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设计,共3页。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教材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难点名称
    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博大的济世情怀。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诗人所具有的济世情怀,不是常人所能具有的,他的济世情怀是和他的性格和生平经历分不开的,特别是长安求职、安史之乱让作者坚定不移的走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道路。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生活于和平盛世,对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困苦无法理解,更不能体会到一个穷愁潦倒,自己尚不能正常生活的人具有的济世情怀无法理解。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知人论世,感受诗人的人生经历,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2.通过朗读及分析字词,体验诗人诗人博大的济世情怀。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孟子·尽心下》有言“‘何为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
    知人论世是我们进行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我们在赏析诗歌时通过深入的探究作者的生平,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主旨,体会作品情感。下面我们跟随杜甫的名句来看看杜甫的人生经历。
    杜甫生于712年,在他24岁时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满怀鸿鹄之志,远眺泰山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想着能辅佐贤君,大济苍生, 但生不逢时,壮志难酬,43岁(755年)时从长安到奉先县探望妻儿时,看到自己的小儿子被活活饿死,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同年冬天爆发了安史之乱(出示小视频),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写了很多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他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因此它的诗被冠以“诗史”的称号。在公元757年杜甫被叛军掳到长安后,亲眼目睹长安沦陷后悲惨景象,城池破了、国家亡了、百姓离散了,此情此景让作者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名句, 公元760年,作者穷困潦倒、四处求亲告友,终于在成都浣花溪旁有了一间茅草屋,但在第二年的秋天,一场狂风吹走了作者的茅草屋,杜甫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63年,作者52岁时唐军打了一个大胜仗,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写下了“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此后作者一直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最后在一条船上去世。
    2.学习诗歌
    我们看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哪句话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这句话为什么是千古名句?当时杜甫生活的处境是怎样的?
    出示语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品析:描述秋风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是因为“怒号”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形象的表现了风之大、风之猛、风之无情。该怎么读呢?
    “怒号”要重读,读出狂风的威力,读出诗人的痛惜和着急。
    狂风未歇,群童又至,请同学们自由读“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欺”“为盗贼”“公然”要重读,读出作者内心的气愤;“老无力” “呼不得” “自叹息”要读的迟缓,读出作者的无可奈何。
    暴雨倾泻,杜甫家中是怎样的?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了被子很破旧,杜甫的生活很困窘;“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无干处”“未断绝”读的稍长一些,表现作者的无奈和心焦。
    在这个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假如你是杜甫,你心中会有什么愿望?杜甫心中的愿望是什么呢?
    你的愿望是有一间温暖的房子,我的愿望是有一间房子,能够面对大海,春暖花开。杜甫的愿望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自己身处逆境之中,却能够推己及人,为天下寒士振臂高呼,表现了他博大的胸襟;“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实现理想,宁愿牺牲自己,不正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情感吗?读这部分时要读出悲壮的感觉来,要读的悲壮、有力。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练习:杜甫诗歌中还有哪些诗句体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前出塞九首》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登楼》
    小结
    凄风冷雨,屋漏难眠,诗人无处栖身,却没有抱怨个人命运的悲苦,心中牵挂的是天下寒士,只要能庇护天下寒士,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这是怎样的一种济世情怀呀!无愧于诗圣的称号。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展示学习目标,解读诗题-----歌行体,读悟结合,理解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