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测评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686581/0-17389381578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测评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686581/0-17389381578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测评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686581/0-173893815786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测评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测评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0页。
温馨提醒:
1.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2.请保持卷面的整洁,书写工整、美观。
3.请认真审题,仔细答题,诚信应考,乐观自信,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国庆期间,上海市某地理研学团队前往我国东南沿海开展研学活动。图示意研学地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及队员拍摄的凸面镜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河流干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 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
C. 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D. 乡村距海边的实际距离大约为15千米
2. 为保障交通安全,公路弯道处常设置凸面镜,用以扩大司机视野。凸面镜照片的地点最可能位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分析,图中无指向标,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且水往低处流可知,河流干流自西北流向东南,A正确;图中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属于丘陵地形,还有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以平原、丘陵为主,B错误;该地是上海,上海不是少数民族聚居地,C错误;由图可知,图中的比例尺是1:150000,即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的1.5千米,乡村距海边的图上距离约是1厘米,故实际距离大约为1.5千米,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知,公路弯道处设置凸面镜,①②③④中,只有③属于拐弯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月7日,“歌游内蒙古·欢乐冰雪季”2024—2025内蒙古自治区冬季旅游暨呼伦贝尔冰雪旅游季在呼伦贝尔牙克石市拉开帷幕。游客在冰雪旅游季除了观赏林海雪原、品味寒地美食,还可以参与和体验当地最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下面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表示内蒙古自治区的是( )
A. B.
C. D.
4. 当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传统节日是( )
A. 藏族——雪顿节 B. 蒙古族——古尔邦节
C. 彝族——火把节 D. 蒙古族——那达慕节
5. 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②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
③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④我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3. B 4. D 5. D
【解析】
【3题详解】
由图可知,A是甘肃省,B是内蒙古自治区,C是四川省,D是云南省。故选B。
【4题详解】
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主要节日是那达慕节,B错误,D正确;藏族主要是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雪顿节,A排除;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地,C排除。故选D。
【5题详解】
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①错误;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②错误;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③正确;我国尊重和保护 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④正确。故选D。
红叶是一类观赏树木,叶子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下图为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的最佳观赏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国庆节期间能观赏到大面积红叶的景区是( )
A. 香山 B. 红叶谷 C. 栖霞山 D. 稻城俄初山
7. 我国红叶最佳观赏期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
A. 由北向南推迟 B. 由南向北推迟 C. 海拔高,日期晚 D. 东部早,西部晚
8. 影响红叶最佳观赏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 )
A. 风力 B. 土壤 C. 气温 D. 降水
【答案】6. B 7. A 8. C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红叶谷红叶的最佳观赏期在9月末到10月中上旬,国庆节期间能观赏到大面积红叶的景区是红叶谷,B正确;香山红叶的最佳观赏期在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栖霞山红叶的最佳观赏期在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稻城俄初山最佳观赏期在10月中下旬,AC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东部红叶最佳观赏期大致由北向南推迟,差异的产生反映出我国东部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的特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读图可知,纬度越高,观赏红叶的时间越早,原因是越往北温度越低,红叶出现的时间越早,C正确;观测时间早晚与风力、土壤、降水无关,ABD排除。故选C。
青海省的黑枸杞被誉为聚宝盆里的“黑珍珠”,生长在海拔2600米—3000米的盆地沙漠地带。下图示意青海省黑枸杞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 材料中的聚宝盆是指( )
A. 吐鲁番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10. 图示黑枸杞分布区位于( )
①湿润区②地势第一级阶梯③盆地中部④青藏高寒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9. B 10. C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城市为西宁,是我国青海省的省会城市,由此可知聚宝盆指的是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B正确。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会城市是乌鲁木齐,ACD排除。故选B。
【10题详解】
读图分析,黑枸杞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400mm以下的地区,位于半干旱区与干旱区,①错误;海拔较高,是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盆地,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②正确;由图可知,黑枸杞分布区主要位于盆地的东南部,③错误;海拔2600米—3000米,位于青藏高寒区,④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巧制地理模型助力课程学习
地理课上同学们用超轻粘土制作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简易模型,探究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图左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简易模型制作底图。图右为学生作品。
【步骤一:绘制阶梯界线】
(1)同学们首先描绘中国轮廓和阶梯界线,其中甲附近是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步骤二:建构地势模型】
(2)同学们用超轻粘土逐层构建地势模型,其中A、B、C三层中最低的是____,地势最低一级阶梯的地形以____(地形类型)和丘陵为主。受地势的影响,我国许多大江大河自____向____流。
【步骤三:塑造地形单元】
(3)建构模型后,同学们先用手挤压阶梯交界塑造山脉,其中甲是____山脉,乙是____(山脉),然后用马克笔标注主要地形区,如A处是____,有“世界屋脊”之称。
【步骤四:积极出谋划策】
(4)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发现模型中山区面积广大,大家纷纷为山区发展献计献策。请你也参与讨论,说说你的建议。
【答案】(1)一 (2)C 平原 西 东
(3)祁连 大兴安岭 青藏高原
(4)①发展特色产业,如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业等;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③政府出台振兴乡村的优惠政策,留住人才;④保护自然环境,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和所学知识知,甲是祁连山脉,其附近是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一级阶梯的分界线。
【小问2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即A是第一级阶梯,B是第二级阶梯,C是第三级阶梯。因此A、B、C三层中最低的是C,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形类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受地势西高东的影响,水往低处流,故我国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之一的西北—东南走向的祁连山脉,乙是第二、三级阶分界山脉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A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小问4详解】
经济发展方面:①发展特色农业:山区有独特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可以种植一些适合山地生长的特色农产品,如高山茶叶、山核桃、中药材等,并且可以建立有机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开发特色旅游:利用山区自然风光(如奇峰怪石、溪流瀑布等)和人文景观(如古老村落、民俗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探险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③发展林产品加工:合理利用山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在确保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展林产品深加工,如制作竹制品、木制工艺品等。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①改善交通条件:修建和完善山区公路,提高道路等级,加强山区与外界的联系,方便农产品运输和游客进出。②加强通信设施建设:实现网络全覆盖,这有助于山区居民获取外界信息,也有利于旅游宣传推广,同时方便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社会发展方面:①教育扶持:政府出台振兴乡村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山区教育投入,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优秀教师到山区任教,提升山区居民的教育水平,为山区长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②医疗卫生保障:完善山区医疗卫生设施,定期派遣医疗队伍开展义诊等活动,提高山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某中学气象爱好者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解等温线的相关知识,在校内外进行了系列实践活动。
气温观测:为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2024年11月18日,地理老师组织气象爱好者小组利用学校地理园中的百叶箱观测仪器记录了下列气温数据。
(1)百叶箱一般漆成白色,可以避免百叶箱及仪器因阳光照射而____(升温/降温),百叶箱离地面1.5米高度的气温较____(稳定/不稳定),且是人类直接感受的温度。根据上表中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当天的平均气温是____℃。后续气象爱好者小组利用气象自动记录仪记录的数据,计算出了学校所在地11月份的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图绘制与运用:暑假,气象爱好者小组的同学们赴当地气象局开展研学活动,搜集到了当地某区域众多不同地点的7月平均气温数值,仿照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成该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下图)。
(2)据图可以判断,该地区7月最高气温在____℃以上,A处等温线呈封闭形态,表示这里是____(高温/低温)中心,可以推测出A地地势较____(高/低)。
(3)与C地相比较,B地气温差异____(大/小),因为____。
【答案】(1)升温 稳定 13
(2)30 低温 高
(3)大 B地等温线密集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百叶箱一般漆成白色,白色可反射太阳光,可以避免百叶箱及仪器因阳光照射而升温,气温观测仪器一般放置在离地面1.5米处的百叶箱中,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当天的平均气温是(10+19+14+9)/4=13℃。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区7月最高气温在30℃以上,A处等温线呈封闭形态,气温比周围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A地是低温中心,故可推测A地地势高。
【小问3详解】
与C地相比较,B地气温差异大。由图可知,B地等温线密集,故气温差异大,而C地等温线相对稀疏,气温差异小。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绵城市”智慧之光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推广有助于实现绿色、低碳和智慧城市的形成,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图左示意我国首批16个试点海绵城市分布,图右示意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慧眼识规律】
(1)草坪、水泥地、人工湖三种地表中,不属于“海绵体”的是____。
(2)从干湿地区看,首批“海绵城市”主要位于____区和____区,年降水量____(大于/小于)400mm。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由____向____逐渐减少。
【慧心析原因】
(3)从降水的角度推测图中城市申请“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原因。
【慧语道影响】
(4)武汉市雨水收集系统吸水功能最活跃的季节是____。请你说说海绵城市建设给武汉市带来的好处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水泥地
(2)湿润区 半湿润区(顺序可换) 大于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3)夏季多暴雨(降水),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4)夏季 ①缓解城市内涝;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③节约水资源;④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可靠性;⑤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草坪和人工湖都具有渗水、蓄水的功能,而水泥地不具备这些功能,所以不属于“海绵体”的是水泥地。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首批“海绵城市”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的半湿润和湿润地区,湿润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大于800mm,半湿润区的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所以,首批“海绵城市”的降水量大于400mm。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城市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减轻洪涝灾害。
【小问4详解】
武汉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因此雨水收集系统吸水功能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海绵城市建设给武汉市带来的好处有:①夏季暴雨时,海绵城市能有效吸纳雨水,减少地面积水,降低内涝发生的可能性。②通过增加绿地和水域,改善城市的小气候和生态条件。③储存的雨水可在需要时加以利用,节约了水资源。④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使其在极端天气下更可靠地运行。⑤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记录时间
8时
14时
20时
2时
气温数值(℃)
10
19
14
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七年级(上)12月第二次测评地理试卷(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上)12月第二次测评地理试卷(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