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共3页。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五单元17《壶口瀑布》
难点名称
体悟《壶口瀑布》作者通过壶口瀑布表达的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的赞美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分别写了雨季和枯水季时期壶口瀑布的特点。作者由壶口瀑布联想到黄河再联想到中华民族,所表达的情感蕴藏在文字中,学生较难把握。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生活经历有限,容易被作者所描写壶口瀑布的语句所感染,较为单一的理解作者对壶口瀑布的赞美,而不能把握作者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地赞美。
难点教学方法
填写示例
通过教师整理描写壶口瀑布的词语,让学生初步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赏析本文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黄河的赞美。
通过师生合作诵读改写的第四自然段,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赞美。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大自然对人的赐予有两种。一种是物质,空气水分、粮食蔬菜,给人生存的条件;二是精神,花好月圆,名山秀水,给人享受的环境。”
——梁衡 《名山大川感恩录》自序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他眼中的壶口瀑布,去感悟大自然的赐予,领略其美景,感受其精神。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请同学们齐读关于描写壶口瀑布特点的词语,并说说壶口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写其声形:
涛声如雷 雾气弥漫 浪沫横溢 水浸沟岸 雾罩乱石 排排黄浪
堆堆白雪 一川黄浪 汩汩如泉 潺潺成溪 哀哀打旋 如丝如缕
写其态势:
千军万马 扑面而来 深不可测 轰然而下 夺路而走 乘隙而进
折返迂回 钻石觅缝
写其精神:
博大宽厚 柔中有刚 挟而不服 压而不弯 不平则呼 遇强则抗 死地必生 勇往直前
对壶口瀑布的印象(气势磅礴、雄伟)
二小组合作赏析
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排排”“推推搡搡”“堆堆”等叠词的使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壶口瀑布水流动的特点,增强句子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使人如临其境。
运用了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壶口瀑布气势磅礴、水流速度快,表达了作者对壶口瀑布气势的赞美。
2、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洪流比喻成飞毯、钢板,写出黄河水势大、强;“平平的”“大大的”叠词使用写出黄河水的气势,形象地表现出黄河水刚的特点。
3、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增强语势,写出黄河水各种形态特点,“汩汩”“潺潺”等叠词的使用,形象写出黄河水柔的特点。
4、我突然陷入了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情感。
为什么我突然陷入了沉思?
作者既看到五百米宽黄河水从四十米宽壶口轰然而下,水流变急猛,声势浩大;也看到壶口不能尽收的黄河水夺路而走,如泉成溪。而小小的壶口能够容纳所有水的形态实际上就是黄河水与石的搏击。作者被黄河挟而不服、遇强则抗的精神所震撼。
5、文章最后一句说“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请结合你对黄河特点的理解,概括这种伟大的精神是什么?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师生合作诵读:
师:越来越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黄河怒了,勇往直前——
生: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
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挟而不服——
生: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师: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与壶口奋力抗争。
生:(愁)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欢)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哀)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喜)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生)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师)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生)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小结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特点,借助了比喻、拟人、排比、叠词和动词,写出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由此联想到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壶口瀑布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共1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深刻体会,课后练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