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85817/4/1_17389365269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复述课文。
二、分析课文: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完成目的一)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提问: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完成目的一)
提问:根据课后练习四,谈谈我们该怎样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三、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桃花源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明确本文的学习内容,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赏桃源之美,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