
雨滴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等于逆向竖直上抛运动第1s内的位移大小,则有
雨滴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小问3解析】
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解得雨滴到达窗口上沿的速度大小
由雨滴经过窗口过程的平均速度为,可得
解得雨滴到达窗口下沿的速度大小
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解得窗口的高度
代表符号
L0
Lx
L1
L2
L3
L4
L5
L6
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0
35.35
37.40
39.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文件包含泉州一中泉港一中德化一中厦外石狮分校四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联考高二年段物理学科试卷pdf、泉州一中泉港一中德化一中厦外石狮分校四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联考高二年段物理学科试卷docx、泉州一中泉港一中德化一中厦外石狮分校四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联考高二年段物理学科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docx、四校联考高一年物理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