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高教版2023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课件+教案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归园田居(其一)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归园田居(其一)课后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本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山村安静祥和的句子是( )
A.爱爱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B.暧暧远人村,依依虚里烟
C.媛媛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乌雀桑树巅月明星稀开荒南野际
B.慷慨反自然契阔谈宴池鱼思故渊
C.嘉宾樊笼里食野之萍桃李罗堂前
D.狗吠适俗韵譬如朝露依依墟里烟
3.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榆柳荫(遮蔽)后檐
B.依依墟(废墟)里烟
C.开荒南野际(边际)
D.暧暧(迷蒙隐约)远人村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对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性格、气质。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隐,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6.面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尘网”指的是尘世的罗网,这里喻指庸俗污浊的官场。
B“羁鸟”、“池鱼”本指“笼中鸟”和“池中鱼”,这里是作者自喻。 C“尘杂”指的是尘土杂物,这一句说的是陶渊明居住环境的整洁。 D“樊笼”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
7.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少无适俗韵 (气质,情致)
B.暧暧远人村 (迷蒙隐约的样子)
C.鼓瑟吹笙 (弹奏)
D.但为君故 (但是)
8.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无论魏晋 (更不用说)
B.人生几何 (多少)
C.明明如月 (明亮)
D.复得返自然(理所当然的)
9.句子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从诗句的字数看,有四言、五言和七言等,其格式自由,不拘对仗、平仄,篇幅长短不限。
B.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阮瑀、应玚)
C.“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与歌相似,常合称“歌行体”。
D.陶渊明,东晋诗人,开创了我国田园诗的创作先河,他的诗不仅在当时名气很大,而且对后世影响也比较深远。
10下列对诗歌《归园田居(其一)》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中的“羁鸟”“池鱼”喻指诗人自己。“旧林”“故渊”即篇末的“自然”,指大自然的广阔天地——农村田园。
B.“开荒南野际”指诗人回乡之后立即投入垦荒劳动。“守拙”是和官场权谋机诈的“取巧”相对而言的,是一种鄙视功名利禄、洁身自好的清高品质。
C.整首诗描绘了诗人由官场回归农村之后悠闲美好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欢快心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D.诗人在诗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景,充满诗情画意,生趣盎然,令人心旷神怡;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朴素。
二、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久在樊笼里 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误落尘网中 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恋旧林 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池鱼思故渊 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2.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3.下面对《归园田居》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和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的原因。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从上文转接下来,集中描写作官时的心情,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勾勒,以此来显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是,诗人的草屋虽然没有雕梁画栋般富丽堂皇,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这一句是说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4.下列对诗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从做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实际上仅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
B诗句中的“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从而反衬陶渊明对大自然的热爱。
C“暧暧远人村”,是说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暧暧”,意思是模糊不清。
D“守拙归园田”一句,表现了陶渊明安守本分、清贫乐道的思想。“守拙”的意思是说陶渊明本性朴实,不善于做官。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一)①
欧阳修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滩生光辉。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吾已买田清颍②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注]①此诗作于诗入回京,任翰林院修撰期间。②颍:指颍州。作者于皇祐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年七改知应天府。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诗开头两句的“俗"指世俗(官场)生活,“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生活,“本”强调本性与世俗间的矛盾与冲突。
B.陶诗“户庭”两句的“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结句照应诗题,直接抒发了诗人回归田园的欣喜之情。
C.欧诗开篇交代春天农夫们忙碌的生活情状。“新阳”二句,选取新阳、野水作为典型意象,突出春天的季节特点和勃勃生机。
D.欧诗“田家”两句自问自答,点出了归田之乐。结尾遥想自己远离官场种田垂钓的悠闲自得,照应了读中的“归田”一字。
2.有评论认为欧诗“鸣鸠”四句写景精妙,与陶诗“暧暧”四句的技法暗合而各得其妙。请简析两诗上述的四句诗在技法与意境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答案:D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di):昏暗,模糊。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中字词含义理解的能力。需要理解句子含义,并掌握其中的难写字、易混字、通假字、虚词。
2答案:D
A.“桑树巅”中“巅”应改为“颠”B.“反自然”中“反”应改为“返“契阔谈宴”中“宴”应改为䜩。C.“食野之萍"中“萍”应改为“苹”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3答案:B
B“墟 : 废墟”错误,应改为“墟:村落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把握诗歌重点字意思的能力。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
4答案:C
A.运用比喻手法,以“尘网”比喻“官场”;
B.运用比喻、对偶修辞手法,用“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来比喻自己思念故里的心情。“羁鸟”与“池鱼”相对,“恋旧林”与“思故渊”相对。
C.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D.运用比喻手法,以“樊笼”比喻“官场”;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借代等。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文本,找出使用的修辞手法,再做选择。
5答案:D
D.“守拙”解释为“安守清贫”有误,应解释为“安守本分,句子翻译为: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对重要诗句的考查主要包括:含义(意义);既考查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又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句子进行赏析和评价。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再分析诗句情感。
6答案:C
C项,“尘杂”指的是人世间的琐杂事务,这一句说的是辞官归隐后,家中没有官场中的那些尘俗琐事。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无论怎么一定要答出该字描写的对象,该对象有何特征。本题以选择的形式出现,简单多了。
7.B
解析:但:仅,只是
8.D
解析:自然的古义是指大自然,又指顺应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
9.D
解析:陶渊明的诗到了后世才被重视,在他生活的年代并没有很大的名气。
10.B
“指诗人回乡之后立即投入垦荒劳动”理解错误。
二、文本阅读
(一)1.答案:A
2. 答案:C
3. 答案:D
D项,",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整洁清幽”分析错误,“尘杂”实际上是指世俗的繁杂琐事,“虚室”指静室;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摆脱了世俗的繁杂琐事,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并评价其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释。
4. 答案:D
(二)
1. 答案为:B。
A:陶诗开头两句的“俗”指世俗(官场)生活,“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生活,“本”强调本性与世俗间的矛盾与冲突。A正确
B.“灰尘和杂物”错误,这里的“尘杂”应指“世俗的繁杂琐事,
B错误
C:欧诗开篇交代春天农夫们忙碌的生活情状。“新阳"二句,选取新阳、野水作为典型意象,突出春天的季节特点和勃勃生机。C正确
D:欧诗“田家”两句自问自答,点出了归田之乐。结尾遥想自己远离官场种田垂钓的悠闲自得,照应了读中的“归田”一字。D正确
2.①写景色彩选择不同。陶诗色淡,如“暧暧”“依依”,迷蒙隐约,如水墨山水画。而欧诗注重色彩渲染,对比鲜明。如“碧"与“丹”、“青”与“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写出了春时景物的明艳优美。②写景动静处理不同。陶诗以动写静,以“狗吠”“鸡鸣”衬“远村淡烟,写山居之淳朴宁静。欧诗则动静相合,借鸠鸟齐鸣、布谷翩飞、丹杏盛开、黄犊暖眠,衬托动态美,凸显田园的勃勃生机。③意境不同。陶诗描绘的是田园一种平和自得、恬静优美的意境,重在静。而欧诗则突出田园生机盎然、兴味悠长的意境,重在活动。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答题思路:由词到句(先解释关键词语,后说整句意思),由象到情(先说意象再到深层情感),由言到理(由表层意思到内蕴的道理)。在赏析关键诗句时,要注重诗句所使用的表达技巧,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鉴赏。比如修辞手法方面,使用比喻会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使用拟人会使诗句更加富有情趣,使用典故能使诗句意蕴更加丰富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第七单元一 归园田居(其一)精品课时作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第七单元精品单元测试课时训练,文件包含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第六单元优秀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