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并与11时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过程中可视为质点
    B. 载人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舱内航天员均处于失重状态
    C. 航天员随飞船环绕地球运动的过程,处于平衡状态
    D. 以地球为参考系,飞船与核心舱的组合体绕地球一周,平均速度为零
    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合力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0
    B. 一旦物体所受合力为0,加速度立即变为0
    C. F=ma对于所有单位制都成立
    D. 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质量成正比,与加速度成反比
    3.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8m/s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F=2N的恒力,在此恒力作用下(取g=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物体经8s速度减为零B. 物体的速度大小先变小再变大
    C. 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1N
    4.在水平面上有A、B两物体,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现A物体以v1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当绳被拉成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时(如图所示),B物体的运动速度vB为(绳上始终有拉力)( )
    A. v1sinαsinβB. v1csαsinβC. v1sinαcsβD. v1csαcsβ
    5.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点A、B、C,且经过AB的时间与经过BC的时间相等,到达O点时速度恰好为0,已知AB:BC=3:2,则CO:BC的值为( )
    A. 12B. 34C. 38D. 916
    6.一个热气球与沙包绑在一起后的总质量为21kg,在重力和空气浮力共同作用下,能在空气中以加速度4m/s2加速下降。为了使它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加速上升,需抛掉沙包中的部分沙子,若热气球所受浮力不变,忽略空气阻力和沙包所受浮力,g取10m/s2。应该抛掉的沙子的质量为( )
    A. 14kgB. 12kgC. 10.5kgD. 9kg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7.自行车是我们倡导绿色生活轻便出行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是三挡变速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A是踏板上的大齿轮,有36个齿。B是后轮轴上的小齿轮组,共有三个挡位分别为12、16、24个齿,换挡时链条会链接在不同大小的齿轮上。C是半径为0.4米的后轮,假设骑行者以每秒踩动踏板两圈的方式骑车,则( )
    A. 后轮的最大转速为6圈/秒
    B. 后轮的最大转速为3圈/秒
    C. 若选用中挡位,则骑行速度约为11.3m/s
    D. 若选用最大齿轮挡位,则骑行速度约为15.1m/s
    8.a、b两质点沿直线Ox轴正向运动,t=0时刻,两质点同时到达坐标原点O,测得两质点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其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比值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a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B. t=1s时,a、b速度相等
    C. t=1s时,a、b间的距离为0.25mD. t=2s时,a、b间的距离为1m
    9.如图所示,三个外观完全相同的匀质圆柱体A、B、C叠放后置于水平面上,两侧用挡板夹住,现在两侧挡板上施加水平方向的外力F,平衡时,三个圆柱体两两相切,忽略一切摩擦,已知B、C圆柱体的质量均为m,A圆柱体的质量为2m,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 33mg
    B. 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
    C. 当B、C间的作用力为零时,F=2 33mg
    D. 若圆柱保持静止,则B、C间的作用力为F- 33mg
    10.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足够长的木板A,质量M=1kg,A上面放着小物块B,质量m=3kg,A与B摩擦因数为0.2,A与地面摩擦因数为0.1,g=10m/s2,给A施加水平恒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11N时,A的加速度为1m/s2
    B. F=16N时,A的加速度为6m/s2
    C. 如果把F作用在B上,F=6N,A、B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0.5m/s2
    D. 如果把F作用到B上,无论F有多大,木板A均不会运动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夹角应越大越好
    B.实验时要让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C.重复实验时需要记录结点O的位置,保证每次拉到同一位置
    (2)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3)在该实验中,如果将OB与OC细绳换成橡皮条,对实验结果______影响。(选填“有”或“没有”)
    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加速度和物体受力的关系,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在砂桶中放入适量细砂,接通电源,由静止释放滑块,打出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在纸带上连续标出5个计数点A、B、C、D、E,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电源频率为50Hz,则C点的速度vC= ______m/s,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本题中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 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远小于滑块与动滑轮的总质量M。
    (3)多次改变砂桶中砂的质量,在水平长木板上重复实验,测得多组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及对应的力传感器示数F,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得到如图丙所示的a-F图像。由图中数据可知,滑块和动滑轮的总质量M= ______kg,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3.如图,一质量m=20kg的箱子先从倾角θ=37°的斜面上匀速滑下来,到达水平地面后即由一旅客用与水平方向成α=53°斜向上的力F拉着继续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箱子与斜面及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s37°=0.8,求:
    (1)箱子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旅客拉箱子的力F的大小以及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Ff的大小。
    14.如图所示,在一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以v0的初速度平抛出一个小球A,斜面足够长且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球落到斜面上所需的时间t1以及抛出点到小球落点间的距离s1;
    (2)求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距离斜面最远时的时间t2与该最远距离h。
    15.如图甲所示,倾斜传送带以速度v1(大小未知)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煤块以初速度v0=13m/s从传送带底端A点沿传送带方向冲上传送带,经历3s恰好到达传送带顶端B点(但不离开传送带),前3s煤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计算结果可以用分数及根式表示)
    (1)A、B两点间的距离xAB;
    (2)传送带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的正弦值sinθ,以及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经过足够长时间后,煤块留下的划痕能否覆盖整条传送带,使得痕迹首尾相连?若可以,求刚好覆盖整条传送带的时间T;若不能,请通过计算说明原因。(由于轮半径较小,传送带的传动轮上覆盖的长度可忽略)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A.神舟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过程中,需要考虑其大小和形状,不可视为质点,故A错误;
    B.载人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舱内航天员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
    C.航天员随飞船环绕地球运动的过程,做曲线运动,速度时刻改变,不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
    D.以地球为参考系,飞船与核心舱的组合体绕地球一周,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可知,合外力为0,则加速度也为0,故B正确;
    C.F=ma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才成立,故C错误;
    D.物体所受的合力只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AB、由题意可知,施加恒力后,物体向右滑动时,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恒力的作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μmg=0.3×1×10N=3N,由牛以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F+f=ma,解得:a=-F+fm=-3+21m/s2=-5m/s2,则物体减速到0所用的时间为:t=0-v0a=0-8-5s=1.6s,故AB错误;
    C、当物体减速到0时,由于f=3N>F=2N,所以物体减速到0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C正确;
    D、由题意可知,当物体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5N,停止运动后受到的合外力为0,故D错误。
    故选:C。
    4.D
    【解析】将A物体的速度沿着绳子方向与垂直绳子方向进行分解如图
    则沿着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Acsα
    将B物体的速度沿着绳子方向与垂直绳子方向进行分解如图,则沿着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1csβ
    解得B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B=v1csαcsβ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D
    【解析】由于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O点时速度为零,可逆向视为从O点向A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经过AB的时间与经过BC的时间相等,假设都为t,AB长度为3m,BC长度为2m
    则B点的速度vB=xAB+xBC2t=3+22tm/s=52tm/s
    由逐差法,加速度a=xAB-xBCt2=3-2t2m/s2=1t2m/s2
    故BO的距离为xBO=vB22a=(52t)2×1t2m=258m
    CO的距离为xCO=xBO-xBC=258m-2m=98m
    故CO:BC的值为xCO:xBC=98:2=916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B
    【解析】设空气对热气球与沙包的浮力大小为F,在空气中以加速度a=4m/s2下降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Ma
    解得:F=Mg-Ma=21×10N-21×4N=126N;
    为了使它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上升,设应该抛掉的沙的质量为m,抛出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g=(M-m)a,解得:m=M-Fg+a=21kg-12610+4kg=12kg,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AC
    【解析】AB、脚踏板大齿轮和后轴小齿轮啮合,所以的转动齿数相同,即大齿轮转动一圈36个齿时,小齿轮也转动36个齿,1s内大齿轮转过两圈即72个齿,则对于1、2、3不同挡位来说,小齿轮分别转过:7212=6圈、7216=92圈、7224=3圈。由于脚踏板的转速是固定的,所以1挡最快,3挡最慢,最大转速为6圈/秒,故A正确,B错误
    CD、行车速度v=ωR=2πnR
    若选用中齿轮16齿挡位,转速为92圈/秒,则:
    v1=2πn1R=2π×92×0.4m/s=11.3m/s
    若选用最大齿轮24齿挡位,转速为3圈/秒,则:
    v2=2πn2R=2π×3×0.4m/s=7.5m/s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8.AD
    【解析】AB、由图像可知,a的解析式为:xt=0.5t+0.5,变形可得:x=0.5t2+0.5t,与运动学公式x=v0t+12at2对比可知,a质点的初速度为v1=0.5m/s,加速度a1=1m/s2;同理分析b质点,可知b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1m/s,t=1s,a质点的速度为v=v1+at,解得v=1.5m/s,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两质点的位移关系可知,0.5t2+0.5t=t,解得:t=1s,即此时二者相遇,故C错误,
    D、t=2s,代入x=0.5t2+0.5t,xa=3m,b做匀速运动,xb=v2t,解得xb=2m,所以a、b间的距离为1m,故D正确。
    故选:AD。
    9.BD
    【解析】A、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F1cs30°=2mg,解得B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F1=2 33mg,故A错误;
    B、对ABC整体,竖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为FN=2mg+mg+mg=4mg,根据对称性可知,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2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故B正确;
    C、当B、C间的作用力恰为零时,A对B的压力的水平分力应恰好等于F,则有F1cs60°=F,解得:F= 33mg,故C错误;
    D、若圆柱保持静止,对B,水平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得F=F2+F1cs60°,可得B、C间的作用力为F2=F- 33mg,故D正确。
    故选:BD。
    10.BC
    【解析】木板A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1=μ(M+m)g=0.1×(1+3)×10N=4N
    物块B与木板A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2=μ'mg=0.2×3×10N=6N
    AB、当A、B间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时,A、B开始相对滑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B:f2=ma
    对A、B系统:F临-f1=(M+m)a
    代入数据解得:F临=12N
    F=11NF临=12N,A、B相对滑动,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1-f2=MaA,代入数据解得:aA=6m/s2,故A错误,B正确;
    C、如果力F作用在B上,A、B间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时,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f1=Ma'
    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临'-f1=(M+m)a'
    代入数据解得:F临'=12N
    F=6N

    相关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