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 第3课《洪水湖,浪打浪》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6687216/0-17389442405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 第3课《洪水湖,浪打浪》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6/16687216/0-17389442405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 第3课《洪水湖,浪打浪》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 第3课《洪水湖,浪打浪》教案,共4页。
《洪水湖,浪打浪》名师教案教学内容:欣赏歌剧《洪湖赤卫队》插曲----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教材分析: 歌曲《洪湖水浪打浪》为电影《洪湖赤卫队》插曲,是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该曲取材于襄河民歌《襄河谣》,以宽广的节奏、明快绮丽的曲调,抒发了主人公韩英热爱家乡和人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崇高感情。歌词运用了通韵的押韵形式,分前八句和后六句两片。上片重写洪湖之景,下片重抒感恩之情,以其美妙的拖腔使旋律更为动人。歌曲富于民歌特色,是湖北民歌的象征。 教学目标: 1、通过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剧选段,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鱼米之乡的好风光以及水乡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水乡、讴歌家乡的情感。 2、通过反复聆听、小组合作探究法以及讲授法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感受歌曲抒发的情感。 3、学会辨别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 认识“二重唱”的演唱形式,体会其表现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歌曲的“二重唱”的演唱形式的表现作用,感受乐曲每一个乐段旋律的特点。 2、通过演唱的形式深入感受“二重唱”的魅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结合图片,欣赏美丽的洪湖风光,聆听音频《洪湖水浪打浪》。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一看。这是一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地方,这里景色绚丽,四季皆美,春来渔帆点点、绿草婆娑;夏时芙蓉迎日、渔歌唱晚;秋日莲满菱熟、荷香阵阵;冬至风吹芦荡、百鸟翱翔。 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我国荆州的洪湖。(结合ppt介绍) (1930年,这里曾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乡党委书记韩英率领洪湖赤卫队的队员与以彭霸天为代表的地主恶霸展开了英勇的斗争,最终消灭了彭霸天,取得了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个故事在1958年被湖北省歌剧院创作成一部歌剧《洪湖赤卫队》。这部歌剧上演至今,经久不衰。其中不少唱段广为流传。尤其是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二重唱的《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到今天多少游客来到洪湖,他们都会情不自禁的哼唱起这首歌曲: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呀„„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洪湖水浪打浪》(板书课题)。 二、新课呈现 1、原音再现,观看电影原版《洪湖水浪打浪》视频。 师:《洪湖水浪打浪》是一首经典老歌,创作于1958年,先是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一个场次的主题曲,1961年歌剧改编成同名电影后,就成为了电影主题曲。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随老师的镜头去欣赏由韩英和秋菊演唱的《洪湖水浪打浪》的电影片段原音再现,安静的欣赏,看看能带给你哪些感受。(播放视频) 师:欣赏完了,你觉得歌曲的旋律好听吗?节奏快吗? (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那么细心的你,有没有听出这首歌曲能分为几个部分?(板书1、2、3) 2、分段听赏,详细感知。 (1)、听赏第一乐段。 师:同学们听的很仔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段欣赏,首先请同学们听一听第一乐段,听之前,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边听边想: 音乐的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我们一起随音乐轻轻的哼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边听边想吧! (播放第一乐段音乐,学生随音乐轻轻哼唱) 师解决问题后,归纳小结:歌曲的引子部分是用笛子演奏的,轻快悠扬的曲调,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水波荡漾,荷花飘香的洪湖。第一乐段的旋律优美精致,流畅动听。尤其是末尾的托腔更是美妙动人。 师:同学们,老师还有一个问题,第一乐段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先问问大家,知道歌曲的演唱形式有那些吗? (结合视频了解相关知识) 师:我们再次聆听第一乐段,找找答案! 师总结:第一乐段是由一个人演唱的,所以演唱形式是独唱。(2)、听赏第二乐段。 ①、学生们带着问题聆听第二乐段。 第一遍听赏,设问:说说第二乐段有几个乐句?仔细听听这一乐段是由几个人演唱的?她们演唱的旋律一样吗?听后,请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师归纳,并讲解二重唱的概念。了解二重唱这一演唱形式 ②、第二遍听赏,分组画出二声部的旋律线。当歌词旋律出现时就画细碎的波浪线,伴唱“啊”的旋律出现时就画大波浪线,看看谁画得又对又快。(3)、听赏第三乐段。 师设问,同学们边听边想: 第三乐段与哪一乐段的旋律比较相似? 演唱形式又与哪个乐段相似?两个声部的旋律出现有什么特点?边听边指挥,让同学们感受到二重唱的不同变化。 学生发言后,师总结:这一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二重唱的两个声部时而交错,时而补充,各自独立又彼此交融,深情的唱出了洪湖人民对共产党的的深深爱戴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3、再次完整欣赏歌曲(歌剧演出视频),并提出问题:听了这首歌,能说一说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请学生推荐代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进行总结:上篇重写洪湖之景,下篇重抒感恩之情。表达人物艰苦奋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扩展延伸,感受二重唱的魅力: 1、唱一唱 师:同学们,通过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聆听,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演唱形式----二重唱,那么你们想不想试试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尝试一下二重唱啊? 课件出示《小星星》的简谱,老师给加上一个简单的声部,先选一名同学唱原本的旋律,师唱新的声部。再请学生们选择搭档尝试演唱,最后选择一组上前展示。 2、听一听 师:同学们,我们亲身感受了二重唱这一演唱形式,是不是很有趣?又很有难度啊?其实,二重唱这种演唱形式我们经常听到,只是大家没有在意,在我国老一辈的歌唱家里,就有像张振幅和耿莲凤、王洁实和谢莉斯这样优秀的男女二重唱组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听一首由歌唱家王洁实和谢莉斯共同演唱的二重唱《外婆的澎湖湾》。 四、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完美结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洪湖水浪打浪》这首二重唱,通过歌声我们一起感受到劳动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同时也了解了一种新的演唱形式二重唱,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课也一定有所收获。 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双聪慧灵敏的耳朵,你就能在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发现音乐,听到更多好听的歌曲,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传唱这些经典的民歌,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