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这是我的家》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686686/0-17389387106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这是我的家》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6686686/0-17389387107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024)第9课 这是我的家优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024)第9课 这是我的家优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家庭照片分享,家庭成员关系,我爱我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这是我的家
单元
幸福一家人
课时
1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 “家” 有着最直接的生活体验,家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有限,对家的认识更多停留在表面,对于家庭成员之间复杂的关系、家人对自己默默的付出以及家庭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价值理解不够深入。他们可能知道家里有哪些人,却不太能体会家人之间的血脉相连和深厚情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分享、感受等方式,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自己的家,感受家的温暖和重要性。祖国的大花朵-微信:LC20211226
教材分析
《这是我的家》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幸福一家人” 的起始课。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家人,养成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本课通过展示 “我刚出生时”“我和妹妹” 等生活场景,以及介绍家人的角色、喜好、故事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家庭,体会家人之间的亲情和温暖,为后续课程中进一步探讨相亲相爱一家人、承担家庭责任等话题奠定基础,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祖国的大花朵-微信:LC2021122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清晰说出家庭成员的称谓、特点和主要信息;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知道自己与家人的血脉联系;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庭生活中的点滴故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分享家庭照片、讲述家庭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在小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和幸福,激发学生对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珍惜家庭、尊重家人的良好品德,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重点
1. 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体会家人之间的亲情。
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家庭中亲情的内涵,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将对家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收集不同家庭生活场景的图片、温馨的家庭主题音乐,制作教学课件;准备 “家庭树” 卡片、小贴纸等道具;设计 “我爱我家” 分享卡,包含家庭成员介绍、家庭趣事、我对家人的爱等板块。
2.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家庭照片,思考照片背后的故事;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日、喜好等信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主题音乐,如《让爱住我家》,同时展示一系列不同家庭生活场景的图片,图片内容涵盖家庭成员一起吃饭、玩耍、庆祝生日等温馨时刻。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听着音乐,看着这些图片,你们想到了什么?家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家的初步感受。
2. 展示教材中 “我刚出生时” 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从这幅图和文字中,你知道了什么?猜猜当时家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1. 认真聆听音乐,观看图片,沉浸在温馨的氛围中,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感受,如 “我想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家让我觉得很温暖、很开心”。
2. 仔细观察教材图片,认真思考后回答问题,如 “我知道了宝宝刚出生时,爸爸很高兴,奶奶也很开心”“家人肯定很激动、很幸福”,初步感受家庭迎接新生命的喜悦。
通过播放音乐和展示图片,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家的美好回忆和情感共鸣。借助教材图片提问,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出发,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1. 组织 “家庭照片分享会”,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片,在小组内分享。分享内容包括照片中的家庭成员、拍摄时间和地点、照片背后的有趣故事等。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分享。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倾听学生的分享,给予鼓励和指导。分享结束后,教师提问:“听了大家的分享,你发现每个家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多样性和共同之处,总结出家庭都充满爱和温暖,但每个家庭又有各自独特的故事和特点。
2. 展示 “家庭树” 卡片,向学生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爷爷奶奶是爸爸的爸爸妈妈,姥姥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妈妈等。通过绘制简单的家庭关系图,帮助学生理解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血脉联系。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和家人长得有些像呢?” 让学生初步了解遗传的概念,感受家人之间的血脉亲情。
3. 展示教材中 “家人的‘影子’” 和 “家人的故事” 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从图片中,你发现自己和家人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你的家人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人的喜好、职业以及令人难忘的故事。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强调家人之间不仅有血脉联系,还会相互影响,每个人的家庭都有独特的故事和回忆。
1. 在小组内积极分享自己的家庭照片,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不时发出笑声或惊讶声。在小组代表进行全班分享时,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回应,分享自己的感受,如 “他们家去海边玩了,看起来好开心”“我家也有这样的照片”。通过讨论,思考家庭的异同点,理解家庭的多样性和共同之处。
2. 认真观察 “家庭树” 卡片和家庭关系图,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积极回答问题,如 “我知道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思考自己与家人长相相似的原因,感受血脉亲情。
3. 仔细观察教材图片,认真思考教师的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和家人相似的地方,如 “我和爸爸一样喜欢踢球”,以及家人的故事,如 “我妈妈是老师,她教的学生都很喜欢她”。在小组代表发言后,认真倾听,学习其他同学家庭的故事。
“家庭照片分享会” 让学生在分享和倾听中感受不同家庭的温暖和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介绍 “家庭树” 和绘制家庭关系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感受血脉亲情。观察教材图片、小组讨论和分享家人故事,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与家人的联系,体会家庭的独特性和亲情的深厚。
巩固练习
1. 发放 “我爱我家” 分享卡,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板块,填写家庭成员的信息、家庭中的趣事以及自己对家人的爱。填写完成后,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卡片内容,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给予回应和补充。教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填写认真、内容丰富的学生发放小贴纸奖励。
2. 开展 “家庭知识小竞赛” 活动,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家庭成员关系、家人喜好等方面的问题,如 “妈妈的妈妈你应该叫什么?”“爸爸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小组,给予积分奖励,最后评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颁发小奖品。
1. 认真填写 “我爱我家” 分享卡,回忆家庭成员的信息、家庭趣事,用简单的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在分享卡片内容时,自信地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如 “我爱我的妈妈,我会帮她捶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学习他人表达爱的方式,如 “我以后也要给爸爸送礼物”。获得小贴纸奖励的学生非常开心,增强了自信心。
2. 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 “家庭知识小竞赛” 活动,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快速举手抢答。在抢答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回忆家庭知识。获得积分和小奖品的小组充满成就感,增强了团队荣誉感。
通过填写 “我爱我家” 分享卡,帮助学生巩固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家庭知识小竞赛” 活动以趣味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说一说自己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邀请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收获。
2.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再次强调家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心家人,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同时,在教室的展示区展示学生的 “我爱我家” 分享卡,让学生随时能看到自己对家的表达,强化对家的热爱之情。
1. 认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收获,如 “我知道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我家有爸爸、妈妈、我”“我学会了要爱自己的家人”。
2. 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和鼓励,看着展示区的分享卡,感受家的温暖,在心中树立起关心家人、珍惜家庭的信念,决心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对家的认识和热爱。展示 “我爱我家” 分享卡,营造浓厚的家庭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家的情感认同。
板书
这是我的家
一、家庭照片分享
独特故事,温暖回忆
二、家庭成员关系
血脉相连,相互影响
三、我爱我家
了解家人,表达爱意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如家庭照片分享会、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因为表达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分享家庭故事;在 “家庭知识小竞赛” 活动中,个别小组过于注重比赛结果,忽视了知识的学习。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分享内容,课堂上给予更多的表达机会和指导;在组织竞赛活动时,要强调活动的目的是学习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比赛结果,注重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在课后可以鼓励学生与家人进一步交流,收集更多家庭故事,深化对家庭的认识和热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6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随堂练习,提升素养,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第3课 这是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3课 这是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