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是( )
A. 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
B. 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速度不同
C. 超声波被行进中的车辆反射后,测速仪上接收到的超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
D. 水塘里,微风激起的水波遇到小石、芦苇等细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
2.有一星球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2倍,平均密度与地球相同,今把一台在地球表面走时准确的摆钟移到该星球表面,摆钟的秒针走一圈的实际时间变为( )
A. 0.5minB. 0.7minC. 1.4minD. 2min
3.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2=r(r为电源内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且R1≫(R2+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左端a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
B. R2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C.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如图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使内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使内电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内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内电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5.如图所示,圆盘在水平面内做周期为T的匀速转动,圆盘上距轴一定距离的P点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随圆盘一起转动。已知小物块的线速度为v。下列对物块在T4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0
B. 物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T4
C. 物块合力的冲量大小为0
D. 物块合力的冲量大小为πmv2
6.如图所示为彩虹形成的原理示意图,一束白光水平射入球形的水滴,经过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由于不同色光在水滴的折射率不同,人在地面上逆着光线看过去就看到了按红橙黄绿青蓝紫顺序排列的彩带,其中α为光线入射角,出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β称为彩虹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光在水中的折射率大于紫光在水中的折射率
B. 红光在水中的波长小于紫光在水中的波长
C. 紫光在B点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 红光的彩虹角大于紫光的彩虹角
7.在水池底部水平放置四条细灯带构成的正方形发光体,正方形的边长为0.25m,水的折射率n=43,细灯带到水面的距离h= 720m,则有光射出的水面形状(用阴影表示)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波长一定的波,孔越大越容易通过,衍射现象越明显
B. 蝙蝠可以发出并接收超声波来确定昆虫的位置
C. 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形成稳定的干涉,某点到两波源距离之差为波长的奇数倍,该点为振动减弱点
D. 向人体发射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速度,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9.在一列简谐横波传播方向上有正在振动的A、M、N三点,质点A与质点M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7.2m。图1、图2为质点M、N的振动图像,已知M、N的平衡位置间距为6m,该波的波长4mr,故有光线射出水面的区域无空缺,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BD
【解析】A、对同一列波,缝、孔的宽度越小,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故A错误;
B、超声波频率高,穿透能力强,定位准,因此蝙蝠是利用超声波来确定昆虫的位置,故B正确;
C、某点到两个波源的距离之差必为半个波长奇数倍,该点才为振动减弱点,故C错误;
D、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故D正确;
故选:BD。
9.ACD
【解析】A.已知M、N的平衡位置间距为6m,该波的波长4mλ,
波在M、N之间传播时间为Δt=xMNv,其中v=λT,所以可得3T2>Δt>T,
若波由M向N传播则,M点的振动传播到N点所需时间为Δt1=T+34T,不符合题意,
若波的传播方向由N到M,则N点的振动传播到M点所需时间为Δt2=T+14T,符合题意,故该波的传播方向由N到M,故A正确;
B.由A可知,N点的振动传播到M点所需时间为Δt2=T+14T,可得xMN=λ+14λ=6m,解得λ=4.8m,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波的周期为T=2s,则该波的波速为v=λT=4.82m/s=2.4m/s,故C正确;
D.质点A与质点M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7.2m,即xAM=7.2m=3λ2,所以质点A与质点M的振动完全相反,t=1s时,质点M的位移为xM=10cm,则质点A的位移为xA=-10cm,故D正确。
故选:ACD。
10.BD
【解析】A、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为非纯电阻用电器,欧姆定律不适用,则I≠UR,故A错误;
B、根据电功率计算式P=UI得,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为I=PU
故B正确;
CD、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P热=I2R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P机=P-P热=P-P2U2R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1.c 1.2 偏小 2.0 9.76
【解析】i、A、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l-d2g
得:l=g4π2T2+d2.
则由数学关系得斜率为:k=g4π2,截距b=d2.
则可求得:
①图的截距为正,则图象为c.
因截距为 b=d2=0.6cm 则d=1.2cm
②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实际周期变大,由T=2π Lg知,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将偏小.
ii、A、根据简谐运动的图线知,单摆的周期为T=2.0s;
B、根据T=2π Lg知:T2=4π2gL
知图线的斜率:k=4π2g=4.04,
解得:g=9.76m/s2.
故答案为:i、A、c;B、1.2;ii、A、2.0;9.76.
12. 入射角i 折射角r sinisinr
【解析】(1)如图所示,过P1、P2作直线交AB于O,过P3、P4作直线交AC于Oʹ,连接OOʹ,OOʹ就是光在三棱镜中的光路。
(2)如图所示,需要测量入射角i、折射角r。
(3)由折射定律有
n=sinisinr
故答案为:(1)
(2)入射角i;折射角r;
(3)sinisinr。
13.(1)由题知,上边界光线进入水球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sini=0.8
sinr=0.6
单色光在水中的折射率为
n=sinisinr
解得n=43
(2)由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
v=cn
由几何关系可得边界光线折射后在水中的距离为
s=2×5Rcsr
根据t=sv
联立可得光线折射后在水中的传播时间
t=32R3c
答:(1)单色光在水中的折射率为43。
(2)边界光线折射后在水中的传播时间为32R3c。
14.(1)由图甲可知周期T=6s①
质点N在t=3s时刻向下振动,因此波向左传播,由图乙知波长λ=8m②
波速与周期、波长关系为v=λT③
联立解得v=43m/s
(2)由波向左传播可知,△t时间波的传播位移为△x=(78+n)λ④
因此△t=nT+78T=6n+214s
(3)从此刻算起M点的振动方程为y=Asin(2πTt)=5sin(π3t) cm⑤
当y=2.5cm时,带入上式得t=0.5+6n
M点的位移第11次到达2.5cm相当于n=5,此时t=30.5 s
答:(1)波速大小为43m/s,方向向左;
(2)时间△t为6n+214 s;
(3)从实线时刻算起,M点的位移第11次到达2.5cm所需时间为30.5 s。
15.(1)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在MN平面发生的反射,入射角α符合
tanα=MP-MQ-=60cm80cm=34
则
α=37°
则光从液体中射出时的折射角
β=90°-37°=53°
根据折射定律可知
n=sinβsinθ
解得n=43
(2)传播距离
s=hcs37∘
红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v=cn
这束红光在液体中的传播时间
t=sv
解得t≈2.2×10-9s
答:(1)红光在该液体中的折射率为;
(2)这束红光在液体中的传播时间为2.2×10-9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末联考 物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第一中学高一(上)阶段测试(三)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2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第一中学高一(上)阶段测试(三)物理试卷(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