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88553/0-17389792063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88553/0-17389792063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88553/0-17389792063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以下简称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8时44分”是指时间间隔
B. 研究导弹全程的运动轨迹时不可将导弹视为质点
C. 导弹发射过程中以模拟弹头为参考系,导弹是静止的
D. 导弹某段时间内的路程可能小于位移大小
2.伽利略创造性地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实验是为了验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图乙实验结合逻辑推理可以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图乙实验是为了归纳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 图甲实验利用斜面是为了缩短小球下滑的时间以便测量
3.拳击运动员常通过击打沙袋来训练拳击力度。某次训练时,拳击运动员击中速度大小为v1的沙袋,沙袋以大小为v2的速度反向弹回,该过程中拳击运动员作用在沙袋上的时间为t。取沙袋弹回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该过程中沙袋的平均加速度为( )
A. v1+v2tB. v2tC. v1-v2tD. v2-v1t
4.如图所示,磁力双面擦窗器的A、B两部件均静止于竖直玻璃表面,A、B两部件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磁力,则( )
A. A部件对玻璃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B. A部件对玻璃的弹力与B部件对A部件的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玻璃表面坚硬,因此没有发生形变
D. 玻璃对A部件的弹力与A部件对玻璃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如图所示,货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悬挂于货车顶端的小球与货车保持相对静止,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sin37°=0.6,则货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7.5m/s2B. 7.8m/s2C. 8m/s2D. 8.5m/s2
6.某运动员的滑雪过程可简化成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固定斜坡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运动员从斜坡顶端无初速度滑下,并运动到水平地面上的A点(图中未画出)停下。运动员在斜坡上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x=2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运动员开始运动的时刻为0时刻,运动员在5s末到达斜坡底端。已知运动员与斜坡、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sin37°=0.6,c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在斜坡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 运动员运动到斜坡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
C. 运动员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D. 运动员在斜坡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0m/s
7.如图所示,重力大小为G1、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一个重力大小为G2的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斜面的倾角为30°,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支持力大小为F,轻绳上的拉力大小为T,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A. F=G1+G2B. Tsin45°=Nsin30°
C. f=Tcs30°D. Tcs45°+Nsin30°=G1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8.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我国察打一体无人机“九天”首次亮相。这是一款可灵活配置的重型无人机,它既能当运输机,也能挂导弹、挂小型无人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九天”无人机在空中做加速直线运动时,“九天”无人机的惯性增大
B. “九天”无人机在空中投送物资后,“九天”无人机的惯性减小
C. “九天”无人机在地面上滑行时,若撤去动力,“九天”无人机会立即停止运动
D. “九天”无人机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时受到的合力为0
9.0时刻可视为质点的汽车甲、乙在平行的相邻平直车道上并排行驶,两车运动的图像(横轴为时间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纵轴为位移(x)时,0~t1内汽车甲的平均速度小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
B. 当纵轴为位移(x)时,0~t2内汽车甲的平均速度小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
C. 当纵轴为速度(v)时,t1时刻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D. 当纵轴为速度(v)时,t2时刻两车相遇
10.如图,轻质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在小球上,小球静止在半球体表面。半球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且球心位于悬点的正下方,不计小球和半球体间的摩擦,小球可视为质点。现缓慢缩短轻绳的长度,小球始终和半球体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绳的拉力变小
B. 轻绳的拉力变大
C. 半球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小
D. 半球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完成“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细线的方向。
(1)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理想模型法”)。
(2)实验时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确保细线与木板表面平行,多次实验时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确保O点在同一位置。
1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为平衡摩擦力,垫木应放置在长木板带定滑轮的一端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C.实验时,还需要的器材有秒表和刻度尺
D.实验时要确保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平衡摩擦力时细线上不挂重物,小车______(填“要”或“不要”)连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改变重物或小车的质量时,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某次实验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O、A、B、C、D为相邻的五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实验时控制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重物的质量m,测得多组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测得多组实验数据后处理得出a-mg图像,发现图线为经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小车的质量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合力成______(填“正比”或“反比”)。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
13.如图所示,一辆货车在长坡路段下坡,刹车突然失灵,司机立即关闭发动机,货车以v0=30m/s的速度进入倾角θ=30°的斜面避险车道,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货车在斜面避险车道滑行的过程中受到空气和斜面的阻力,阻力大小恒为重力大小的12,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货车可视为质点。求:
(1)货车减速的加速度大小a;
(2)货车在斜面避险车道上滑行的时间t;
(3)货车在斜面避险车道上滑行的距离x。
14.2024年8月18日,中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成了其第300次下潜。在一次模拟下潜中,潜水器(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从海面上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潜x1=160m时潜水器的速度大小v=8m/s,此后潜水器保持该速度匀速运动了t2=100s,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潜一段距离后速度恰好减为零,此时潜水器到水面的距离d=1040m。已知潜水器始终在同一竖直线上运动,求:
(1)潜水器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
(2)潜水器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
(3)潜水器这次下潜的总时间t。
15.如图所示,小华同学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用轻质细线2拉着通过轻质细线1连接的两个相同的氦气球A、B(氦气球的重力可忽略),氦气球B下端用细线连接着物块。氦气球A、B均受相同的水平恒定风力,物块和小华同学受的风力可忽略不计。已知稳定时细线1、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37°和β=53°,氦气球A、B受到的浮力大小均为F,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华同学的质量为6Fg,sin37°=0.6,sin53°=0.8,氦气球A、B和物块均可视为质点,小华同学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细线1、2上的弹力大小F1、F2;
(2)物块的质量m;
(3)小华同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A、“8时44分”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指时刻,故A错误;
B、研究导弹全程的运动轨迹时,导弹的大小形状可忽略不计,可将导弹视为质点,故B错误;
C、导弹发射过程中以模拟弹头为参考系,导弹是静止的,故C正确;
D、路程是轨迹的长度,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导弹运动轨迹为曲线,可知导弹某段时间内的路程大于位移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2.B
【解析】根据伽利略的两个实验,图甲是为了归纳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利用斜面是为了延长小球下滑的时间以便测量,不是缩短小球下滑的时间以便测量。图乙结合逻辑推理可以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A
【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公式
a=ΔvΔt=v2-(-v1)t=v1+v2t,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D
【解析】A.对A部件受力分析,竖直方向有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玻璃对A部件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部件对玻璃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
B.对A部件受力分析,水平方向有玻璃对A部件的弹力与B部件对A部件的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玻璃表面坚硬,形变不明显,但有弹力的产生必然发生微小形变,故C错误;
D.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玻璃对A部件的弹力与A部件对玻璃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5.A
【解析】以小球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tanθ=ma,代入数据解得加速度大小为a=7.5m/s2,即货车的加速度大小也为7.5m/s2,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C
【解析】ABD.运动员在斜坡上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
x=2t2
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
x=12at2
可得运动员在斜坡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4m/s2
运动员在5s末到达斜坡底端,则运动员运动到斜坡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v=at,解得v=20m/s
则运动员在斜坡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v-=v2,解得v-=10m/s
故ABD错误;
C.在斜坡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37°-μmgcs37°=ma
解得动摩擦因数为
μ=0.25
由于运动员与斜坡、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运动员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故C正确。
故选:C。
7.B
【解析】BD.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到重力G2、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N、绳对小球的拉力T,可得下图:
水平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Tsin45°=Nsin30°,
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Ncs30°+Tcs45°=G2,
故B正确,D错误;
AC小球和斜面体的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对该整体受力分析,该整体受重力、地面的对该整体的支持力、地面对该整体的摩擦力、轻绳的拉力,可得如图:
水平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f=Tsin45°,
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F+Tcs45°=G1+G2,
故AC错误;
故选:B。
8.BD
【解析】A.“九天”无人机在空中做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增加,但“九天”无人机的质量不变,则惯性不变,故A错误;
B.“九天”无人机在空中投送物资后,“九天”无人机的质量减小,则惯性减小,故B正确;
C.“九天”无人机在地面上滑行时,若撤去动力,由于惯性,“九天”无人机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故C错误;
D.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九天”无人机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时受到的合力为0,故D正确。
故选:BD。
9.AC
【解析】A、当纵轴为位移(x)时,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由图像可知,0~t1内汽车甲的位移小于汽车乙的位移,根据v-=xt可知,0~t1内汽车甲的平均速度小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B、当纵轴为位移(x)时,由图像可知,0~t2内汽车甲的位移等于汽车乙的位移,根据v-=xt可知,0~t2内汽车甲的平均速度等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当纵轴为速度(v)时,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t1时刻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则t1时刻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故C正确;
D、当纵轴为速度(v)时,根据v-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0~t2时间内甲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小于乙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则二者位移不等,由于二者起点并排行驶,所以t2时刻两车没有相遇,故D错误。
故选:AC。
10.AD
【解析】如图,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
设细线长度为L,悬点到半球体球心的距离为h,半球体半径为R,
由图,根据“相似三角形法”,由平衡条件可得:
mgh=NR=TL,
解得:
T=Lhmg,N=Rhmg,
由此可知,现缓慢缩短轻绳的长度,小球始终和半球体接触,则L减小,R、h均不变,又因为mg也不变,所以轻绳的拉力T变小,半球体对小球的支持力N大小不变;
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11.等效替代法 需要 不需要
【解析】(1)分力和合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故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2)实验时需要确保细线与木板表面平行,以确保合力、分力均在竖直面内;实验时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合力的作用效果是平衡重物受到的重力,且根据验证规律的普遍性,多次实验时不需要确保O点在同一位置。
故答案为:(1)等效替代法;(2)需要,不需要。
12.D 需要 不需要 1.97 正比
【解析】(1)A.为平衡摩擦力,垫木应放置在长木板带定滑轮的另一端,故A错误;
B.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B错误;
C.实验时,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通过打点计时器可以知道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因此不需要秒表,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小车T=Ma
对重物mg-T=ma
联立解得T=MmgM+m=mg1+mM
实验时为了使细线拉力近似等于重物的重力,需要确保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2)平衡摩擦力时细线上不挂重物,小车要连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通过纸带上的点迹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平衡摩擦力时,根据平衡条件Mgsinθ=μMgcsθ
可得μ=tanθ
可知改变重物或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5f=550s=0.1s
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xBD-xOB4T2=(9.95+11.93-6.02-7.98)×10-24×0.12m/s2=1.97m/s2
(4)根据上述(1)分析,当重物的重力远小于小车重力时,小车所受合力F=mg
测得多组实验数据后处理得出a-mg图像,发现图线为经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小车的质量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合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1)D;(2)要;不需要;(3)1.97;(4)正比。
13.(1)货车在斜面避险车道上滑行时,阻力f=12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0°+f=ma,代入数据解得a=10m/s2;
(2)货车在斜面避险车道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速度—时间规律有0=v0-at,解得t=3s;
(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货车在斜面避险车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0-v02-2a,解得x=45m。
答:(1)货车减速的加速度大小a为10m/s2;
(2)货车在斜面避险车道上滑行的时间t为3s;
(3)货车在斜面避险车道上滑行的距离x为45m。
14.(1)潜水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v2=2a1x1
解得
a1=0.2m/s2
(2)潜水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
x2=vt2
潜水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
x3=d-x1-x2=v22a2
解得a2=0.4m/s2
(3)潜水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t1=va1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t3=va2
潜水器这次下潜的总时间
t=t1+t2+t3
解得
t=160s
答:(1)潜水器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等于0.2m/s2;
(2)潜水器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等于0.4m/s2;
(3)潜水器这次下潜的总时间t等于160s。
15.(1)以氦气球A为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所示。
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得
F1csα=F
解得
F1=54F
水平方向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F风=F1sinα
解得
F风=34F
以氦气球A、B为整体,水平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得
2F风=F2sinβ
解得
F2=158F
(2)以氦气球A、B为整体,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得
2F=F2csβ+mg
解得物块的质量为
m=7F8g
(3)以小华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
f=F2sinβ,N+F2csβ=m华g
又有
f≤μN
联立解得
μ≥413
所以小华同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为
μmin=413
答:(1)细线1、2上的弹力大小F1、F2分别为54F、158F;
(2)物块的质量m为7F8m;
(3)小华同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为41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高一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2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