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doc/images/p_f_2_p/16685818/4/1_173893651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赏桃源之美,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桃花源记》
难点名称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通过多次诵读找出描绘桃花林、桃花源的句子,结合背景,在理想与现实中探究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理想及现实意义较难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对于桃花源的现实意义理解困难,
难点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多次诵读找到描写桃花林、桃花源的句子,并说说给自己的印象
2.圈点批注法:勾画出相关语句
3.合作探究法:小组为单位结合背景讨论探究桃源形成的现实意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讲故事导入
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也读懂了,今天我们就从讲桃源故事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再次捧起书本诵读原文,读后想想要把故事讲给谁听,想好了我们开始(要求:认真倾听)。
生1:讲给他的奶奶(平静地讲,重点在桃源人的生活)
生2:讲给他的妹妹(欢快地讲,重点在奇异的世界消失了)
生3:讲给她的爸爸妈妈(认真地讲,重点在情节的完整性)
师总结:同一个故事,因为讲的对象不同,同学们讲时的语气不同,情节的侧重点也不同,但不同中也有相同处,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大家不谋而合,都是从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这正是我们本文的线索,我们大家很会讲故事。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赏桃源之美
过渡:渔人经历了两个奇妙的地方,一为桃花林,二为桃花源。下面我们依次进入这两个神异之地。
1.快速浏览课文,锁定写桃花林的段落,勾画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桃花林给你留下的印象。
预设:桃花灼灼,落英如雨,花香四溢,美丽如画,如入仙境。——“美”
过渡:如此绝美的桃花林后必有一个不同凡响的桃花源,下面我们再进桃花源瞧一瞧。
2.快速浏览课文,锁定写桃花源的段落,勾画出写桃花源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桃花源给你留下的印象。
预设:
田园风光:土地平旷……鸡犬相闻(环境美好)
田园生活:其中往来……怡然自乐(祥和宁静、幸福快乐、安居乐业)
田园人民: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皆叹惋(善良淳朴、热情好客、关系和谐)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勾画好的写桃花源句子,看着课本的配图,用心读,边读边看,并发挥想象在脑中幻化动态画面。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课堂练习:探究桃源成因
作者虚构这桃源仙境到底有何目的?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之前感受到的桃源之美讨论分析这个问题。
出示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时年57岁。他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他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原因揭秘(预设):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
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
桃花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以高尚者刘子骥为代表的的人们找寻桃花源)的愿望,它是时代背景下的整体愿望。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它只能是一种空想。
小结
《桃花源记》一文中作者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及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桃花源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明确本文的学习内容,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