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通许县七年级上学期学情分析二 地理试卷(解析版)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通许县七年级上学期学情分析二 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通许县七年级上学期学情分析二 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通许县七年级上学期学情分析二 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通许县七年级上学期学情分析二 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通许县七年级上学期学情分析二 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W) B,7%,陆地占3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序言~第四章第五节(p1-p99)
    1.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卷前请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天体系统关系图,能正确表示地球在太空中位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的宇宙。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组成可观测的宇宙。因此,A、B、C、D中,天体系统之间关系正确的是C。故选:C。
    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中国空间站又称天宫空间站,是中国建成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为发挥我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了“天宫课堂”科普教育品牌。中国宣布,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 )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
    ②促进人类争夺和利用太空
    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天宫课堂”上航天员不可能说出的言论是( )
    A. 地球每天自转一周
    B. 地球表面经纬线纵横交错
    C.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D.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答案】2. C 3. B
    【解析】
    【2题详解】
    中国空间站向世界开放,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③④正确;中国空间站向世界开放,未体现促进人类竞争利用太空,②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A正确。地球上的经纬线是人们假想的,地球原本并不存在,B错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C正确。地球表面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D正确。结合题意,故选B。
    巴拿马运河是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两大洋,是巴拿马共和国的重要经济来源。下图为巴拿马共和国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巴拿马共和国首都的经纬度位置大约是( )
    A. (9°N,79.5°W) B. (9°N,79.5°E)
    C. (9°S,79.5°W) D. (9°S,79.5°E)
    5. 下列关于巴拿马运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B. 位于热带和低纬度
    C. 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D. 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纬,后面的字母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后面的字母用“S”表示;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以东,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后面的字母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度,后面的字母用“W”表示,由此可以判断巴拿马国首都的地理位置约是(9°N,79.5°W)。A正确,排除BCD;故选A。
    【5题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ACD错误;巴拿马运河位于8°N-9°N附近,属于热带和低纬度,B正确;故选B。
    6.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表示陆地上地势由高到低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黄色→褐色→绿色 B. 褐色→绿色→黄色
    C. 黄色→绿色→褐色 D. 褐色→黄色→绿色
    【答案】D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按陆地上地势由高到低排列应是高山>高原>平原,因此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表示陆地上地势由高到低的颜色变化应该是褐色→黄色→绿色,D正确,排除ABC。故选D。
    7.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B. 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C. 丘陵、平原、高原、山地 D. 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答案】D
    【解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根据以上分析,据图可知,①海拔在500米以上,“面平坡陡”,属于高原;②海拔在500米以上,“高而陡”,属于山地;③海拔在200—500米之间,“低而缓”,属于丘陵;④海拔在200米以下,“低而平”,属于平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 下列四个半球中海洋面积占比最大的是( )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西半球 D. 东半球
    【答案】A
    【解析】东半球海洋占62%,陆地占38%,西半球海洋占80%,陆地占20%,北半球海洋占60.7%,陆地占39.3%,南半球海洋占80.9%,陆地占19.1%,南半球的海陆面积比例是最大的,排除BCD,故选A。
    2024年4月25日,某地理爱好者先到达莫斯科,再飞抵摩尔曼斯克,乘坐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从摩尔曼斯克前往北极考察。下图示意此次北极考察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北极点位于的大洋是( )
    A. 北冰洋 B. 大西洋 C. 太平洋 D. 印度洋
    10. 该地理爱好者到达莫斯科当天,当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 昼短夜长 B. 极夜 C. 昼长夜短 D. 极昼
    11. 从摩尔曼斯克前往北极点,该船行进的大致方向是( )
    A. 向东 B. 向西北 C. 向西南 D. 向北
    【答案】9. A 10. C 11. D
    【解析】
    【9题详解】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以及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点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BCD均不符合题意,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0题详解】
    2024年4月,太阳直射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莫斯科昼长夜短,A错误,C正确;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莫斯科纬度低于66.5°,所以不可能有极昼极夜现象,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北极点是地球的最北端,所以从摩尔曼斯克前往北极点,行进的大致方向是向北,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地震,地震导致沿海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卫星观测数据显示,能登半岛珠洲市经轮岛市至志贺町的沿岸海底隆起露出水面,总长度大约85千米。其中,轮岛市皆月湾一带海底隆起大约4米,海岸线向海中推进大约200米。读日本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引发能登半岛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活动 B. 海平面上升 C. 地壳运动 D. 填海造陆
    13. 能登半岛所处的地震带是( )
    A.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 环太平洋地震带
    C. 环大西洋地震带 D. 大洋中脊地震带
    14. 要迅速了解受灾范围以评估损失,当地政府可以借助( )
    A. 世界政区图 B. 卫星影像图
    C. 日本工业区分布图 D. 日本交通图
    【答案】12. C 13. B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地震,地震导致沿海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因此引发能登半岛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C正确;人类活动、海平面上升、填海造陆与登半岛海陆变迁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如图所示,能登半岛位于日本,所处的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B正确,ACD排除,故选B。
    【14题详解】
    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要迅速了解受灾范围和评估损失,当地政府需借助即时卫星影像图,B正确;世界政区图表示世界上国家以及国家行政区划的地图,A错误;日本工业区分布图反应日本主要的工业区分布情况,C错误;日本交通图反映日本各地交通状况的地图,D错误,ACD都不能迅速了解受灾范围和评估损失,故选B。
    15. 下列关于板块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是由大小一致的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
    B. 地球表层的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并且运动方向和速度都相等
    C.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不同板块的交界地带
    D.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答案】C
    【解析】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大小不一,A错误;地球表层的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但板块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相等,BD错误;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C正确,故选C。
    16. 地理工具在地理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下图为部分地理工具示意图。用于测量气温的工具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运动的规律,A错误;地面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气温,B正确;指南针可以辨别方向,C错误;丁雨量器和量杯测量降水量,D错误。故选B。
    17. 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受来自印度洋上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多,有世界“雨极”之称。其降水类型主要是( )
    A. 人工降雨 B. 对流雨 C. 台风雨 D. 地形雨
    【答案】D
    【解析】乞拉朋齐是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为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的迎风坡,暖湿气流遇山坡阻挡,被迫“爬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被称为“世界雨极”。D正确,排除ABC,故选D。
    帝王蝶是一种迁徙性蝴蝶,每年按固定路线在北美洲长途迁徙,大约在3月初北上,10月中旬抵达后又在11月初南下,在墨西哥躲避严寒。下图示意帝王蝶迁徙路线和北美洲气候、地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帝王蝶长途迁徙周期大致是( )
    A. 一年 B. 一个月
    C. 一周 D. 一天
    19. 帝王蝶迁徙途经的山脉是( )
    A. 安第斯山脉 B. 落基山脉
    C. 阿尔卑斯山脉 D. 喜马拉雅山脉
    20. 帝王蝶迁徙路线没有经过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18. A 19. B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材料,帝王蝶每年按固定路线在北美洲长途迁徙,大约在3月初北上,10月中旬抵达,11月初南下南下,所以帝王蝶长途迁徙周期大致是一年,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显示帝王蝶的迁徙路线经过的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脉,B正确;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帝王蝶的迁徙路线只在北美洲范围内,排除ACD。故选B。
    【20题详解】
    帝王蝶迁徙路线上从北到南经过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但没有经过位于北美洲西部沿海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域,C正确,排除ABD,故选C。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21. 换个角度看世界。小张同学在图书馆看书时,看到了如下一幅大洲大洋分布图。读等面积投影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____洋,完全位于____半球。
    (2)丙大洲是____洲,与乙大洲以____为分界线。
    (3)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面积最小的大洲是____。(填代号及名称)
    (4)当丁大洲处于冬季时,乙大洲绝大部分正值夏季,这是由地球的____(自转/公转)运动造成的。
    (5)从戊大洲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____(逆时针/顺时针)。
    【答案】(1)印度 东
    (2)北美 白令海峡
    (3)乙、亚洲 丁、大洋洲
    (4)公转 (5)顺时针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印度洋,是第三大洋,全部位于东半球;乙是亚洲,是最大的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
    【小问2详解】
    丙大洲是北美洲,乙是亚洲,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
    【小问3详解】
    乙-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七大洲面积排名:面积由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因此面积最小的大洲是丁-大洋洲。
    【小问4详解】
    当丁-大洋洲赤道以南部分处于冬季时,乙亚洲绝大部分正值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是由地球的公转运动造成的。
    【小问5详解】
    戊大洲是南极洲,按照地球自转方向为“北逆南顺”来看,因而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22. 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处是____,它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2)④处是____,它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和缓,水深一般不超过____米,它的边缘是②____。
    (3)大洋底部的主体是③____,相对平坦,面积广大。
    (4)⑤处是____,也叫中央海岭,隆起于洋底中部,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的山系。
    【答案】(1)海沟
    (2)大陆架 200 大陆坡
    (3)洋盆
    (4)大洋中脊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中①处是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一般出现在大陆坡下。
    【小问2详解】
    图中④处是大陆架,它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架外缘有一巨大的陡坡,叫做大陆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小问3详解】
    大洋底部的主体③是洋盆,洋盆是海底地形中最平坦宽广的部位。
    【小问4详解】
    图中⑤处是大洋中脊,大洋中脊是大洋中的山脉或隆起,也叫海岭。
    23. 从地图中读取信息并进行分析、总结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之一。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
    (2)据图可知,亚洲中部青藏地区(甲)形成低温中心,主要原因是____。
    (3)据图可知,乙地年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上,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____。
    (4)对比丙大洲东、西两侧降水量,可以发现: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比大陆西岸____。
    (5)图中M、N两地,降水量更多的是____地,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答案】(1)由低纬度(或赤道)向高纬度(或北极)逐渐降低
    (2)海拔高,气温低 (3)2000 南极洲
    (4)多 (5)M 地形
    【解析】
    【小问1详解】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太阳的辐射逐渐减弱,获得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或赤道)向高纬度(或北极)逐渐降低。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气温(等温线闭合处)比周边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形成一个低温中心,因此,造成青藏地区称为低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此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小问3详解】
    世界降水丰富区大多分布在赤道附近,乙地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其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南极洲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是降水最少的大洲。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丙为大洋洲,南回归线穿过大洋洲的中部。据图例分析,南回归线附近,该大洲东侧降水多,西侧降水少,由此发现“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小问5详解】
    图中MN两地位于南美洲南部,从图例可以看出,降水量更多的是西侧的M地,位于安第斯山脉南段,是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沛,东侧的N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因此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24. 读“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年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____,降水季节分配最均匀的是____。
    (2)①地气候特征是____,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附近地区,①地气候条件下,该气候区分布着茂密的____(植被)。
    (3)据图归纳位于南半球的②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此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③是____气候。
    (4)上述气候类型中,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的是____。(填序号)
    【答案】(1)① ④
    (2)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 热带雨林
    (3)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③. 温带季风
    (4)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气温年较差是指一个地方最热月与最冷月的气温差。读图可得,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①,降水季节分配最均匀的是④。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①地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①地气候条件下,其植被特点:植被茂盛、终年常绿,该气候区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小问3详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读图可得,②地最热月是在1月,说明②地处于南半球。②地的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此气候类型的名称是地中海气候,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分布最典型。③地最冷月1月的气温低于0℃,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
    【小问4详解】
    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的是温带季风气候、中纬度大陆西岸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度大陆中部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上述气候类型中,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的是③是温带季风气候。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七年级(上)学情分析二地理试卷(B)(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七年级(上)学情分析二地理试卷(B)(含答案),共6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诸城市七年级(上)10月份学情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诸城市七年级(上)10月份学情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通许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通许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