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85236/0-17389014425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85236/0-17389014426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85236/0-1738901442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 在2024年游泳世界杯仁川站,潘展乐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游出3分36秒的好成绩,获得金牌。已知此次比赛的泳池长度为25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潘展乐在比赛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零
B. 潘展乐在比赛中全程的平均速率为零
C. 研究潘展乐泳姿时可以将他视为质点
D. 潘展乐比赛成绩3分36秒表示的是时刻
【答案】A
【解析】AB.潘展乐在比赛中全程的位移为零,则潘展乐在比赛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零;全程的路程不为零,则潘展乐在比赛中全程的平均速率不为零,故A正确,B错误;
C.研究潘展乐的泳姿时,潘展乐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将他视为质点,故C错误;
D.潘展乐的比赛成绩3分36秒表示的是时间间隔,故D错误。
故选A。
2. 春秋时期齐国人的著作《考工记·辀人篇》中有“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的记载,意思是马拉车的时候,马虽然对车不再施力了,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现象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空车和装满货物的车惯性一样大
C. 马拉车加速前进说明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 无论马拉车怎样运动,马拉车的力一定等于车拉马的力
【答案】D
【解析】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空车的质量小于装满货物的质量,则空车的惯性小于装满货物的惯性,故B错误;
CD.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无论马拉车怎样运动,马拉车的力一定等于车拉马的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各图中,所有的接触面均光滑,球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对球体的受力描述正确的是( )
A. (1)图中A球给B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B. (2)图中A、B球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C. (3)图中倾斜细线对A球没有作用力
D. (4)图中A球受3个力作用
【答案】C
【解析】A.(1)图中A球给B球的作用力沿两球的球心连线斜向上,故A错误;
B.(2)图中,以A球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知,B对A球有水平向左的弹力,故B错误;
C.(3)图中,以A球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知,倾斜细线对A球没有作用力,否则存在水平方向分力,使得A球水平方向不可能受力平衡,故C正确;
D.(4)图中,以A球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知,A球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B对A没有弹力作用,则A球受2个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4.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前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
C.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
D. 物体内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B
【解析】AB.根据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结合图像可知,物体前3s做匀速直线运动,3∼5s保持静止,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结合图像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为
故C错误;
D.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B。
5. 纯电动汽车不排放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某辆电动汽车在一次紧急刹车测试中,刹车后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则该汽车( )
A.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B. 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C. 刹车后第内的位移为
D. 刹车后内的位移为
【答案】D
【解析】AB.刹车后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
可得
,
所以,加速度大小为,故AB错误;
C.设该汽车经过时间后停止运动,则
刹车后2s时,因为,所以前2s的位移为
前1s内的位移为
所以,第2s内的位移为
故C错误;
D.刹车后3s时,因为,所以,刹车后3s内的位移为
故D正确。
故选D。
6. 如图所示,光滑桌面上,一物体与轻质弹簧拴接,弹簧左端固定。现用大小为的水平力向左推物体,平衡时弹簧长度为;若改用大小为的水平力向右拉物体,则平衡时弹簧长度为。弹簧拉伸或压缩时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弹簧原长为,用大小为的水平力向左推物体,则
改用大小为的水平力向右拉物体,则
联立,解得
故选D。
7. 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以速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行驶。某时刻司机突然发现有一辆车停在正前方,于是他立即刹车。汽车刹车后前内位移大小为,紧接着内位移大小为,若将汽车刹车后的运动看作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不撞上前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忽略司机的反应时间和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为
汽车刹车后前内位移大小为,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加速度大小为
则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下通过的位移为
可知不撞上前车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故选C。
8. 下列关于重力、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C. 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可能随着其长度的增加而减小
D. 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答案】BC
【解析】A.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部分,故A错误;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故B正确;
C.当弹簧处于压缩时,弹簧长度增加时,弹簧的压缩量减小,则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减小,故C正确;
D.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如果形变量小,则产生的弹力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BC。
9. 某人站在一座高楼的楼顶边缘,时刻以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枚硬币,其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刻硬币的加速度反向
B. 时刻硬币到达最高点
C.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 硬币在末时落到抛出点下方处
【答案】BC
【解析】A.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时刻硬币的加速度没有反向,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时刻硬币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可知时刻硬币到达最高点,故B正确;
C.由题意可知时刻的初速度为,结合图像比例关系可知时刻的速度为,则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C正确;
D.硬币在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
可知硬币在末时落到抛出点下方处,故D错误。
故选BC。
10. 某实验小组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时,利用频闪相机,拍摄了两组对比照片。小球A、B分别在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上静止释放,同时频闪相机拍下此时小球的照片。此后每隔相等时间,相机拍一张照片来记录小球的位置。小球离开斜面后,进入光滑水平面(设小球进入水平面前后的瞬时速度大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
B. 由于小球B在斜面上的加速时间更长,所以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更大
C. 由于斜面倾角及A、B加速度未知,故无法比较两球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
D. 球B在斜面上发生的位移大小与球A在斜面上发生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答案】AD
【解析】ABC.根据两种情况下小球水平方向经过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可知到达斜面底端时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故A正确,BC错误;
D.设每隔T时间拍摄一次照片,则A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3T,B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4T,则有
,
可得球B在斜面上发生的位移大小与球A在斜面上发生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故D正确。
故选A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4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 在如图甲所示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1)实验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都是________(选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其打点频率为。
(2)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 细线要平行木板
B.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C. 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D. 纸带应穿过限位孔的中央,并放置在复写纸的上面
(3)实验中,把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打出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为纸带上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则在打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交流电 (2)AB (3)0.83 1.58
【解析】
【小问1解析】
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都是交流电,其打点频率为。
【小问2解析】
A.为了保证小车运动过程中,细线拉力恒定不变,则细线要平行木板,故A正确;
BC.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B正确,C错误;
D.纸带应穿过限位孔的中央,并放置在复写纸的下面,故D错误。
故选AB。
【小问3解析】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在打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12.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进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
(1)甲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和为细线。某次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拉力、及两个拉力的合力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一个弹簧测力计单独拉橡皮筋时,把结点拉到同一位置的拉力。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则图2中的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方向的是________。
(2)乙实验小组接着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一竖直木板上固定白纸,白纸上附有角度刻度线,弹簧测力计和连接细线系于点,其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使结点静止在角度刻度线的圆心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和的示数,并在白纸上记录细线的方向;弹簧测力计、均绕点顺时针缓慢转动,且保持两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不变,直到弹簧测力计方向水平为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________
A. 弹簧测力计、示数均一直减小
B. 弹簧测力计、示数均一直增大
C. 弹簧测力计示数会一直减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会一直增大
D. 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先增大后减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先减小后增大
(3)利用实验中得到的二力合成的规律,设两个分力的夹角为,合力大小为,已知这两分力大小不变,改变这两个分力的夹角,得到与的关系图像如图4所示,则当时,合力的最大值为________N。
【答案】(1) (2)C (3)14
【解析】
【小问1解析】
由图2可知,是通过做平行四边形得到的合力理论值,由于存在一定的误差,方向不一定沿AO方向;是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得到的合力实验值,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方向一定沿AO方向。
【小问2解析】
弹簧测力计、均绕点顺时针缓慢转动,且保持两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不变,直到弹簧测力计方向水平为止,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弹簧测力计a、b对O的拉力、以及Q对O的拉力G组成的矢量三角形内接于圆内,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会一直减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会一直增大。
故选C。
【小问3解析】
设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且,当时有
当时有
联立解得
,
则当时,可得合力的最大值为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小区门口有个质量的石墩,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两个保安想要挪动这个石墩,两人同时用等大、夹角为的水平力推它。(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求:
(1)若能推动石墩,至少大于多少;
(2)用绳子拴住石墩,一个保安用与水平地面成的斜向上的拉力拉绳子,若能拉动石墩,至少大于多少。
【答案】(1) (2)
【解析】
【小问1解析】
两水平力的合力为
以石墩为对象,竖直方向有
水平方向有
又
联立解得若能推动石墩,至少
【小问2解析】
用绳子拴住石墩,一个保安用与水平地面成的斜向上的拉力拉绳子,若恰好能拉动石墩,以石墩为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有
又
联立解得
14. 一个质量为的物体,受到一个平行于固定斜面的恒力的作用,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倾角)。当时,物体刚好不上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2)当改用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刚好不下滑,则恒力多大(保留2位小数)。
【答案】(1) (2)
【解析】
【小问1解析】
当时,物体刚好不上滑;以物体为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
又
联立解得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小问2解析】
当改用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刚好不下滑,以物体为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
又
联立解得
15. 如图所示,高速公路上A车正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同一车道,距A车前端处的B车正以速度匀速行驶,求:
(1)A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才能避免与B车相撞;
(2)若A车司机估计会与B车有相碰的危险,立即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刹车,同时鸣笛发出信号提醒B车司机加速,B车司机经过的反应时间后,立即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不计A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和笛声传播的时间)请通过计算分析A车会不会追尾B车。
【答案】(1) (2)不会追尾
【解析】
【小问1解析】
由题意可知两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分别为
,
设当A速度与B车共速时,A车刚好追上B车,则此过程所用时间为
A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B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根据位移关系可得
联立解得
可知为了避免与B车相撞,A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
【小问2解析】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即时,A车仍未追上B车时才不会追尾;对A车有
,
对B车有
,
联立解得
,,
由于
所以不会追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试卷(PDF版附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文件包含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pdf、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