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社戏(1)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85809/4/1_17389366317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字义通关,整体感知,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目标: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和释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的写法;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目标:通过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教学重点:
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和释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本文通过《社戏》来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回忆之情。
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每当看到婴孩幸福地偎依在母亲怀里,每当听到路边熟悉的儿歌旋律响起,每当闻到久违的糖果香味还是那么沁人心脾,你想到了什么?一定是自己那难忘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不同,也许你的童年是在有趣的童话故事里度过的,也许你的童年是伴随着跳皮筋、丢手帕的游戏而流逝的,也许你的童年是在爷爷家的大白鹅、小白兔、老黄牛的陪伴中走过的……下面让我们作一次精神的返乡,想一想,童年带给你的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社戏》,看看迅哥儿的童年是怎样的?
字音通关
三、 字义通关
1.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2.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3.自失:指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
4.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写作“缥缈”)
四、整体感知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结构。
2、这场社戏的最后给了迅哥儿什么样的感受呢?(找原句)
明确: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
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3、思考,迅哥儿看戏是一帆风顺的吗?经历了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明确:三次波折(①早上就叫不到船;②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③母
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三次转机(①八叔的航船回来了;②少年们愿意和“我”一同去;③双喜“写包票”保证不会出事。)
4、默读17-21段,想一想:戏好看吗?
明确:那夜的戏:
看得我有些疲倦了
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打呵欠
大家都很扫兴…骂着老旦 … …
5、既然戏本身并不好看,作者为什么要说“好戏”呢?
明确:戏不好看,但是“我”却感受到伙伴们的热情、关怀、体贴、照顾。譬如:
双喜解说员似的不离左右:“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破口喃喃的骂——还是走的好罢。
桂生豆浆没买来,舀水作为补偿。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全文,思考那夜迅哥儿吃的豆真的好吃吗?
六、板书设计
社戏
鲁迅(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共2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